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聪贵专利>正文

携带式滤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29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携带式滤水器,主要是将数个净水罐藉由夹具而夹置于一直立式容置箱内,容置箱前侧具有一可开、闭的前盖,上侧则设置一内含蓄电池及抽水元件的组接座,组接座的上侧设有提把;该抽水元件的汲水管是可外伸至污水处、排水管则连接于净水罐组的入水口,而该净水罐组的排水口则与前盖的出水龙头连通,蓄电池提供抽水元件电力、汲水管抽取污水、净水罐组净化污水、再按压出水龙头即输出净化水,为一种可随处携带(或携行)更可随处使用的滤水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净化污水的滤水器,尤指一种便携式的可使用于户外及室内的携带式滤水器。户外休闲活动在现代人心中系为休假日主要放松心情的项目之一,举例露营、烤肉、爬山或汽车旅游等等,每每必须用到干净的水,或饮用、或烹煮、或清洗,惟所到之处十有八、九为郊区或山林内,干净的水取用困难,每每内含不洁的杂质,乃致经常造成快快乐乐出门、痛着肚子回家,甚至染上一些寄生虫于体内,实得不偿失。然而,一般的滤水器均是做为家用,无法搬上车而做为户外使用。再者,由于如上述的户外休闲活动,绝大多数均是自行开车前往,因此,若能创作出一种可携带式的专用滤水器且具汲水功用,即能克服上述的困境。本技术即针对以上所述的困难点及缺失,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行式且具汲水作用的「携带式滤水器」。本技术的次要目的亦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式滤水器」,其除可藉由抽水元件而在户外使用之外,亦可藉由切换阀而于室内使用,使达室内、户外双用的功效。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携带式滤水器,包括一容置箱,其内设置数个净水罐,前侧形成一可开、阖且具有一出水龙头的前盖;该数个净水罐,是具有一输入污水的入水口及一输出净水的出水连管;出水连管是与出水龙头连接,入水口则与容置箱的入水孔藉连管而相通;一组接座,其内具有蓄电池及抽水元件,上侧则具有一提把;该组接座是螺组于该容置箱的上侧,使提供随时拆组之用;蓄电池是提供抽水元件的电源,组接座内的抽水元件则外伸一汲水管及一与入水口相连的排水管,该汲水管的外端并连接一滤头以供先行过滤外界污水中较大的物质;其中,所述的数个净水罐是除包括具有过滤功用的过滤罐和滤水罐外另包括杀菌罐及活化罐,且各罐间是藉双向夹具而相互夹持成组,各罐间形成串接状态;再藉设置于容置箱内壁的单向夹具而被夹固于容置箱内;各净水罐的串接顺序为具有入水口的第一过滤罐、滤水罐、杀菌罐及具有出水连管的活化罐。本技术还可进一步于上述前盖上设有一锁具;并且组接座内的蓄电池是另外伸一电源接头,使供插接于汽车点烟器,而提供抽水元件的电源;本技术中所述的抽水元件是可为抽水泵或抽水马达。另外为了提供室内净化水时的使用,本技术是可进一步利用一切换阀而使用于室内的水龙头;使可切换成自其自来水出水口流出自来水,或切换成可经由其进水管而流入该滤水器内加以净化后、再经由滤水器的出水连管及其出水管而自其净水出水口流出净水;当室内水龙头为单枪式混合龙头时,仅须将原有的滤套除下,即可将切换阀直接组装;而当室内水龙头为墙壁式单龙头时,是须在该龙头与切换阀间增加一转接头。本技术主要是利用一上侧设有提把的容置箱以夹固数个净水罐于内,上侧并具抽水元件以将污水抽入净水罐内过滤、杀菌及活化,再经由按压该容置箱所设置的出水龙头而取得净化水,实为一种可随处携带(或携行)更可随处使用的新式携带式滤水器。本技术仅利用一切换阀,即可安装于室内的水龙头(单枪式混合龙头或墙壁式单龙头皆可)上而对自来水作净化处理,因而本技术除可藉由抽水元件而在户外使用之外,亦可藉由切换阀而于室内使用,具有室内、户外双用的功效。以下,兹配合附图就本技术的构造、功能及其特性、并配合一较佳实施例详述如后,仅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是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依据图1的组合后外观图;图3是依据图2的净水罐配置示意图;图4是依据图2的户外使用时侧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配合室内水龙头使用的切换阀示意图;图6是依据图5的使用于单枪式混合龙头的装置图;图7是依据图5的使用于墙壁式单龙头的装置图。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携带式滤水器,请参阅图1、2所示,其包括一直立式容置箱1,其内呈中空、而前侧则藉由活页101而形成一前盖10;该容置箱1的内壁是具上、下相对的两组单向夹具13,右下方则具一入水孔12;该前盖10的外表面是具一出水龙头11,右方则具一锁具14以将该前盖10自容置箱1锁阖或开启。数个净水罐3,请配合图3所示,其以概呈前、后排的方式装置于容置箱1的内部,其前、后排各夹持两个净水罐(包括前排右的第一过滤罐31、前排左的活化缸34、后排右的杀菌罐33及后排左的滤水罐32),且,后排左的滤水罐32是被容置箱1左侧的单向夹具13夹持,另三个净水罐31、33、34则是被另一组(右侧)单向夹具13所夹持,该另三个净水罐并是藉由数个双向夹具30所相互夹持。所有净水罐3均呈串接状,其中的第一过滤罐31下端是为输入污水的入水口311,活化罐34的下端则为输出净水的出水连管341;该入水口311是藉一连管而与容置箱的入水孔12相通,该出水连管341则与前盖的出水龙头11相连。如图3,污水是自入水管口311进入第一过滤罐31,再依序流经滤水罐32、杀菌罐33及活化罐34,最后经由活化罐34下端出水连管341连接于前盖出水龙头11,使净化水自出水龙头流出提供饮用。一组接座2,具内具有蓄电池及抽水元件(抽水泵或抽水马达),上侧则具有一可供手提的提把20;该组接座2是螺组于前述容置箱1的上侧,以提供随时拆、组之用。蓄电池是提供抽水元件所需的电源,如图4所示,组接座2内的抽水元件是外伸一汲水管21及一与入水口311相连的排水管22,其中该可延伸入池塘等而输取污水的汲水管21,其外端并连接一滤头23以供先行过滤所吸污水中较大的物质,以减轻净水罐3的负担。请参阅图4所示,本技术的滤水器是可藉由其上端的提把20而携行,并置入汽车内而随车载运至露营地点;将滤水器自汽车中携出置放于水源处附近,将汲水管21抛入该水源中,开启组接座2内的抽水元件开始抽水;所抽的污水经由抽水元件而自其排水管22、再通过容置箱1的入水孔12而排入净水罐3。污水自净水罐的入水口311输入第一过滤罐31后,经由滤水罐32、杀菌罐33及活化罐34乃自出水连管341输出净水至前盖10的出水龙头11而止,当按压该出水龙头11时乃能释出净水而供饮用或使用。当然,为防止蓄电池电量用尽,乃增加一电源接头24而能利用汽车点烟器的电源而提供使用。请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的滤水器是为双用的型式,意即除户外使用外亦能提供室内使用,兹详述如后该容置箱1的背侧是具有两个“上小、下大”的固定孔(图未示),使可将该容置箱1挂置于钉有螺钉的壁面上;如图5所示一般市售的切换阀4,其上端可螺套于水龙头的出水口、下端为自来水出水口40、上下端间则为水流方向的切换处(向下或向右流)、其右侧下端则为净水出水口41、该净水出水口并连接有进水管411及出水管412,其中,该进水管411是与本技术滤水器的入水口311相连通,该出水管412则与出水连管341相连通。当欲使用自来水时,旋转切换阀4呈垂直状,水龙头的自来水乃直接由其自来水出水口40输出(如图5的上图);当欲使用净化水时,将切换阀4旋转成横向状,则自来水转而向右侧进水管411输入,经由本技术滤水器的过滤、杀菌及活化后,乃经由出水连管341及出水管412而自净水出水口41输出净水(如图5的下图)。然而,水龙头亦大抵有两种不同的型式,如图6、7所示者即分别为单枪式混合龙头5及墙壁式单龙头6。如图6,其水龙头出水口口径恰可被切换阀4套接;惟须先将该单枪式混合龙头5所原有的滤套50除掉,即可直接组装。如图7,该墙壁式单龙头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携带式滤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容置箱,其内设置数个净水罐,前侧形成一可开、阖且具有一出水龙头的前盖;该数个净水罐,是具有一输入污水的入水口及一输出净水的出水连管;出水连管是与出水龙头连接,入水口则与容置箱的入水孔藉连管而相通; 一组接座,其内具有蓄电池及抽水元件,上侧则具有一提把;该组接座是螺组于该容置箱的上侧,使提供随时拆组之用;蓄电池是提供抽水元件的电源,组接座内的抽水元件则外伸一汲水管及一与入水口相连的排水管,该汲水管的外端并连接一滤头以供先行过滤外界污水中较大的物质;其中,所述的数个净水罐是除包括具有过滤功用的过滤罐和滤水罐外另包括杀菌罐及活化罐,且各罐间是藉双向夹具而相互夹持成组,各罐间形成串接状态;再藉设置于容置箱内壁的单向夹具而被夹固于容置箱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聪贵
申请(专利权)人:施聪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