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哲纲专利>正文

慢跑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44856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一种慢跑婴儿车,其包括有一上支架、两枢接座、两卡制件、两后支杆、一后轮轴、两连动组件、两侧支杆、一下支架、一挡泥板座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前轮架,其特点是:该枢接座的前壁系一体连接其左、右两侧壁,下支架两侧下端与所设的旋转件位于枢接座的内容纳空间内,上支架的两侧下方伸入枢接座的固定槽内,该上支架与下支架在折叠收合或展开动作过程中大幅降低误夹使用者或小孩的手;其挡泥板座不需将下支架焊接固定,直接利用其底部的套合槽对应嵌套于下支架的下方并藉锁固组件连结固定,控制件亦直接套设弹簧之后装入挡泥板座的容槽并藉枢接组件穿过该控制件的滑槽而将该控制件与挡泥板座枢设定位,组装容易、节省人力与工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指一种慢跑婴儿车
技术介绍
习用的慢跑婴儿车9如图1所示,其底架91的下方系以焊接方式连结一挡泥板座 92,而该挡泥板座92的内部设有轴承(图未示)以供与一前轮架93的轴杆931枢接,而该前轮架93的下方则枢设有一前轮94,然而经查该挡泥板座92的焊接作业不但浪费人力与工时,且焊接作业产生的气体既不环保也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且焊接人员若经验不足或不小心产生焊接连结固定效果较差的不良品时,若品管检查也没发现,将导致使用时发生危险;另外前述前轮架93欲拆卸时必须以手工具松开固定组件932,因此操作也较麻烦;再者,该慢跑婴儿车9两侧的卡制件96与连接座97系为两个独立构件并存在间隙98,当欲折叠收合时需将卡件96扳开之后才可进行收合折叠动作,然而经查收合或展开过程中,使用者或小孩子的手很可能被卡扣件96与下支架91的上方910两侧之间夹到而发生危险,影响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慢跑婴儿车,系指其上支架、下支架与枢接座等构件在收合折叠过程时可大幅降低夹到手的相关结构,且其挡泥板座与下支架不必焊接而方便快速的组装,可节省人力与工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慢跑婴儿车,系包括有一上支架,系上方具有把手部,而其两侧中间偏下方分别固设一连接座,且其两侧的下方为管体并分别穿套入一枢接座,并藉由锁固组件与该枢接座连结固定;两枢接座,系分别于其左、右两侧壁之间的上方设有内固定槽以分别对应供上支架的两侧的下方穿套入,而该两枢接座的两侧壁另设枢孔以藉枢接组件与下支架的两侧端枢接;两卡制件,系分别被连动组件连动而上下滑移;两后支杆,系分别由上方与上支架两侧所固设的连接座的下方枢接,而该两后支杆的下方则分别与后轮轴的左、右两侧连结固定;一后轮轴,系左、右两侧各具连接架以分别与两后支杆的下方连结固定,且该两连接架分别与两侧支杆的后端枢接,而该后轮轴的左、右两端则各枢设15英寸以上的后轮;两连动组件,系分别设于上支架的左、右两侧,各具有连动件、连动杆与弹性组件, 其中该连动件系与连动绳的一端连结,而连动绳的另一端则固定于卡制件的上方;两侧支杆,系分别由其前端与下支架的左、右两侧枢接;一下支架,系略呈U形,其左、右两侧的上端分别与枢接座枢接,而该下支架的下方固设一挡泥板座;一挡泥板座,系固设于下支架下方;4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前轮架,其下方枢设12英寸以上的前轮,而其上方具有轴杆, 藉由该轴杆以供与挡泥板座枢接,且其中该前轮架的轴杆具有环形嵌槽;其特点是该上支架,其两侧下方系分别滑套入一卡制件,该卡制件具有贯穿的滑槽,且该滑槽被前述连接该上支架与枢接座的锁固组件的轴部穿过,进而令该各卡制件被连动时可藉该锁固组件的轴部的止挡而限制其向上或向下滑移行程,该卡制件系由其一侧止挡下架的上端所设旋转件的一侧,当该卡制件被连动而向上滑移时,其滑槽的下端被前述锁固组件的轴部止挡,该卡制件的一侧的下端则脱离止挡下支架的上端所设旋转件的一侧;该两枢接座,系各具有一体连接其左、右两侧壁的前壁,并各形成位于前壁与左、 右侧壁之间的内容纳空间,而内容纳空间其固定槽的下方相连通;该两下支架,其左、右两侧的上端系各伸套入一旋转件,并由连同该旋转件装入于枢接座的内容纳空间内,再分别藉枢接组件将该两下支架左、右两侧的上端连同旋转件与枢接座的枢孔枢接,且其中该前述两旋转件系包括有一对应被下支架的上端嵌入的套合槽以及位于该旋转件的左、右两侧的凹弧状导槽,其中的一凹弧状导槽的内壁相邻于前述上支架所设卡制件的一侧,而该下支架的上端所设旋转件的其中的一侧的凹弧状导槽被卡制件的一侧所止挡,另外该下支架的下方另设有数个穿孔;该挡泥板座,系在其底部设有向下开放状态的套合槽以供由上往下对应嵌套于下支架的下方的上缘,该挡泥板座另设有数个定位柱以分别穿设于下支架的数个穿孔并藉锁固组件进一步与下支架连结固定,该挡泥板座的后侧具有一后端为开放状态的容槽以及与该容槽相连通的穿孔,该挡泥板座另设有一与容槽的下方相连通的上枢接槽与下枢接槽, 该容槽内形成止挡壁,且该前述上枢接槽与该下枢接槽上、下相对,而该挡泥板座的容槽供容纳一控制件,该控制件系后侧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柱体以供套设弹簧,且该控制件系连同弹簧装入挡泥板座的容槽,并由前述弹簧的一端抵靠于该容槽内的止挡壁,而该控制件的前侧另设有一定位槽,该控制件的柱体与定位槽之间设有一滑槽以藉铆钉将该控制件与挡泥板座上方所配合设置的穿孔锁固定位,且该枢接组件的轴部穿过该控制件的滑槽, 令该控制件可向前压缩弹簧而向前滑移或向后藉由弹簧的弹性恢复力量而向后滑移,该前述控制件的定位槽具有一较大直径部以及与该较大直径部相连通的较窄槽孔部位,该较窄槽孔部系位于挡泥板座的下枢接槽的上方,而当该控制件被向前压缩着弹簧并向前滑移时,令控制件的滑槽的后端被枢接组件的轴部止挡时,该较大直径部位恰位于挡泥板座的下枢接槽的上方。该装入挡泥板座的容槽的控制件的定位槽的较大直径部位的直径系大于前轮架的轴杆上方的直径,而前述较窄槽孔部位的槽孔的宽度则小于前轮架的轴杆上方的直径。该两下支架的左、右两侧的上端所伸套入的旋转件系具有枢孔以便于藉枢接组件将该旋转件、两下支架的上端与枢接座的枢孔枢设定位。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该枢接座的前壁系一体连接其左、右两侧壁,而下支架两侧下端与其所设的旋转件系位于枢接座的内容纳空间内,且上支架的两侧下方系伸入枢接座的固定槽内,因此该上支架与下支架在折叠收合或展开动作过程中可大幅降低误夹使用者或小孩的手的情形,而相对提高安全性。2、本技术的挡泥板座不需将下支架焊接固定,可直接利用其底部的套合槽对应嵌套于下支架的下方并藉锁固组件连结固定,而控制件亦直接套设弹簧之后装入挡泥板座的容槽并另藉枢接组件穿过该控制件的滑槽而将该控制件与挡泥板座枢设定位,即完成该挡泥板座与下支架的组装作业,相对具有组装容易、节省人力与工时的优点,并因不需焊接加工,既可避免施工人员焊接作业时吸入有害气体又可符合环保的原则。3、本技术只需挡泥板座与控制件两个主要构件配合弹簧、锁固组件与枢接组件即可按压操作控制件来组装或拆卸前轮架的轴杆,因此相对达到只需以精简的构件即可具有前轮架组装拆卸容易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系习用慢跑婴儿车的立体解图。图2系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系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构件立体分解放大图。图4系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构件组合断面放大图。图5系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构件立体组合断面放大图。图6系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动作状态的部分构件立体组合断面放大图。图7系本技术实施例的收合状态部分构件立体组合断面放大图。图8系本技术实施例其中枢接座的另一角度立体放大图。图9系本技术实施例其中旋转件的另一角度立体放大图。图10系本技术实施例显示挡泥板座、控制件与下支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11系本技术实施例其中挡泥板座的底视立体放大图。图12系本技术实施例显示挡泥板座、控制件与前轮架的轴杆的部分立体组合断面放大图。图13系本技术实施例显示挡泥板座、控制件与前轮架的轴杆组合且控制件被按压状态的部分立体组合断面放大图。图14系本技术实施例显示挡泥板座、控制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哲纲
申请(专利权)人:刘哲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