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式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3030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筒式过滤器,是由平盖法兰(2)、滤布(3)、滤筒(4)和外筒(5)组成同轴套筒,平盖法兰(2)中心处装有混合液体料进口(1),滤布(3)是圆柱体,下部缝制圆底,上口缝制90°翻边,其侧壁贴在滤筒(4)内壁上,滤筒(4)亦是圆柱体,下部焊制圆底并带有底架支撑在外筒(5)的底板上,上口焊制一圆环管支撑在外筒(5)的内壁上,其侧壁排列开孔,外筒(5)亦是圆柱体,下部焊制圆底,上口焊制法兰,其筒壁下侧开清液出口(6),平盖法兰(2)与外筒(5)法兰的密封面处压紧滤布(3)的上口90°翻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筒式过滤器,涉及到粘稠状的混合液体料出泥和杂物分离,清液排出所用。
技术介绍
现在混合液体料出泥和杂物分离时,大多采用的是由通用沉降器来完成,因通用沉降器对粘稠状的混合液体料沉降时间过长,清液中混有较多固溶物,不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使后续生产设备和工艺管路经常堵塞,在清洗过程中如是有毒液体,对人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并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便于清洗的筒式过滤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筒式过滤器包括上压盖2、滤布3、滤筒4和外筒5,是在上压盖2中心处装有混合液体料进口1,滤布3是圆柱体,下部缝制圆底,上口缝制90°翻边,其外侧壁与滤筒4内壁贴紧,所述滤筒4亦是圆柱桶体,其底部带有底架支撑在外筒5的底板上,上口设有外沿可与外筒5内壁相支撑,滤筒4侧壁开有通孔,可使滤液流出。所述外筒5亦是圆柱桶体,上口焊制法兰,其筒壁下侧开清液出口6。上压盖2与外筒5法兰的密封面处压紧滤布3的上口90°翻边。当混合液体料依靠重力位差,由进口1进入到滤布3内部空间,仍依靠重力位差,完成滤布3的过滤过程,其过滤后的清液,穿过滤筒4侧壁上排列的开孔,进入到外筒5,再从清液出口6排出。当需要清理滤布时,只需打开上压盖2与外筒5法兰的螺栓,倒出滤出的杂物即可。采用本专利技术筒式过滤器进行固液分离,使用方便,并且过滤效果理想。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筒式过滤器主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可知,本专利技术筒式过滤器包括上压盖2、滤布3、滤筒4和外筒5,是在上压盖2中心处装有混合液体料进口1,滤布3是圆柱体,下部缝制圆底,上口缝制90°翻边,其外侧壁与滤筒4内壁贴紧,所述滤筒4亦是圆柱桶体,底部带有底架支撑在外筒5的底板上,上口设有外沿可与外筒5内壁相支撑,滤筒4侧壁开有通孔,可使滤液流出。所述外筒5亦是圆柱桶体,上口焊制法兰,其筒壁下侧开清液出口6。所述上压盖2与外筒5法兰的密封面处压紧滤布3的上口90°翻边。当混合液体料依靠重力位差,由进口1进入到滤布3内部空间,仍依靠重力位差,完成滤布3的过滤过程,其过滤后的清液,穿过滤筒4侧壁上排列的开孔,进入到外筒5,再从清液出口6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式过滤器,包括上压盖(2)、滤布(3)、滤筒(4)和外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盖(2)中心处装有混合液体料进口(1),所述滤布(3)桶状结构,上口边外翻,所述滤筒(4)亦是桶状结构,底部设有底架,上口设有外沿,所述滤筒(4)侧壁开有通孔,所述外筒(5)亦是桶状结构,上口设有法兰,其筒壁下端设有清液出口(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式过滤器,包括上压盖(2)、滤布(3)、滤筒(4)和外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盖(2)中心处装有混合液体料进口(1),所述滤布(3)桶状结构,上口边外翻,所述滤筒(4)亦是桶状结构,底部设有底架,上口设有外沿,所述滤筒(4)侧壁开有通孔,所述外筒(5)亦是桶状结构,上口设有法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荣会王金林张亚美邵宝顺任春友张宇刘克栋刘瑞丰刘宝珍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