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垫板式称重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8073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称重传感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圆盘垫板式称重传感器,它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称重传感器在负载时容易出现加载点重复性误差的问题,在支撑时出现由于受力偏移而导致的计量重复性误差的问题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在负载时不会出现加载点重复性误差的问题,在支撑时也不会出现由于受力偏移而导致的计量重复性误差的问题的圆盘垫板式称重传感器,包括弹性体、应变片和电缆线,所述的弹性体呈圆环状,围绕弹性体上端面的内圈设有承载部,所述的承载部上端面的截面呈圆弧状,所述的应变片贴附于弹性体的下端面,所述的弹性体下端面外圈的边沿处设有支撑部,所述的支撑部的下端面呈底角锥度环面状,所述的电缆线通过数据线与应变片相连。(*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称重传感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装箱起重机称重计量系统中的圆盘垫板式称重传感器
技术介绍
在新一轮的国际物流竞争中,随着世界运输业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中国的五大港口群都在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改进提高。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与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全球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将成为现代化港口管理的主要手段,世界各地港口物流的竞争与合作模式将呈现出多元化。 由于所有进出口集装箱都需要经过集装箱码头进行周转,而使用港口轮胎式集装箱起重机进行吊装是这一周转过程中的必经环节。若能在此吊装过程中对集装箱进行精确的称重计量,即可实现对所有集装箱重量的监管和统计。在整个集装箱起重机称重计量系统中称重传感器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078645A,公开日为2007年11月28日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中心孔型称重传感器,上述专利技术的变形体包括上部负重导入部、下部负重支撑部和中间部分的三根变形柱。每根变形柱的内圆周面和外圆周面沿负重施加方向分别贴附三枚第一应变片,每根变形柱的侧面垂直负重施加方向贴附两枚第二应变片。在上部负重导入部的顶面和下部负重支撑部的底面分别有三个凸面。虽然由这些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组成桥电路,大幅消减非线性误差,改善测量的非线性,且凸面起到了施加偏向负重的作用,但是凸面在负重时容易出现加载点重复性误差的问题,在支撑时出现由于受力偏移而导致的计量重复性误差的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588337Y,公告日为2003年11月沈日的技术名称为一种称重传感器,在承载面与环绕承载面设置的上环形应变面之间设有凹下的环形上U形槽,上环形应变面下部设有环形下U形槽,承载面下部设有盲孔,盲孔与下U形槽之间为下环形应变面,从上环形应变面外环向下延伸的侧壁下部形成环形支撑体,上、下环形应变面上分别贴附有切向的应变片,上述技术虽然精度高,稳定性好,但是此承载面也存在容易出现加载点重复性误差的问题,同时凸起的承载面需要承载全部压力,在承载时不够稳定,且上述技术整体结构复杂,加工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称重传感器在负载时容易出现加载点重复性误差的问题,在支撑时出现由于受力偏移而导致的计量重复性误差的问题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在负载时不会出现加载点重复性误差的问题,在支撑时也不会出现由于受力偏移而导致的计量重复性误差的问题的圆盘垫板式称重传感器。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圆盘垫板式称重传感器,包括弹性体、应变片和电缆线,所述的弹性体呈圆环状,围绕弹性体上端面的内圈设有承载部,所述的承载部上端面的截面呈圆弧状,所述的应变片贴附于弹性体的下端面,所述的弹性体下端面外圈的边沿处设有支撑部,所述的支撑部的下端面呈底角锥度环面状,所述的电缆线通过数据线与应变片相连。弹性体呈圆环状,同时承载部围绕弹性体上端面内圈,增强了承载部的承载能力,提高了稳定性,同时承载部上端面的截面呈圆弧状,在承载时加载点只有圆弧的最高点,很好的解决了在负载时容易出现加载点重复性误差的问题,弹性体下端面外圈边沿处一体制作有支撑部,且支撑部下端面呈底角锥度环面状,此处将作为弹性体的支撑处,即使在受力发生偏移时,弹性体的支撑点依然不会发生改变,也很好的解决了在支撑时出现的由于受力偏移而导致的计量重复性误差的问题。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体上端面设有环形凹陷,所述的环形凹陷与应变片上下对应。应变片通过感应弹性体传递的压力来检测的,而应变片受到的压力多少与弹性体的形变能力有关,环形凹陷有助于提高弹性体的形变能力,特别是应变片处的形变能力,从而提高称重精度。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体的下端设有限位管,所述的限位管的内径与弹性体的内径相同,所述的限位管的外径小于弹性体的外径,所述的限位管的中心轴与弹性体的中心轴重合。通过限位管可以将称重传感器卡接于集装箱起重机称重计量系统中,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在受力时发生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体下端面设有盲孔16个,16个盲孔围绕弹性体的中心轴均勻分布,且每个盲孔内均贴附有应变片。贴附于盲孔中的应变片同样也有16个,16个应变片同时检测提高了称重精度。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体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的开口内侧设有通道,所述的通道与应变片相通,所述的弹性体上端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与开口相通,所述的电缆线穿接于通孔。在通道内安装有数据线,通过数据线将电缆线与应变片连接,同时电缆线通过通孔与外部连接,整体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的盲孔外封盖有盖板。保护盲孔的中应变片,避免应变片工作受到外界影响。因此,本技术的一种圆盘垫板式称重传感器具备下述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 加工安装方便,2、通过承载部上端面的圆弧设计,很好的解决了在负载时容易出现加载点重复性误差的问题,同时通过弹性体底面支撑部的底角锥度环面设计,也很好的解决了在支撑时出现的由于受力偏移而导致的计量重复性误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一种剖视图,图3为图1的一种局部剖视图。1-弹性体,2-应变片,3-电缆线,4-承载部,5-环形凹陷,6-盲孔,7_盖板,8_支撑部,9-开口,10-通道,11-通孔,12-限位管。具体实施例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且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圆盘垫板式称重传感器,包括弹性体1、应变片2和电缆线3,弹性体1呈圆环状,围绕弹性体1上端面内圈一体制作有承载部4,承载部4的上端面的截面呈圆弧状,使承载部4在负载时加载点唯一,不会因为移动使加载点发生变更, 进而出现加载点重复性误差的问题。在弹性体1的下端面开有盲孔6,且盲孔6位于弹性体1的内圈和外圈的中间处,盲孔6 —共有16个,16个盲孔6围绕弹性体1的中心轴均勻分布,在盲孔6内均贴附有应变片2,在盲孔6外封盖有盖板7,起到保护应变片2的作用, 避免外界的干扰,在弹性体1的上端面开有环形凹陷5,环形凹陷5与应变片2的位置上下对应,由于环形凹陷5降低了弹性体1的厚度,所以在弹性体1受力时此处的形变能力增强,提高了称重精度。在弹性体1下端面外圈的边沿一体制作有支撑部8,支撑部8的截面呈底角锥度环面状,此处将作为弹性体1的支撑处,即使在受力发生偏移时,弹性体1的支撑点依然不会发生改变,进而不会出现由于受力偏移而导致的计量重复性误差的问题。在弹性体1的下端还一体制作有限位管12,限位管12的内径与弹性体1的内径相同,限位管 12的外径小于弹性体1的外径,限位管12的中心轴与弹性体1的中心轴重合,通过限位管 12可以将称重传感器卡接于集装箱起重机称重计量系统中,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在受力时发生移动。在弹性体1的侧壁上开有开口 9,开口 9内侧制作有两个通道10(如图3 所示),通道10与应变片2相通,在弹性体1上端开有通孔11,通孔11与开口 9相通,在通道10内安装有数据线,通过数据线将电缆线3与应变片2连接,同时电缆线3通过通孔11 与外部连接,整体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弹性体1呈圆环状,同时承载部4围绕弹性体1上端面内圈,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柳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博达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