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尼龙增韧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80%~90%烯烃聚合物、5.5%~15.5%聚乙烯蜡、0.5%~2.5%第一接枝单体、0.5%~2.5%第二接枝单体,0.2%~1.0%链引发剂和1.0%~5.0%接枝增效剂,该尼龙增韧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提高了其在尼龙体系中的分散能力,同时由于使用了两种接枝单体,提高了与尼龙材料的反应活性,从而在提高尼龙的冲击强度的同时,改善了材料的流动加工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尼龙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性强,可控性好,重现性好,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尼龙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尼龙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尼龙产量大、用途广,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耐热、耐油、耐弱酸、耐碱和一般溶剂,无毒,无臭,电绝缘性好,耐候性好。尼龙的缺点是缺口冲击性能一般,尤其是其低温冲击性能太低,如需使用在韧性要求高或低温环境下,则需要对其进行增韧改性。热塑性聚合物增韧的三种理论有机刚性粒子增韧理论、无机刚性粒子增韧理论和弹性体增韧理论。尼龙的增韧以弹性体增韧的效果最佳,即通过接枝的化学改性方法在柔软的聚烯烃弹性体分子上接枝可与尼龙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的极性单体,使聚烯烃弹性体以微小颗粒均勻的分散在尼龙基体中并与尼龙形成牢固的界面层,当受到外界冲击时,柔软的聚烯烃弹性体首先吸收能量,产生空洞化和屈服,进而通过界面传递引发银纹和剪切带,大量消耗能量,宏观上起到提高材料冲击强度的效果。在这一理论方法中,弹性体在体系中的分散尺寸以及弹性体与尼龙基体的界面结合力是整个材料冲击性能优劣的关键,增韧剂流动性越好就越容易分散,它在体系中的粒径就越小,另外,增韧剂与尼龙的界面结合力越强,受到冲击使弹性体材料吸收的能量也越大,冲击强度也就越高。公开号为CN 101096402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扩链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扩链增韧剂包括聚烯烃聚合物100重量份、接枝剂2 5重量份、引发剂0. 1 1. 0重量份、阻聚剂0. 10 0. 20重量份、抗氧剂0. 2重量份。该扩链增韧剂利用增韧剂中的反应基团提高了基体的分子量,使之在扩连同时具有增韧效果。申请号为200810110036. X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尼龙增韧剂,该增韧剂包括三元乙丙胶,相容剂马来酸酐,引发剂二苯丁烷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或过氧化叔丁基,相容剂甲基丙烯酸丙酯、丙酮或苯乙烯。以上专利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都采用的是单一的接枝单体,无法和尼龙分子链端的氨基和羧基同时发生反应,反应活性单一,另外没有对增韧剂的流动性进行改善,不能有效提高增韧剂的分散性,改性后的尼龙材料流动性能较差,影响后续注射加工生产,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动性能好的尼龙增韧剂,能够增加与尼龙的反应活性,具有比一般增韧剂较好的增韧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尼龙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易于工业化生产。一种尼龙增韧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烯烃聚合物 80% 90%;聚乙烯蜡5. 5% 15. 5%;第一接枝单体0.5%--2.5% ;第二接枝单体0.5%--2.5% ;链引发剂0.2%--1.0% ;接枝增效剂1.0%--5.0%。为了得到更好的专利技术效果,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尼龙增韧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烯烃聚合物 80% 90%;聚乙烯蜡5. 5% 15. 5%;第一接枝单体1.0%;第二接枝单体1.0%;链引发剂 0.5%;接枝增效剂 2.0%。所述的烯烃聚合物选用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三元乙丙橡胶(EPDM)中的一种或两种。POE和EPDM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目前最常用的增韧剂材料,其中EPDM的耐热性能较POE好,可以适用于耐热要求较高的增韧体系。所述的聚乙烯蜡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 6000。聚乙烯蜡与POE、EPDM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有效提高增韧剂的流动性。所述的第一接枝单体选用马来酸酐,所述的第二接枝单体选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马来酸酐能与尼龙分子链上的氨基发生反应,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能与尼龙分子链上的羧基发生反应,两者同时使用提高了增韧剂的反应活性。所述的链引发剂选用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由于2,5_ 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常温下为液态,有利于分散混合,从而引发和促进反应的进行。所述的接枝增效剂选用苯乙烯。苯乙烯能有效提高接枝过程中的接枝率。所述的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5- 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和苯乙烯可进一步优选为化学纯等级的原料,化学纯等级的原料能更好的保证尼龙增韧剂的接枝率。通过以上各组分的组合,在保证接枝率的前提下,聚乙烯蜡能有效的提高增韧剂的流动性,改善在增韧过程中增韧剂在尼龙基体中的分散性,降低分散尺寸,两种接枝单体的复配能够提高增韧剂的反应活性,达到提高增韧效果的目的。所述的尼龙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烯烃聚合物与聚乙烯蜡混合均勻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后经过水冷、切粒和干燥,得到烯烃聚合物与聚乙烯蜡的挤出物;2)将步骤1)中的烯烃聚合物与聚乙烯蜡的挤出物、第一接枝单体、第二接枝单体、链引发剂和接枝增效剂混合均勻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后经过水冷、切粒,得到尼龙增韧剂。步骤1)中,所述的混合可采用高速搅拌机,一般选用本领域常用的转速为3000RPM(转/分钟)的高速搅拌机,混合的时间为0. 5min 1. 5min,可将物料混合均勻。所述的干燥条件优选在80°C 100°C下干燥2h 4h。步骤1)中,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从进料段到机头的第一温度段至第八温度段的温度控制范围分别为185°C 155°C,185°C 155°C,185°C 1;35 °C,185°C 1!35°C,145 °C 125°C,140°C 120°C,135°C 115°C,135°C 115°C,模头的温度为 175 °C 155°C。步骤幻中,所述的混合可采用高速搅拌机,一般选用本领域常用转速为3000RPM的高速搅拌机,混合的时间为0. 5min 2. 5min,可将物料混合均勻。步骤2)中,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从进料段到机头的第一温度段至第八温度段的温度控制范围分别为195°C 185°C,185°C 175°C,175°C 165°C,165°C 155 °C,165 °C 155°C,160°C 150°C,155°C 145°C,155°C 145 °C,,模头的温度为 185 °C 175°C。所述的尼龙增韧剂可用于制备增韧尼龙,能有效增加冲击强度,同时改善了增韧后材料的流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尼龙增韧剂,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反应活性,在制备增韧尼龙中,增韧剂能更好地分散在尼龙基体中,提高了尼龙的冲击强度,同时降低了增韧剂对尼龙材料流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本专利技术尼龙增韧剂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操作性强,可控性好,重现性好,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POE(陶氏P0E8150)与聚乙烯蜡(日本三井420P,数均分子量为3000)按质量比80 15. 5加入高速搅拌机(转速3000RPM)中混合Imin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双螺杆挤出机从进料段到机头的第一温度段至第八温度段的温度分别为170°c、170°c、16(rc、160°C、140°C、135°C、130°C、130°C,模头温度为160°C,挤出后经过常温水冷、切粒(粒子直径为4mm士0. 5mm,长度为4mm士0. 5mm),然后干燥(90°C,2h),得到POE与聚乙烯蜡的挤出物。权利要求1. 一种尼龙增韧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佰全,黄志杰,田际波,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