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供给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2954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供给瓶,其包括:一瓶体,其具有一顶部、一肩部、一内空间;一置入部连接在该瓶体的肩部一侧,该置入部具有一开口部、一第一连接端及一阀体,该置入部的轴心与所述瓶体的轴心形成有一角度θ,该角度θ为小于85°;一释放部,该释放部具有一第二连接端、一连接部、一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内空间中的气体选择性的释放,并且该气体供给瓶具有便于携带、可重复使用的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供给瓶,特别是一种便于随身携带并且可随时提供特定气体供人体呼吸的气体供给瓶。
技术介绍
当人体处于特殊状况下,特别是处在污染、劳累或特殊高温高压的环境时,经常得借助特殊的气体供应装置供人体呼吸藉以取得特殊养份支应人体恢复正常的运作,而目前在市面上提供人体特殊气体的方式为使用高压填充的气瓶搭配呼吸器提供使用者佩戴呼吸使用。但前述类型的填充气瓶通常基于成本考虑,其气瓶本身皆属于大尺寸的钢瓶,并且于使用至该气瓶内所装填的特定气体释放完后,必须再回收至特定工厂重新填充该气瓶,才能再次重复使用,然而过大且过重的填充气瓶除了需要长期照护使用的场所外,一般使用者都受限于填充气瓶的体积、重量及必须重复送回制造工厂回填或更换不同气体等不便因素,使得一般使用者往往无法于需要时方便取得特定气体呼吸使用,此为现有产品最大的缺陷。进一步说明,前述特定气体除了普遍所了解的氧气外,尚有最新发现的存在于氢气中的“活性氢离子(H—) ”,氢不只在工业上能取代次世代无公害能源的燃料电池,对人体的生命与健康是不可欠缺的,因为构成人体的元素有63%是氢,而特殊的氢离子已经为科学家所发现是人体的关键燃料以及能量来源,其可影响人体每一个细胞的整体健康状况, 一般所熟知的氧对身体是重要的要素,人类没有氧就无法存活,但氧在体内却也会生成活性氧(自由基),其会破坏细胞或线粒体的DNA而引起身体不适、促进老化甚而引起癌症等重大疾病,相反的当氢离子呼吸进入人体内后,氢离子会进入到人体的每一个细胞内藉以取代过量的氧,而形成人体另外一个重要的关键燃料以及能量来源,同时增进人体的健康状况。但不论前述的氧或氢,都对人体有重要的帮助,且目前技术上亦可透过遇水产生化学变化将附带有氧或氢离子释放至空气中,其中“氢化硅胶粉末(Silica Hydride Powder)”的矿物质,可以使氢离子长期稳定的附着在其表面上,当水接触后,氢离子会在稳定且长时间的被释放出来,因此市面上已有业者将氢化硅胶粉末(Silica Hydride Powder)制做成食品供使用者服用以促进人体健康;但是该氢化硅胶粉末(Silica Hydride Powder)在运用上更可以通过由其所释放的氢离子直接提供人体呼吸,直至目前为止,市面上仍无适当的结构设计可以提供使用者有效的收集并提供呼吸氢离子。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供给瓶,该气体供给瓶具有便于随身携带并且可随时提供特定气体供人体呼吸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体供给瓶,包括一瓶体,其上方具有一顶部,中段位置为一肩部;一置入部,其连接在所述瓶体的肩部一侧,其中所述置入部具有一开口部、一第一连接端及一阀体,所述开口部、第一连接端间具有一贯通的孔道,所述孔道的中心设有一阀,所述阀外侧连接所述阀体,所述第一连接端连结于瓶体的肩部一侧,所述置入部的轴心与所述瓶体的轴心形成有一角度θ,所述角度θ小于85° ;一释放部,所述释放部具有一第二连接端、一连接部、一阀体,所述第二连接端与连接部间具有一贯通的孔道,所述孔道的中心设有一阀,所述阀外侧连接所述阀体;一呼吸器,所述呼吸器具有一导管,所述导管与所述释放部的连接部连通。作为优选,其中所述瓶体为使用足可抑制氢穿透的金属材质制成。作为优选,其中所述瓶体的顶部设置有一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具有一指示部,所述压力表贯穿并连接于所述顶部上方。作为优选,其中所述置入部的开口部的开口外设有一密封盖。作为优选,其中所述开口部与第一连接端间的孔道提供至少一个容器将粉末及水送至所述阀体的孔道中进入所述瓶体的内空间中。作为优选,其中所述释放部的连接部与呼吸器间设有一凝结装置,所述凝结装置至少具有一流道座与一容置部,其中所述流道座内具有多个流道,并使所述多个流道的两侧与所述释放部的连接部与所述导管连接。作为优选,其中所述置入部提供粉末及水通过至少一个以上的容器自外部盛装后送入置入部后置入瓶体的内空间。本技术提供的气体供给瓶规格多样,且轻巧并适合随身携带,免去现有的高压充灌气体的厚重瓶体而导致无法携带且无法随时的重复使用及无法随时更换不同气体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气体供给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使用本技术的气体供给瓶时粉末及水置入动作示意图。图3为使用本技术的气体供给瓶时粉末及水混合产生气体释放状态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瓶体101内空间11顶部12肩部20压力表21指示部30置入部31开口部32第一连接端33密封盖34阀体341阀40释放部41第二连接端42连接部43阀体431阀50凝结装置51容置部52流道座53滤管M第三连接端60呼吸器61导管70容器80容器A气体W水S粉末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气体供给瓶,在使用时气体供给方法及其结构主要为透过特定粉末与水混合后产生气体置入并集中于气体供给瓶中,并于使用者需要时开启提供呼吸,藉以获得人体的养分的需要,其中所述的气体供给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之步骤一、提供一气体供给瓶,该气体供给瓶至少包括一特定容积体的瓶体、一置入部、一释放部、一呼吸器及至少一个以上容器;在本实施例中,该粉末为以氢化硅胶粉末 (Silica Hydride Powder)做为产生氢离子的物质,然氢化硅胶粉末混合水后所产生的氢离子是宇宙中已知最小的元素,其甚至可轻易穿透一般PVC等塑料材质而释出,因此所述的气体供给瓶的瓶体在本实施例中为使用以足可抑制氢穿透的金属为材质冲制成形,而该置入部中心为具有一阀体结构,其并连结于该瓶体的一侧,该阀体的孔道大小于阀体开启时为提供所述至少一个容器将所述的粉末及水送至该阀体的孔道中通过并进入瓶体,另该释放部连结于瓶体的另一侧,该释放部同样中心为具有一阀体的结构,该释放部另一侧连接有一呼吸器,其阀体开启时为提供释放瓶体内的气体导通压送至呼吸器,提供人体呼吸, 而呼吸器则供佩戴遮盖于人体鼻部位置供人体较全面的吸收该气体,又至少一个以上的容器则提供粉末及水自外部盛装后送入所述的置入部。二、提供特定量的水及特定气体的粉末,其中该水及粉末的量及比例为限制于其在瓶体内混合后产生气体压力为小于150kg/cm2内为剂量限制。三、该水及粉末为分别自气体供给瓶的置入部送入瓶体的内空间中混合,此时释放部为关闭状态,并于该水及粉末置入瓶体后关闭置入部;所述释放部于粉末及水置入瓶体前为关闭状态,待粉末及水置入瓶体后,再关闭置入部,此时混合的粉末及水便开始混合并产生气体于瓶体的内空间中产生一定的压力,该瓶体的内空间压力的最大承受值为限制于150kg/cm2内做为该瓶体厚度强度的设计依据,避免过高的压力会有伤及人体的危险。四、开启释放部释放瓶体内混合产生的气体至呼吸器提供使用者呼吸;透过释放部选择性的开启与关闭,可提供使用者长时间随时随地的使用并吸收有效的养分。透过前述方法步骤的实施,当粉末及水控制于一定量及比例时,使用者不但可安全的操作并随时随地的呼吸获得到有益的养分,且可随机的搭配不同粉末及液体依需要选用特定气体,且可不断的重复使用,最重要的好处便是本技术提供的气体供给瓶规格多样,且轻巧并适合随身携带,免去现有的高压充灌气体的厚重瓶体而导致无法携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供给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瓶体,其上方具有一顶部,中段位置为一肩部;一置入部,其连接在所述瓶体的肩部一侧,其中所述置入部具有一开口部、一第一连接端及一阀体,所述开口部、第一连接端间具有一贯通的孔道,所述孔道的中心设有一阀,所述阀外侧连接所述阀体,所述第一连接端连结于瓶体的肩部一侧,所述置入部的轴心与所述瓶体的轴心形成有一角度θ,所述角度θ小于85°;一释放部,所述释放部具有一第二连接端、一连接部、一阀体,所述第二连接端与连接部间具有一贯通的孔道,所述孔道的中心设有一阀,所述阀外侧连接所述阀体;一呼吸器,所述呼吸器具有一导管,所述导管与所述释放部的连接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雄
申请(专利权)人:新一点灵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