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信号接口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12914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信号接口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装置,包括光电隔离器和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分别连接光电隔离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芯线X和屏蔽层S,连接光电隔离器的输入端的芯线X和屏蔽层S之间安装有三级放电管,三级放电管接地端接大地,芯线X上串接有第一电阻,屏蔽层S上串接与第一电阻对应的第二电阻,芯线X通过第一瞬态抑制二级管接大地,屏蔽层S通过第二瞬态抑制二级管接大地;芯线X与屏蔽层S之间分别并接有第一电容和第一稳压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有效地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干扰电流(压)和静电对通信接口的损害,保证通信接口的安全可靠性,增加了通信接口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信信号接口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市场通信信号接口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措施是在信号线缆芯——芯(屏蔽层)(X—X (S))、芯一大地(X—G)安装气体或固体放电管。但是放电管点火电压和电压升高的斜率有关,斜率越大,动作越慢,例如直流点火电压70V的放电管,IkV/μ s电压要升高至几百伏才能使其动作。而雷击电磁脉冲电涌电压陡度大,斜率小,放电管点火电压必定会抬高。从电压角度分析,即使在信号线缆安装现有的防雷装置通信信号接口对地仍有几百伏的雷击电磁脉冲危害电涌电压,仍对通信信号接口和芯片造成危害。从放电管动作速度分析,放电管对雷击电磁脉冲电涌电压还没有来得及动作,与接口连接的高速芯片(集成电路)已受到干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信号接口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装置,能够抗 20kV (1.2/50μ8试验波形)雷击电磁脉冲干扰电压和IOkA (8/20μ8试验波形)雷击电磁脉冲干扰电流,并且通过光电单元能够对雷击电磁脉冲干扰残余电涌做到电磁隔离,克服现有通信信号防雷装置残余电压较高和动作速度过慢的问题,实现了通信接口防雷的安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通信信号接口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装置,包括光电隔离器和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电路,所述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电路包括分别连接光电隔离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芯线X和屏蔽层S,连接光电隔离器的输入端的芯线X和屏蔽层S之间安装有三级放电管,三级放电管接地端接大地,连接光电隔离器的输入端的芯线X上串接有第一电阻,连接光电隔离器的输入端的屏蔽层S上串接与第一电阻对应的第二电阻,连接光电隔离器的输入端的芯线X通过第一瞬态抑制二级管接大地,连接光电隔离器的输入端的屏蔽层S通过第二瞬态抑制二级管接大地;连接光电隔离器的输入端的芯线X与屏蔽层S之间分别并接有第一电容和第一稳压管;连接光电隔离器的输出端的芯线X和屏蔽层S之间并接有第二稳压管和第三瞬态抑制二级管,连接光电隔离器的输出端的芯线X上串接有第三电阻,连接光电隔离器的输出端的屏蔽层S上串接与第三电阻对应的第四电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提供通信接口良好通信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干扰电流(压)和静电对通信接口的损害,保证通信接口的安全可靠性,增加了通信接口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通信信号接口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装置的电路图。图中1、光电隔离器;2、三级放电管;3、第一电阻;4、第二电阻;5、第一瞬态抑制二级管;6、第二瞬态抑制二级管;7、第一电容;8、第一稳压管;9第二稳压管;10、第三瞬态抑制二级管;11、第三电阻;12、第四电阻。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通信信号接口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装置, 包括包括光电隔离器1和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电路,所述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电路包括分别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芯线X和屏蔽层S,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的芯线X和屏蔽层S之间安装有三级放电管2,三级放电管2接地端接大地,连接光电隔离器 1的输入端的芯线X上串接有第一电阻3,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的屏蔽层S上串接与第一电阻3对应的第二电阻4,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的芯线X通过第一瞬态抑制二级管5接大地,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的屏蔽层S通过第二瞬态抑制二级管6接大地; 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的芯线X与屏蔽层S之间分别并接有第一电容7和第一稳压管 8 ;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出端的芯线X和屏蔽层S之间并接有第二稳压管9和第三瞬态抑制二级管10,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出端的芯线X上串接有第三电阻11,连接光电隔离器 1的输出端的屏蔽层S上串接与第三电阻11对应的第四电阻12。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通信信号接口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装置的各元器件的作用为光电隔离器1对干扰信号起到电磁隔离作用;三级放电管2泄放雷电危害电涌主要能量;第一电阻3起到芯线X退耦和分压作用;第二电阻4起到屏蔽层S退耦和分压作用;第一瞬态抑制二级管5提高芯线X防雷电路响应速度,进一步限制雷电流危害电压幅值作用;第二瞬态抑制二级管6提高屏蔽层S防雷电路响应速度,进一步限制雷电流危害电压幅值作用;第一电容7起到滤除杂波作用;第一稳压管8起到稳定光电隔离器1输入信号电压作用;第二稳压管9起到稳定光电隔离器1输出信号电压作用;第三瞬态抑制二级管10 消除电路差模电压干扰;第三电阻11对芯线X电路最终输出电压进行调节;第四电阻12对屏蔽层S电路最终输出电压进行调节。权利要求1. 一种通信信号接口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装置,包括光电隔离器(1)和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电路包括分别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芯线X和屏蔽层S,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的芯线X和屏蔽层S之间安装有三级放电管(2),三级放电管(2)接地端接大地,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的芯线X上串接有第一电阻(3),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的屏蔽层S上串接与第一电阻 (3)对应的第二电阻(4),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的芯线X通过第一瞬态抑制二级管 (5)接大地,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的屏蔽层S通过第二瞬态抑制二级管(6)接大地; 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的芯线X与屏蔽层S之间分别并接有第一电容(7)和第一稳压管(8);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出端的芯线X和屏蔽层S之间并接有第二稳压管(9)和第三瞬态抑制二级管(10),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出端的芯线X上串接有第三电阻(11), 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出端的屏蔽层S上串接与第三电阻(11)对应的第四电阻(1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通信信号接口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装置,包括光电隔离器和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分别连接光电隔离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芯线X和屏蔽层S,连接光电隔离器的输入端的芯线X和屏蔽层S之间安装有三级放电管,三级放电管接地端接大地,芯线X上串接有第一电阻,屏蔽层S上串接与第一电阻对应的第二电阻,芯线X通过第一瞬态抑制二级管接大地,屏蔽层S通过第二瞬态抑制二级管接大地;芯线X与屏蔽层S之间分别并接有第一电容和第一稳压管。本技术有益效果有效地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干扰电流(压)和静电对通信接口的损害,保证通信接口的安全可靠性,增加了通信接口使用寿命。文档编号H02H9/02GK202167846SQ201120287190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9日专利技术者张仲, 王飞龙, 郑浩闻 申请人:北京瀛寰飞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信号接口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装置,包括光电隔离器(1)和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电及防静电干扰电路包括分别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芯线X和屏蔽层S,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的芯线X和屏蔽层S之间安装有三级放电管(2),三级放电管(2)接地端接大地,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的芯线X上串接有第一电阻(3),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的屏蔽层S上串接与第一电阻(3)对应的第二电阻(4),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的芯线X通过第一瞬态抑制二级管(5)接大地,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的屏蔽层S通过第二瞬态抑制二级管(6)接大地;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入端的芯线X与屏蔽层S之间分别并接有第一电容(7)和第一稳压管(8);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出端的芯线X和屏蔽层S之间并接有第二稳压管(9)和第三瞬态抑制二级管(10),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出端的芯线X上串接有第三电阻(11),连接光电隔离器(1)的输出端的屏蔽层S上串接与第三电阻(11)对应的第四电阻(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瀛寰飞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