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换位装置的生产扁形换位铝导线的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38546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有换位装置的生产扁形换位铝导线的设备,该设备由设备主体和换位装置两部分构成;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定位轴、调节轴套、连接轴套、固定轴、绞笼主轴及绞笼。所述换位装置包括整形模、模具座、压盖、定位舌。所述设备主体中的定位轴与其后的调节轴套丝扣连接,定位轴前端丝扣连接换位装置中设有的定位舌,且定位舌与模具座上设有的整形模配合,且整形模上端设有压盖;所述模具座进线一侧的垂直面与定位轴的中心线垂直,定位轴与绞龙主轴中心线重合,安装在模具座上的整形模及其中的定位舌与定位轴中心线重合。该设备有效提高扁形换位铝导线的生产线运行速度和产品质量,且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特别适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线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设有换位装置的生产扁形换位铝导线的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扁形换位铝导线是近年电磁线行业研制的新产品,使用该产品绕制的电抗器已成功地应用在我国电网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中。扁形换位铝导线,是由多根带有薄膜绝缘绕包圆铝线,经过换位、整形、压型后形成规则地多层排列的矩形换位铝导线。成型后的导线,用绝缘薄膜和复合薄膜作多层连续绕包。该产品的关键技术是导线的换位,现有的换位方式是由绞笼的旋转,通过传动轴带动换位装置上的换位模对生产中所有单根导线进行强迫换位和压型;该换位方式对薄膜绝缘绕包圆铝线的损伤较大,影响单根导线间的绝缘强度,容易产生跳线、错位等问题;且工人操作难度大,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很低,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操作简便、实用效果显著的设有换位装置的生产扁形换位铝导线的设备,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急待着手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 操作简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设有换位装置的生产扁形换位铝导线的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设有换位装置的生产扁形换位铝导线的设备,该设备由设备主体和换位装置两部分构成;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定位轴、调节轴套、连接轴套、固定轴、绞笼主轴及绞笼;所述绞笼主轴中心设有连接轴套,连接轴套一端与固定轴连接,另一端与调节轴套丝扣连接,调节轴套的另一端设有四个位置相互垂直的顶丝;所述定位轴在调节轴套的空心中进行位置调节, 并通过调节轴套上的四个顶丝使其中心线与绞笼主轴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换位装置包括整形模、模具座、压盖及定位舌;所述设备主体中的定位轴与其后的调节轴套丝扣连接,定位轴前端丝扣连接换位装置中设有的定位舌,且定位舌与模具座上设有的整形模配合,且整形模上端设有压盖;所述模具座进线一侧的垂直面与定位轴的中心线垂直,定位轴与绞龙主轴中心线重合,安装在模具座上的整形模及其中的定位舌与定位轴中心线重合。所述定位舌与整形模配合形成整形腔。所述整形模的进线口截面呈圆角长方形,出线口截面呈扁条形,其腔内圆角长方形呈锥度,呈锥度的圆角长方形与扁条形腔内深度比例为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扁形换位铝导线生产线上采用设有该换位装置的设备后,由于解决了因为换位经常造成的停机问题,使得扁形换位铝导线的产量提高了 30%以上。由于该设备中的换位装置结构设计先进,使生产中换位、整形在光滑的腔体内顺利完成,消除了换位的强迫扭力,控制了多根薄膜绕包圆铝线在生产中严格按照秩序换位不跳线、不错位,使产品质量有了可靠的保证。同时由于采用该设备,运行非常可靠,提高了生产能力,有效提高扁形换位铝导线的产品质量,减轻了工作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满足我国超、特高压输配电设备对扁形换位铝导线的产量、质量等技术指标的要求,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应用效果非常显著,特别适于大规模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中1换位铝导线,2整形模,3模具座,4压盖,5定位舌,6薄膜绕包圆铝线,7定位轴, 8调节轴套,9连接轴套,10固定轴,11绞笼主轴,12绞笼。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述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设有换位装置的生产扁形换位铝导线的设备,该设备由设备主体和换位装置两部分构成;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定位轴7、调节轴套8、连接轴套9、固定轴10、绞笼主轴11及绞笼 12 ;所述绞笼12上设有绞笼主轴11,绞笼主轴11中心设有连接轴套9,连接轴套9 一端与固定轴10连接,使连接轴套9在绞笼12运转时保持在绞笼主轴11中心不动;连接轴套9 一端与调节轴套8丝扣连接,调节轴套8同样为空心轴,调节轴套8另一端设有四个位置相互垂直的顶丝;所调节轴套8前端与定位轴7丝扣连接,所述定位轴7可在调节轴套8的空心中进行位置调节,并通过调节轴套8上的四个顶丝使其中心线与绞笼主轴11的中心线重I=I O所述换位装置包括整形模2、模具座3、压盖4及定位舌5 ;所述设备主体中的定位轴7前端丝扣连接换位装置中设有的定位舌5,且定位舌5与模具座3上设有的整形模2配合,且整形模2上端设有压盖4 ;所述模具座3进线一侧的垂直面与定位轴7的中心线垂直, 定位轴7与绞笼主轴11中心线重合,安装在模具座3上的整形模2及其中的定位舌5与定位轴7中心线重合。所述模具座3上的整形模2中心线与绞笼主轴11中心线重合;所述绞笼主轴11 是空心轴,固定轴10设置于绞笼主轴11的中心,固定轴10 —端由固定架固定在绞笼机架上并和主轴中心的轴承配合使其在绞笼主轴11的中心位置固定不动;固定轴10另一端和连接轴套9连接,并穿过绞笼主轴11的中心轴承;这样就使固定轴10和连接轴套9在绞笼主轴11旋转的时候仍保持在中间固定不动。所述定位舌5与整形模2配合形成整形腔;即所述定位舌5与外套设有的整形模 2配合,定位舌5在内,整形模2在外,形成一圈带倒角的长方形槽腔;所述整形模2的进线口截面呈圆角长方形,出线口截面呈扁条形,其腔内圆角长方形呈锥度,呈锥度的圆角长方形与扁条形腔内深度比例为2:1。实施中,所述整形模2采用铜合金(锡青铜)材料制成,定位舌5可采用45#钢制成,表面光洁度为Ral. 60,这样不会磨损薄膜绕包圆铝线6外包薄膜。多根薄膜绕包圆铝线6在绞笼12的旋转和设备前方牵引机的带动下,在定位舌5和整形模2构成的整形腔即为带倒角的长方形槽腔内旋转前进,平滑、有规律的形成矩形,槽腔内光洁度可达Ral. 60, 这样生产出的换位铝导线1中的薄膜绕包圆铝线6不易受到损伤,有效提高了换位铝导线 1的产品质量、产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工作原理所述定位舌5是换位铝导线1在生产过程中,多根薄膜绕包圆铝线6在绞笼12的旋转和设备前方牵引的前进运动的带动下,多根导线由环形运动逐渐变成圆角方形、椭圆形、到扁形运动轨迹的钢制模型,它和整形模2之间形成的一圈带倒角的长方形槽腔控制了多根薄膜绕包圆铝线6在生产中严格按照秩序换位不跳线、不错位,使产品质量有了可靠的保证。所述定位舌5中心控制调整装置是在换位铝导线1的生产过程中,所有的单根薄膜绕包圆铝线6都要在绞笼12上放线,并随绞笼12旋转。所述定位舌5固定在旋转导线的中心位置并与整形模2的内腔保持一定的间隙; 即在绞笼12的主轴正中心设一固定轴10,将定位舌5安装在固定轴10上,并可以调整定位舌5的角度和位置;使定位舌5和整形模2形成多根导线换位、整形的腔体空间,实现扁形换位铝导线1的生产。定位舌5由中心控制调整机构中的定位轴7调节轴套8连接轴套9及固定轴10, 定位在多根薄膜绕包圆铝线6的汇线中心,与整形模的内腔换位部分的所有表面保持稍大于薄膜绕包圆铝线6外形直径尺寸的间隙。形成多根薄膜绕包圆铝线6在旋转、组合、前进的过程中,逐渐换位、变形、整形的光滑腔体经过定型部分成为扁形换位铝导线1。整形模2 的内腔形状尺寸和定位舌5的外表面形状尺寸,可根据扁形换位铝导线1的尺寸要求和薄膜绕包圆铝线6的根数、线的规格来确定,设定不同的规格型号。操作时,装在绞笼主轴11放线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树林张金生董树锋赵庆霞豆松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经纬电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