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光学影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21114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眼底光学影像装置包括一光源、一第一光学组件组以及一第二光学组件组。第一光学组件组包括一第一光圈,光源的光线穿过第一光圈并经由第一光学组件组入射至一眼底。第二光学组件组包括一第二光圈,光源的光线经眼底反射并穿过第二光圈以呈现眼底的一影像。其中,第一光圈及第二光圈的至少其中之一是微数组光圈。因此,光圈的开孔大小或是开孔形状是可变化的,光圈可针对不同光源、不同患者(眼球、瞳孔大小)有适应性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光学检测装置,特别关于一种眼睛的光学影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见的眼睛检测装置包括气动式眼压计、验光机及眼底光学影像装置等等,其中, 眼底光学影像装置是用来观察眼底的光学检测装置。眼底光学影像装置主要用来检查视网膜的黄斑部及视神经有无病变。直接以眼底光学影像装置进行眼底检查不需对眼睛施加散曈剂,是一项简单、快速、准确又便宜的检查。透过眼底光学影像装置可以诊断一些眼底的病变如青光眼、视神经炎或黄斑部病变。另外,由于观察眼底就能直接看到血管,其中一项重要的眼底镜检查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查,因此,眼底光学影像装置还可当作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的筛检工具。如图1所示,公知的眼底光学影像装置1主要包括一照明单元11、一光路单元12、 一影像撷取单元13、以及一观察单元14。其中照明单元11具有一光学透镜组以将一光源的光线导入至眼睛2的眼底21。而经眼底21反射的光线则通过光路单元12而将眼底21 的影像成像,并进一步由影像撷取单元13撷取所述影像。此外,使用者可通过观察单元14 来具体观测眼底影像、并调整其清晰度。承上所述,在公知眼底光学影像装置1中,光路单元12内的光圈是设计成固定形式,其开孔大小或是开孔形状皆是固定无法改变的。简言之,公知的光圈无法针对不同光源或不同患者(眼球曲率、瞳孔大小)有适应性的变化。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能变化光圈大小的眼底光学影像装置,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变化光圈大小的眼底光学影像装置。本专利技术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眼底光学影像装置包括一光源、一第一光学组件组以及一第二光学组件组。第一光学组件组包括一第一光圈,光源的光线穿过第一光圈并经由第一光学组件组入射至一眼底。第二光学组件组包括一第二光圈,光源的光线经眼底反射并穿过第二光圈以呈现眼底的一影像,第一光圈及第二光圈的至少其中之一是微数组光圈。在一实施例中,微数组光圈是一电致变色式微数组光圈、一液晶微数组光圈、一电湿式微数组光圈或一介电泳式微数组光圈。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光圈具有一环形透光区域。另外,第二光圈具有一中央透光区域。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光学组件组包括至少一透镜以及一分光镜,光源的光线依序穿过透镜、第一光圈及分光镜而到达眼底。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光学组件组还包括至少一透镜,第二光圈位在透镜及眼底间, 透镜是可调控曲率透镜。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光圈及所述第二光圈皆是微数组光圈。在一实施例中,光学影像装置还包括一观察模块,其透过第二光学组件组观察眼底的影像。在一实施例中,光学影像装置还包括一影像撷取模块,其透过所述第二光学组件组撷取眼底的影像。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眼底光学影像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因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眼底光学影像装置的光圈是微数组光圈,光圈的开孔大小或是开孔形状是可变化的。因此,光圈可针对不同光源、不同患者(眼球曲率、瞳孔大小)有适应性的变化。附图说明图1是公知眼底光学影像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眼底光学影像装置的示意图;图3A至图3C是微数组光圈的示意图;图4A及图4B是图2的光圈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眼底光学影像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微数组光圈具有标靶图案的示意图;以及图7是微数组光圈当作是光罩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眼底光学影像装置11 照明单元12 光路单元13:影像撷取单元14 观察单元2 眼睛21 目艮底211 影像22 瞳孔3、3a 眼底光学影像装置30 光源31 第一光学组件组311 第一光圈311a:标靶图案312 透镜313 分光镜314 透镜315 反射镜32 第二光学组件组321 第二光圈322 透镜323 透镜324 透镜33:影像撷取模块4 微数组光圈41 切换单元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眼底光学影像装置,其中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元件符号加以说明。如图2所示,眼底光学影像装置3,检查一眼底21,其包括一光源30、一第一光学组件组31以及一第二光学组件组32。第一光学组件组31包括一第一光圈311,光源30的光线穿过第一光圈311并经由第一光学组件组31入射至眼睛2的眼底21。第二光学组件组 32包括一第二光圈321,光源30的光线经眼底21反射并穿过第二光圈321以呈现眼底21的一影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组件组31还包括至少一透镜311、一分光镜313以及一透镜314。第二光学组件组32还包括二透镜322、323,第二光圈321位在透镜322及眼底21 间,透镜323与透镜322配合来适应不同眼睛2的瞳孔22。第一光圈311及第二光圈321的至少其中之一是微数组光圈,微数组光圈例如是一电致变色式微数组光圈、一液晶微数组光圈、一电湿式微数组光圈或一介电泳式微数组光圈。另外,第一光圈311及第二光圈321也可以皆是微数组光圈。第一光圈311具有一环形透光区域,第二光圈321具有一中央透光区域。使得入射至眼底21的光线和从眼底21反射的光线不重迭。光源30的光线依序穿过透镜312、第一光圈311、分光镜313、及眼睛2的瞳孔22 而到达眼睛2的眼底21。光线经眼底21反射后从瞳孔22穿出,并依序穿过分光镜313、透镜324、第二光圈321、透镜322与透镜323以呈现眼底21的影像。 眼底光学影像装置3还包括一影像撷取模块33,其透过第二光学组件组32撷取眼底21的影像。另外,眼底光学影像装置3还可包括一观察模块,其透过第二光学组件组32观察眼底21的影像。观察模块可设置在影像撷取模块33的位置。透镜322可以是前后移动来改变光路径,进而使眼底光学影像装置3能够适应不同眼睛2的瞳孔22。另外,透镜322也可以是可调控曲率透镜,其通过自身光学特性的变化来改变透镜的焦距,进而使眼底光学影像装置3能够适应不同眼睛2的瞳孔22。采用可调控曲率透镜的优点是不需额外预留前后移动透镜的行程,使得眼底光学影像装置3的体积得以缩小。如图3A至图3C所示,微数组光圈4包括多个切换单元,这些切换单元可如图3A是二维数组排列,或是如图:3B是环形排列,或是如图3C是弧形排列。微数组光圈4可当作第一光圈311或第二光圈321。微数组光圈4的各切换单元41是分别受到控制,例如受到电压讯号的控制。各切换单元41可以通过电致变色材料来实现。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c)是指施加一个电压差而导致物质由原本的透明无色状态变成有色状态的过程。电致变色材料通常在没有被施加电压时是没有颜色,当被施加电压后其会呈现出颜色。举例来说,当电致变色材料被施上正电压时,电致变色材料从原本的无色变成深蓝色;如果将电压的方向反转,又会从深蓝色变成无色。因此,利用在各切换单元41施加电压的不同来改变各切换单元41的透光度,使得微数组光圈4得以有可改变的透光区域。另外,微数组光圈4还可以通过液晶材料来实现,通过电压来控制液晶的旋光程度,使得各切换单元4能呈现出各自受到控制的透光度,因此微数组光圈4得以有可改变的透光区域。另外,微数组光圈4的各切换单元41还可以通过一电湿材料或一介电泳材料来实现。电湿材料是以液体当做是变焦镜,其具有高性能、低成本、体积小以及低耗电等优点。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诚王威
申请(专利权)人:明达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