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日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杆及其上设置的灯管,支架杆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固定灯管的卡套;所述沿支架杆轴向方向设置有槽轨,卡套的顶端设置有滑块活动装嵌于槽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用途广泛,可保证安装于支架内的灯管使用稳定,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光灯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日光灯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日光灯支架,其种类繁多,其结构一般包括支架及置于支架体两端的灯座。灯座与支架是固定的,其尺寸大小不能改变,即T8灯管的支架就只能安装T8灯管, 并不适合于T5、T4灯管,若使用Τ5、Τ4灯管,就必须更换支架。为此,人们研究出一种长度可调的日光灯支架,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0420006532. 8,技术名称为通用双端日光灯支架,包括直条状支承架及其两端的灯管座,其特征在于直条状支承架上纵向设置安装有两直条状分别可向两端移动调节日光灯安装宽度的支承架副架,灯管座设置安装在两直条状支承架副架的外端。移动调节两支承架副架,即可安装各种不同规格长度的日光灯。此专利结构适于各种不同规格的日光灯通用,但结构复杂,造价高,拆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而且安装方便的日光灯安装结构。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日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杆及其上设置的灯管,支架杆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固定灯管的卡套。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沿支架杆轴向方向设置有槽轨,卡套的顶端设置有滑块活动装嵌于槽轨内。所述滑块呈片状,滑块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与卡套相接。所述卡套为带有开口的环形套,该环形套的内径小于灯管的外径。所述灯管包括透光管及其内设置的发光管,透光管的两端设置有与发光管两端电极对应的灯头,发光管固定于透光管内,两端灯头之间连接有反光管,该反光管对应设置于发光管的上方。所述反光管的横截面呈圆形或三角形或多边形。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支架杆上设置固定灯管的卡套,使Τ5光管也能配置于Τ8支架上,无需更换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本技术的卡套与支架杆滑动连接,拆装方便。3、本技术的透光管内设置发光管用以将辐射到发光管上方的部分光反射到发光管下,增强光效,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架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杆 2、灯管 2-1、透光管 2-2、发光管2-3、灯头 2_4、 反光管3、卡套4、槽轨5、滑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日光灯安装结构,它包括支架杆1及其上设置的灯管2,支架杆1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固定灯管2的卡套3。沿支架杆1轴向方向设置有槽轨4,卡套3的顶端设置有滑块5活动装嵌于槽轨4内。其中,滑块5呈片状,滑块5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6与卡套3相接。卡套3为带有开口的环形套,该环形套的内径小于灯管的外径。本实施例中,灯管2采用管中管结构,包括透光管2-1及其内设置的发光管2-2,透光管2-1的两端设置有与发光管两端电极对应的灯头2-3,发光管固定于透光管内,两端灯头 2-3之间连接有反光管2-4,该反光管2-4对应设置于发光管2-2的上方;反光管2_3的横截面呈圆形或三角形或多边形,能将辐射到发光管上方的部分光反射到发光管下,增强光效。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日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杆及其上设置的灯管,支架杆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固定灯管的卡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沿支架杆轴向方向设置有槽轨,卡套的顶端设置有滑块活动装嵌于槽轨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日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呈片状,滑块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杆与卡套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日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为带有开口的环形套,该环形套的内径小于灯管的外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包括透光管及其内设置的发光管,透光管的两端设置有与发光管两端电极对应的灯头,发光管固定于透光管内,两端灯头之间连接有反光管,该反光管对应设置于发光管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日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管的横截面呈圆形或三角形或多边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日光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杆及其上设置的灯管,支架杆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固定灯管的卡套;所述沿支架杆轴向方向设置有槽轨,卡套的顶端设置有滑块活动装嵌于槽轨内。本技术结构简单,用途广泛,可保证安装于支架内的灯管使用稳定,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文档编号F21V21/104GK202171227SQ20112033712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专利技术者伍拓山 申请人:伍拓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拓山,
申请(专利权)人:伍拓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