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和色温可调的LED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1572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亮度和色温可调的LED灯具,包括:直流电源模块;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指令;控制驱动模块,与直流电源模块和指令接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控制指令输出第一PWM信号和第二PWM信号;色温不同的第一、第二LED发光管组,分别与直流电源模块连接,第一LED发光管组和第二LED发光管组中的LED均为白光LED,同一个LED发光管组中的LED的色温相同;第一调光模块,与第一LED发光管组和控制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根据第一PWM信号控制第一LED发光管组的工作状态和亮度;第二调光模块,与第二LED发光管组和控制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根据第二PWM信号控制第二LED发光管组的工作状态和亮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亮度和色温可调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具。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节能技术的推广,节能型照明设计已成为照明灯具领域的研究重点。 LED由于其具有发光效率高、节能效果好等优点,在节能型照明设计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使用LED做照明灯来取代传统的照明灯,是当今照明
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不同的人在色温上的不同喜好,能够调节色温的LED灯具也陆续问世。 目前,可调节色温的LED灯多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LED发光管组来实现,有的为了加强亮度还加入了白色的LED发光管组,每种颜色的发光管组均依次连接有电源和LED发光管组驱动电路、色彩亮度控制器。由色彩亮度控制器控制4个LED发光管组驱动电路分别输出1路信号,来控制各种颜色的LED发光管组的发光亮度及工作状态,实现LED灯具的色温的调节。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LED灯具中,需要由色彩亮度控制器控制4个LED发光管组驱动电路分别输出1路信号,由这4路信号分别一对一地控制4种颜色的LED发光管组,电路十分复杂,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和故障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亮度和色温可调的LED灯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成本和故障率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亮度和色温可调的LED灯具,包括直流电源模块;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指令;控制驱动模块,与直流电源模块和指令接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指令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控制指令,输出第一 PWM信号和第二 PWM信号;色温不同的第一 LED发光管组和第二 LED发光管组,分别与直流电源模块连接,其中,第一 LED发光管组和第二 LED发光管组中的LED均为白光LED,且同一个LED发光管组中的LED的色温相同 ’第一调光模块,与第一 LED发光管组和控制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根据第一 PWM信号来控制第一 LED发光管组的工作状态和亮度;以及第二调光模块,与第二 LED发光管组和控制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根据第二 PWM信号来控制第二 LED发光管组的工作状态和亮度。其中,上述LED灯具还包括第一恒流模块,与第一调光模块连接,用于在第一 LED 发光管组工作时,将第一 LED发光管组中的LED的电流值维持为LED的额定工作电流值;以及第二恒流模块,与第二调光模块连接,用于在第二 LED发光管组工作时,将第二 LED发光管组中的LED的电流值维持为LED的额定工作电流值。其中,第一恒流模块为恒流二极管D3,恒流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一调光模块连接,阴极接地,且恒流二极管D3的恒流值与第一 LED发光管组中的LED的额定工作电流值相等;以及第二恒流模块为恒流二极管D4,恒流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二调光模块连接,阴极接地,且恒流二极管D4的恒流值与第二 LED发光管组中的LED的额定工作电流值相等。其中,第一 LED发光管组和第二 LED发光管组中的每个LED发光管组包含有顺向串联的至少一个LED,并且,每个LED发光管组中一端的LED的阳极与直流电源模块的正极连接,另一端的LED的阴极与对应的调光模块连接。其中,第一调光模块为N沟道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恒流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漏极与第一 LED发光管组连接,栅极与控制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第一 PWM信号。其中,第二调光模块为N沟道场效应管Q4,场效应管Q4的源极与恒流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漏极与第二 LED发光管组连接,栅极与控制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第二 PWM信号。其中,第一调光模块中包含有N沟道场效应管Q3、电阻R1、稳压二极管Dl和NPN 三极管Ql ;其中N沟道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恒流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漏极与第一 LED 发光管组连接,栅极与稳压二极管Dl的阴极和NPN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稳压二极管 Dl的阳极接地;电阻Rl的一端与直流电源模块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NPN三极管Ql的发射极和稳压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NPN三极管Ql的基极与控制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第一PWM信号,集电极接地。其中,第二调光模块中包含有N沟道场效应管Q4、电阻R2、稳压二极管D2和NPN 三极管Q2 ;其中N沟道场效应管Q4的源极与恒流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漏极与第二 LED 发光管组连接,栅极与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稳压二极管 D2的阳极接地;电阻R2的一端与直流电源模块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NPN三极管Q2的基极与控制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第二PWM信号,集电极接地。其中,控制驱动模块为单片机,单片机用于根据指令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控制指令, 输出具有第一占空比的第一 PWM信号和具有第二占空比的第二 PWM信号。本技术的LED灯具采用了两种色温不同的白色LED发光管组,并使用两路 PWM信号分别一对一地控制这两组不同色温的LED的工作状态和亮度,由于色温不同,分别改变两组白色LED的工作状态和亮度,即可实现两种不同色温混合比的调节,从而达到改变亮度和色温的效果。另外,由于仅需两路PWM信号来一对一地控制两组色温不同的白色 LED,大大简化了电路,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故障率,减少了对系统资源的占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亮度和色温可调的LED灯具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亮度和色温可调的LED灯具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第一(或第二)LED发光管组、第一(或第二)调光模块和第一(或第二)恒流模块的电路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三的亮度和色温可调的LED灯具的电路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四的亮度和色温可调的LED灯具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亮度和色温可调的LED灯具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LED灯具包括直流电源模块10、指令接收模块20、控制驱动模块30、第一 LED 发光管组40、第二 LED发光管组50、第一调光模块60和第二调光模块70,各个模块的连接关系和功能如下直流电源模块10,用于为控制驱动模块30、第一 LED发光管组40和第二 LED发光管组50提供工作电压;指令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控制指令,比如,用户通过操作遥控器发出的控制指令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发出的控制指令,本技术实施例对比不做限定;控制驱动模块30,与直流电源模块10和指令接收模块20连接,用于根据指令接收模块20接收到的控制指令,输出两路PWM(Pulse-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分别称为第一 P丽信号和第二 PWM信号;色温不同的第一 LED发光管组40和第二 LED发光管组50,分别与直流电源模块 10连接,其中,第一 LED发光管组40和第二 LED发光管组50中的LED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喜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同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