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拾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46584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削减了零件数量的光拾取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拾取装置(26)包括用于放射BD格式的激光的激光单元(108)、用于放射DVD格式及CD格式的激光的激光单元(106)和用于接收这些格式的激光而进行检测的PDIC(10B)。利用设于PDIC(10B)的一个光检测器,检测DVD格式的激光及BD格式的激光,因此能够在光拾取装置(26)中削减必需的零件个数而实现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拾取装置。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削减了零件数的光拾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用于信息的记录/再现的光盘介质,正在普及⑶(Compact Disc)、 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c)等。为了在该光盘介质上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需要使由物镜会聚的激光的焦点在该光盘介质的信息记录层上正确地聚焦。因此,对光盘介质的信息记录层进行聚焦控制、循轨控制等,该聚焦控制用于修正在激光的焦点没有聚焦时产生的误差,该循轨控制用于修正在会聚到信息记录层的光斑从规定的轨道中心偏离时产生的误差。另外,在聚焦控制中,公知有例如使用差动像散法的控制。在该利用差动像散法的聚焦控制中,首先,通过用衍射光栅等对激光进行衍射从而产生0级光和士 1级光。另外, 向光盘介质的信息记录层照射0级光和士1级光。利用圆柱形透镜等对在信息记录层处反射的该0级光和士1级光的反射光赋予像散。被赋予该像散的0级光和士1级光的反射光被设于光检测装置的三个四分割光检测器接收。参照图7的(A),在用于像散法的PDIC中配置有第1受光区域211、第2受光区域 212及第3受光区域213,在这些受光区域接收0级光、+1级衍射光及_1级衍射光。在这里,第1受光区域211包括受光部分A'、B'、C'及D',第2受光区域212包括受光部分 E'、F'、G'及H',第3受光区域213包括受光部分Γ、J'、K'及L'。在该图中,用单点划线的圆表示0级光的焦点在光盘介质的信息记录层上聚焦时的照射在各受光部分上的激光的形状。当0级光的焦点聚焦在光盘介质的信息记录层上时,0级光的反射光的受光图案是圆形状,受光部分A' D'均等地接收光。此外,+1级光的反射光的受光图案也同样是圆形状,受光部分Γ L'均等地接收光。此外,-1级光的反射光的受光图案也同样是圆形状,受光部分E' H'均等地接收光。另外,在0级光的焦点不聚焦在光盘介质的信息记录层上时,用虚线表示照射在各受光部分上的激光的形状。在0级光的焦点不聚焦在光盘介质的信息记录层上时,0级光和士1级光的反射光的受光图案是以受光部分A' D'、Ε' H'、Γ L'的对角线为中心的椭圆形状,各受光部分A' L'不能均等地接收光。用虚线表示处于这样的情况的受光图案。另外,基于此时的各受光部分A' L'的输出,通过运算+k{+ }, 从而生成聚焦错误信号(以下,称为FE信号)(k是0级光的光强度/士 1级光的光强度)。 然后,能够基于该FE信号进行聚焦控制,使0级光的焦点聚焦在光盘介质的信息记录层上。近年来,正在普及在光盘介质中具有两个信息记录层的双层光盘介质。如图7的 (B)所示,该双层光盘介质(光盘200)具有下述结构,即,将形成有作为第1层的第1信息记录层200A的基板层和形成有作为第2层的第2信息记录层200B的基板层隔着中间层进行贴合。第1信息记录层200A由半透明反射膜构成,其用于反射0级光和士 1级光的光量的一部分且透过其余的0级光和士 1级光。第2信息记录层200B由反射膜构成,其用于反射来自第1信息记录层200A的0级光和士 1级光。另外,对于该多层的光盘200也同样地, 为了使0级光的焦点聚焦在各信息记录层200A、200B上而进行聚焦控制。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4-168631号公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双层光盘介质中,例如有如下可能性,在使激光(0级光)聚焦在第1信息记录层200A上时,将在第2信息记录层200B处反射的0级光的反射光照射到原本应当接收士 1级光的反射光的受光部分Γ、G'。在图7的(A)中用阴影区域表示在图7的(B) 中所示的第2信息记录层200Β处反射的0级光(杂散光)照射的区域。这样的话,从受光部分Γ、G'产生的输出变得大于原本的值,从而不能恰当地进行由像散法进行的聚焦伺服。特别地,在0级光的光强度大于士 1级光的光强度的情况下 (也就是说包含在上述的式中的“k”的值较大的情况),以较高增益增大受光区域Γ、G' 的输出,因此使该问题变得显著。另外,在用拾取装置对BD、DVD及CD格式的光盘进行读取动作等的情况下,需要在该拾取装置中包括用于向各光盘照射激光的激光单元及受光元件,由此产生了使光拾取装置的零件个数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削减了零件数量的光拾取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光拾取装置包括光检测装置,该光检测装置具有第1激光单元,其具有用于放射第1激光的第1发光源;第2激光单元,其具有第2发光源和第3发光源,该第2 发光源用于放射波长长于上述第1激光的波长的第2激光,该第3发光源用于放射波长长于上述第1激光及上述第2激光的波长的第3激光;第1光检测器,其用于接收上述第1激光及上述第2激光;第2光检测器,其用于接收上述第3激光,该光拾取装置将从上述第1 激光单元及上述第2激光单元的各发光源分别选择性地出射的第1激光、第2激光及第3 激光经由分束器引导到共用光路上,且将上述激光引导到适合各激光的各种信息记录介质上,本专利技术的光拾取装置的特征在于,设于上述光检测装置的上述第1光检测器包括第1 受光区域,其用于接收使激光发生衍射而产生的0级光;第2受光区域,其与上述第1受光区域相邻,并且用于接收使上述激光发生衍射而产生的+1级光;第3受光区域,其与第2受光区域相对并与上述第1受光区域相邻,并且用于接收使上述激光发生衍射而产生的-1级光,在上述第2受光区域及上述第3受光区域的、接近上述第1受光区域侧的角部上设有不接收上述激光的受光禁止区域。若采用本专利技术,则在设于光检测装置的同一光检测器处检测波长不同的第1激5光、第2激光及第3激光。由此,能够削减在用于对多个格式的光盘进行读取动作的光拾取装置上所必需的零件个数而使光拾取装置实现低成本。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设有用于接收0级光、+1级光及-1级光的第1受光区域、第2受光区域及第3受光区域,在接近第1受光区域侧的第2受光区域及第3受光区域的角部附近设有不接收激光的受光禁止区域。专利技术的效果通过上述设置,能抑制来自不是读取或者写入的对象的信息记录层的反射光(杂散光)照射到第2受光区域或者第3受光区域的情况,从而恰当地进行由差动像散法进行的聚焦伺服。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拾取装置的光学性设计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拾取装置所包括的PDIC(光检测装置)的图,图2的(A) 是表示PDIC的俯视图,图2的(B)是表示多层的光盘的剖视图。图3是部分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形态的PDIC的俯视图。图4是整体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形态的PDIC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拾取装置所包括的衍射光栅的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拾取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7的(A)是表示
技术介绍
的PDIC的俯视图,图7的(B)是表示光盘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对包括上述结构的PDIC10B的光拾取装置沈的光学元件的结构进行说明。光拾取装置洸具有下述功能,S卩,使BD(Blu_ray Disc)、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k)或者⑶(Compact Disk)格式的激光聚焦在光盘(信息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层上且接收来自该信息记录层的反射光而将该反射光转变为电信号。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蛭间光弘浅川千晃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