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配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21845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流量传感器包括构造成接纳流体的流体室。膜片组件构造成只要流体室内的流体移位就移位。传感器组件构造成监控膜片组件的位移,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在流体室内移位的流体的量来生成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处理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来由多个独立成分生成产品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3处理系统可以组合一个或多个成分来形成产品。不幸地是,这些系统的配置通常是静态的,并且仅能生成比较有限的多种产品。尽管能重新配置这些系统以生成其它产品, 但这种重新配置可能需要对机械/电子/软件系统进行大量的改动。例如为制造不同产品,可能需要增加新组件,诸如新阀、线路、歧管和软件子程序。 由于处理系统内的现有的设备/工艺不能重新配置并且具有单一专用用途,因此需要增加另外的部件以完成新任务,所以可能需要如此大范围的修改。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在第一实施例中,流量传感器包括流体室,其构造成接纳流体。膜片组件构造成只要流体室内的流体移位就移位。传感器组件构造成监控膜片组件的位移,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在流体室内移位的流体的量来生成信号。本专利技术的该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下述特征的一个或多个其中,传感器组件包括通过联结组件耦合到膜片组件的线性可变差动变换器;其中,传感器组件包括唱针 /磁拾音头组件;其中,传感器组件包括磁线圈组件;其中,传感器组件包括霍尔效应传感器组件;其中,传感器组件包括压电蜂鸣器元件;其中,传感器组件包括压电片元件;其中, 传感器组件包括音频扬声器组件;其中,传感器组件包括加速计组件;其中,传感器组件包括麦克风组件;和/或其中,传感器组件包括光学位移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产品容器为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激励泵组件,从产品容器抽吸微量成分,使电容板移位位移距离,测量电容器的电容,根据所测量出的电容计算位移距离,以及确定产品容器是否为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产品容器为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激励泵组件,通过从产品容器抽吸微量成分来使膜片组件移位位移距离,使用传感器组件来测量位移距离,至少部分地基于从产品容器抽吸的微量成分的量来使用传感器组件生成信号,以及使用该信号来确定产品容器是否为空。本专利技术的这些方面不是旨在排他的,并且当结合所附权利要求和附图阅读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述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其中图1是处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概略视图;图2是包括在图1的处理系统内的控制逻辑子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概略视图;图3是包括在图1的处理系统内的大体积成分(high volume ingredient)子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概略视图;图4是包括在图1的处理系统内的微量成分(microingredient)子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概略视图;图5A是包括在图1的处理系统内的基于电容的流量传感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概略侧视图(在未抽吸情形期间);图5B是图5A的基于电容的流量传感器的概略俯视图5C是包括在图5A的基于电容的流量传感器内的两个电容板的概略视图;图5D是图5A的基于电容的流量传感器的电容值的时间相关图(在未抽吸情形、 抽吸情形和抽空情形期间);图5E是图5A的基于电容的流量传感器的概略侧视图(在抽吸情形期间);图5F是图5A的基于电容的流量传感器的概略侧视图(在抽空情形期间);图5G是图5A的流量传感器的替代实施例的概略侧视图;图5H是图5A的流量传感器的替代实施例的概略侧视图;图6A是包括在图1的处理系统内的配管(plumbing) /控制子系统的概略视图;图6B是基于齿轮的容积式流量测量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概略视图;图7A和图7B概略地描述图3的流量控制模块的实施例;图8-图14C概略地描述图3的流量控制模块的不同替代实施例;图15A和图15B概略地描述可变线路阻抗的一部分;图15C概略地描述可变线路阻抗的一个实施例;图16A和图16B概略地描述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基于齿轮的容积式流量测量设备的齿轮;以及图17是包括在图1的处理系统内的用户界面子系统的概略视图18是由图1的控制逻辑子系统执行的FSM程序的流程图19是第一状态图的概略视图20是第二状态图的概略视图21是由图1的控制逻辑子系统执行的虚拟机程序的流程图22是由图1的控制逻辑子系统执行的虚拟歧管程序的流程图23是包括在图1的处理系统内的RFID系统的等视轴图24是图23的RFID系统的概略视图25是包括在图23的RFID系统内的RFID天线组件的概略视图26是图25的RFID天线组件的天线环组件的等视轴图27是用于收纳图1的处理系统的壳体组件的等视轴图28是包括在图1的处理系统内的RFID接入天线组件的概略视图29是包括在图1的处理系统内的替代性RFID接入天线组件的概略视图图30是图1的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的概略视图31是图30的处理系统的内部组件的概略视图32是图30的处理系统的上机壳的概略视图33是图30的处理系统的流量控制子系统的概略视图34是图33的流量控制子系统的流量控制模块的概略视图35是图30的处理系统的上机壳的概略视图;图36A和图36B是图35的处理系统的电源模块的概略视图;图37A、图37B和图37C概略地描述图35的流量控制子系统的流量控制模块;图38是图30的处理系统的下机壳的概略视图;图39是图38的下机壳的微量成分塔的概略视图;图40是图38的下机壳的微量成分塔的概略视图41是图39的微量成分塔的四产品模块的概略视图;图42是图39的微量成分塔的四产品模块的概略视图;图43A、43B和43C是微量成分容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概略视图;图44是微量成分容器的另一实施例的概略视图;图45A和图45B概略地描述图30的处理系统的下机壳的替代实施例;图46A、图46B、图46C和图46D概略地描述图45A和图45B的下机壳的微量成分搁架的一个实施例;图47A、图47B、图47C、图47D、图47E和图47F概略地描述图46A、图46B、图46C 和图46D的微量成分搁架的四产品模块;图48概略地描述图47A、图47B、图47C、图47D、图47E和图47F的四产品模块的配管组件;图49A、图49B和图49C概略地描述图45A和图45B的下机壳的大体积微量成分组件;图50概略地描述图49A、图49B和图49C的大体积微量成分组件的配管组件;图51概略地描述用户界面支架中的用户界面屏的一个实施例;图52概略地描述没有屏的用户界面支架的一个实施例;图53是图52的支架的详细侧视图;图54和图55概略地描述隔膜泵;图56是处于断开位置的流量控制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图57是具有处于打开位置的双态阀(binary valve)的流量控制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图58是处于部分激励位置的流量控制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图59是处于完全激励位置的流量控制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图60是具有流速计传感器的流量控制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图61是具有桨轮传感器的流量控制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图62是桨轮传感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剖视图;图63是流量控制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等视轴图;图64是抖动编制(dither scheduling)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以及图65是具有指示的流体流动通路的处于完全激励位置的流量控制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在各个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拉塞尔·H·比维斯
申请(专利权)人:德卡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