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动平衡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06964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曲轴制造领域的曲轴动平衡校正的校正装置,包括车头、车身、第一支承摆架、第二支承摆架,所述车头、第一支承摆架和第二支承摆架,沿所述车身的轴向依次排列,所述车身内置驱动系统,所述第一支承摆架、第二支承摆架内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外接电测系统;所述的动平衡校正装置还包括:支承框架,所述支承框架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承摆架和第二支承摆架之间,所述支承框架的顶部,沿所述支承框架的轴向,可拆卸地安装若干滚轮架。其技术效果是滚轮架的数量可按需变化,以保证曲轴在进行动平衡校正时的支承状态与曲轴的实际工作时的支承状态一致,不平衡校正的精度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曲轴制造领域的曲轴动平衡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重量大、尺寸细长的大型曲轴,由于其自身重量在旋转工程中容易造成很大的挠度,因此曲轴在实际工作时往往采用多个支承面以减少由旋转时动不平衡所引起的动挠度。为了减少或消除大型曲轴的动不平衡,必须利用合适的动平衡机来检测其动不平衡量。现有大型曲轴的动平衡校正一般采用通用动平衡机来完成。通用的动平衡机一般采用两个支承面来检测动不平衡量。采用这种动平衡机来对大型曲轴进行平衡是不合适的, 其原因在于大型曲轴在实际工作时具有两个以上的工作面,如果在进行动平衡校正时只采用两个支承面,则其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动挠度不能忽略,此时所进行的动平衡校正达不到应有的动平衡指标,甚至这种动平衡校正是没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曲轴动平衡校正装置, 其动平衡校正精度高、容易实现。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包括车头、车身、第一支承摆架和第二支承摆架,所述车头、第一支承摆架和第二支承摆架沿所述车身的轴向依次排列,所述车身内置驱动系统,所述第一支承摆架和所述第二支承摆架内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外接电测系统;所述的动平衡校正装置还包括支承框架,所述支承框架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承摆架和第二支承摆架之间,在所述支承框架的顶部,沿所述支承框架的轴向,可拆卸地安装若干滚轮架。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框架的顶部,沿所述支承框架的轴向设置两条移动齿条导槽; 所述滚轮架底部设置扳手和移动齿条,所述移动齿条导槽和所述移动齿条相互卡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框架的底部设置盛油槽。进一步的,所述滚轮架下方设置升降丝杆。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承摆架和第二支承摆架可沿所述车身的轴向滑移。实现上述目的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所述方法是在一种曲轴动平衡校正装置上进行的,包括下列步骤安装滚轮架步骤在所述动平衡校正装置的支承框架的顶部,沿所述支承框架的轴向,可拆卸地安装若干滚轮架;安装曲轴步骤沿所述支承框架的轴向将曲轴安装在所述滚轮架上,所述滚轮架与所述曲轴之间形成支承面;曲轴动平衡校正步骤通过万向节将车头中的驱动系统与所述曲轴相连,并由所述驱动系统带动所述曲轴旋转,进行动平衡校正。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框架的顶部,沿所述支承框架的轴向设置两条移动齿条导槽;通过所述移动齿条导槽和所述移动齿条之间的卡接,完成所述安装滚轮架步骤;在所述安装曲轴步骤中,通过所述移动齿条和所述移动齿条导槽之间的配合使所述滚轮架沿所述支承框架的轴向滑移,调整各所述滚轮架与所述曲轴之间的支承面在所述曲轴轴向上的位置。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曲轴步骤中,通过所述滚轮架下方设置升降丝杆;调整所述滚轮架的水平高度,保证各所述滚轮架与所述曲轴之间的支承面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曲轴步骤中,通过光轴调整所述滚轮架在水平横向位置,使各所述滚轮架与所述曲轴之间的支承面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曲轴是同轴的。进一步的,通过在所述支承框架的底部设置盛油槽,在动平衡校正步骤中对所述曲轴上的滚轮进行润滑。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曲轴动平衡校正装置,即在在所述第一支承摆架和第二支承摆架之间架设支承框架,并在所述支承框架的顶部,沿所述支承框架的轴向,可拆卸地安装若干滚轮的技术方案,其技术效果是所述滚轮架的数量可按需变化,以保证曲轴在进行动平衡校正时的支承状态与曲轴的实际工作时的支承状态一致,不平衡校正的精度提高。由于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曲轴动平衡校正方法,即将在所述支承框架的顶部,沿所述支承框架的轴向,可拆卸地安装若干滚轮,并由所述滚轮架和所述曲轴之间形成支承面,再对曲轴进行动平衡校正,其技术效果是实现曲轴在进行动平衡校正时的支承状态与曲轴的实际工作时的支承状态一致,不平衡校正的精度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曲轴动平衡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为了能更好地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 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曲轴动平衡校正装置,包括车头1、车身2、第一支承摆架3、第二支承摆架10、支承框架6和滚轮架5,其中所述车头1位于所述车身2的第一端部、所述车头1、第一支承摆架3和第二支承摆架10在所述车身2的顶面上沿所述车身2的轴向依次排列,所述车身1内置带动曲轴旋转的驱动系统,在对曲轴进行动平衡校正时,所述驱动系统带动曲轴旋转。所述车身2的顶面上设置沿所述车身2轴向的导轨槽,所述第一支承摆架3和第二支承摆架10可沿所述导轨槽轴向滑移,以便根据实际被需要进行动平衡校正的曲轴的长度调节所述第一支承摆架3和所述第二支承摆架10之间的距离。所述床身2的刚度很大,其对整个曲轴动平衡校正装置仅仅起到支承作用,不影响对大型曲轴的动平衡校正,所述第一支承摆架3和所述第二支承摆架10的高度较低,且所述第一支承摆架3和所述第二支承摆架10内置传感器,使所述第一支承摆架3和所述第二支承摆架10能够正确感受被平衡曲轴在动平衡校正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速度或振动位移,这是因为该振动速度或振动位移代表了曲轴的不平衡量。所述传感器能够将所述第一支承摆架3和所述第二支承摆架10的振动速度或振动位移转化为电信号,该电信号接入电测系统,可显示曲轴的不平衡量的大小和位置。所述支承框架6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承摆架3和所述第二支承摆架10之间,所述支承框架6的顶部,沿所述支承框架6的轴向,可拆卸地安装若干滚轮架5,用于支承曲轴 9,各所述滚轮架5与所述曲轴9之间形成支承面,对所述曲轴9形成软支撑。所述滚轮架 5的数量以及在所述支承框架6上的位置取决于需要进行动平衡校正曲轴的实际工作时的支承状态。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以保证曲轴在进行动平衡校正时的支承状态与曲轴的实际工作时的支承状态一致,动平衡校正的精度提高。为了进一步保证动平衡校正的精度,所述支承框架6必须具有一定的刚度,因此选用的支承框架6具有一体式的结构,该一体式结构是通过焊接得到的。图1仅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支承框架6是船形的,当然所述支承框架6的外形尺寸也是可以重新设计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框架6的顶部一共设置了四个所述滚轮架 5。为了便于调整所述滚轮架5在所述支承框架6的轴向上位置,以调整所述滚轮架5 于所述曲轴9之间的支承面在所述曲轴9轴向上的位置,所述滚轮架5可沿所述支承框架6 的轴向滑移。所述滚轮架5可沿所述支承框架6的轴向滑移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所述支承框架6的顶部,沿所述支承框架6的轴向设置两条平行的移动齿条导槽8,所述滚轮架5底部设置移动齿条,所述移动齿条和所述移动齿条导槽8相互卡接;并通过所述移动齿条导槽8和所述移动齿条之间的配合,所述滚轮架5可沿所述支承框架6的轴向滑移。同时所述滚轮架5的底部还设置了扳手7,所述扳手7可将所述滚轮架5在所述支承框架6上固定,防止在进行曲轴动平衡校正过程中,所述滚轮架5沿所述支承框架6的轴向滑移。所述滚轮架5的下方,还设置了升降丝杆4,所述升降丝杆4可对所述滚轮架5的高度进行调节,以保证各所述滚轮架5与所述曲轴9之间形成的支承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以进一步提高曲轴动平衡校正的精度。由于曲轴重量大,必须对所述曲轴9的滚轮添加润滑油以保护滚轮及保证整个动平衡校正过程安全有效,在所述支承框架6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悦武杨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辛克试验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