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4800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具有:具有透光性并构成受光面的第1板状部件(11)、具有透光性的第2板状部件(12)、太阳能电池(13)、以及将太阳能电池(13)封装于第1板状部件(11)与第2板状部件(12)之间的透光性封装树脂(14)。第2板状部件(12)具有供与太阳能电池(13)连接的引出布线(17)导出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并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延长地形成于引出布线(17)与引出布线导出孔(12h)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有透光性的第1板状部件、有透光性的第2板状部件以及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根据其用途或使用环境等存在各种各样的构造。作为这样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之一,存在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如下构造将由相互电连接的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构成的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用表面侧平板玻璃与背面侧平板玻璃夹入,由此将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封装入组件内部。在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透过表面侧平板玻璃入射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内的太阳光通过没有太阳能电池单元的部分的透光性封装树脂到达背面侧平板玻璃,到达背面侧平板玻璃的太阳光经由背面侧平板玻璃透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外侧。因此, 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即使在位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侧的空间也能对太阳光进行采光,所以能作为所谓的采光型太阳能电池组件被很好地利用。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是使用背面侧平板玻璃来替代具有一般被称为超级笔直构造(super straight)的组装构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侧背膜(back film)的组件。在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使用淬火玻璃作为表面侧平板玻璃以及背面侧平板玻璃。并且,平板玻璃的厚度设计为能够承受要求的风压载荷程度的厚度。因此,能够设置于住宅或大楼等建筑物的窗户或天窗、道路的隔音屏、拱廊等各种各样的建筑结构体。另外,作为产业用的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存在将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经由铝制的隔板部件多层化的情况。即便在这样多层化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也能得到与上述的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相同的采光效果。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采光型太阳能电池组件中,作为内部布线的铜箔延长至端部,在端部将铜箔与输出电缆连接。因此,保护输出电缆与内部布线的连接部的端子盒(连接箱)配置于透光性基板的周缘端部。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339088号公报在设置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情况下,因为通常是将太阳能电池夹入铝制的窗框中,安装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端部的端子盒被收纳于窗框的框内,输出电缆在窗框内走线。因此,需要将窗框的宽度、厚度与端子盒对应而设定,从而窗框大型化,窗框与太阳能电池组件一体化困难,并且,存在由于设置性差,受光面相对于窗框的面积的面积比小,外观也不美观的问题。在最近这样特别考虑设计性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四边应用垫片件而设置,但是对于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部配置了端子盒或二极管盒的情况,不能使用垫片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产生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在第2板状部件上设置供来自太阳能电池的引出布线导出的引出布线导出孔, 通过在引出布线与引出布线导出孔之间形成透光性封装树脂部,消除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部配置引出布线以及端子盒的必要性,作成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部造型为板状的状态,适应在设置时端部要求矫形状态的施工方法。对于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法,以如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前提,该太阳能电池组件具备具有透光性并构成受光面的第1板状部件、具有透光性的第2板状部件、太阳能电池、以及将上述太阳能电池封装于上述第1板状部件与上述第2板状部件之间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对于该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板状部件上具有供与上述太阳能电池连接的引出布线导出的引出布线导出孔,并上述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延长地形成于上述引出布线与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之间。根据该构成,能够经由引出布线导出孔将引出布线向成为非受光面的第2板状部件的外侧导出。因此,消除了在第1板状部件以及第2板状部件的端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部)配置引出布线以及端子盒的必要性。其结果,能够成为将第1板状部件以及第2 板状部件的端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部)造型为板状的状态,从而能够做成适应在设置时要求端部的造型状态的施工方法的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且,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板状部件以及上述第2板状部件由玻璃形成。根据该构成,能够成为应用确保了高透光性、可靠性、生产率的第2板状部件以及第2板状部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且,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具有在边缘部形成的倒角部或锪孔部。根据该构成,能够提高在引出布线导出孔的边缘部的机械强度,防止引出布线导出孔的破损,提高第2板状部件的机械强度,能够成为生产率以及可靠性高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且,能够防止引出布线导出孔对引出布线产生损伤。并且,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倒角部或上述锪孔部在上述第2板状部件的两面形成。根据该构成,能够进一步提高在引出布线导出孔边缘部的机械强度,使第2板状部件的机械强度进一步提高,能够成为生产率以及可靠性更高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且,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形成的上述透光性封装树脂部,相对上述第2板状部件的表面为齐平的状态或者突出的状态。根据该构成,因为能够将引出布线导出孔可靠地封装,并且,将引出布线从引出布线导出孔的壁面可靠地分离,所以能够成为可靠性高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且,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其特征在于,具备端子盒,该端子盒具有底面,且在该底面上形成有与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对应的开口部,上述底面与上述第2 板状部件粘接。根据该构成,由于能够将引出布线导出孔与外部隔绝,所以能够防止水分经由引出布线导出孔从外部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内部侵入从而能够提高可靠性。并且,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口部具有与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对位的突起部。根据该构成,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引出布线导出孔相对于端子盒的对位,从而能够成为生产率高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且,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口部为与上述引出布线对应的狭缝状。根据该构成,能够抑制经由引出布线导出孔而被引出的引出布线的周围的缝隙而将引出布线高精度地定位,并且,因为能够抑制水分从外部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内部浸入, 所以能够提高生产率以及可靠性。并且,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出布线在从引出布线导出孔被导出的部分弯曲。根据该构成,能够容易进行引出布线与连接电缆的电缆端子的连接。并且,上述各解决手段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也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的思想的范畴。即,成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的前提,该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太阳能电池、具有透光性并构成受光面的第1板状部件、具有透光性的第2板状部件、以及将上述太阳能电池封装于上述第1板状部件与上述第2板状部件之间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并且, 在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包含将引出布线与上述太阳能电池连接,并在上述第2板状部件上形成引出布线导出孔的导出孔形成工序;将上述引出布线通过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向上述第2板状部件的外侧面导出的导出工序;以及在上述第1板状部件与上述第2板状部件之间形成上述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封装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封装工序。根据这样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正和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