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模组及其黏性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6043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以增加发光二极管的光源使用效率的黏性构件,主要是将萤光粉由传统的白光发光二极管封装的内部移至外侧,此时则可改用蓝光发光二极管,并将萤光粉涂布于透明的胶材上,此混合胶材再均匀涂布于一透明的基材,以形成萤光胶带形式。如此一来,由蓝光发光二极管加上透明的萤光胶带可以达成发白光的效果,并通过此方式来增加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黏性构件,特别涉及一种可设置于一光源模组中,并能增加发光二极管使用效率的黏性构件。
技术介绍
一般可发出白光的发光二极管元件通常是利用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与萤光粉和封胶混合成为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封装元件,其优点是每一颗发光二极管元件可以独立发出白光,并可缩小萤光粉的使用面积,故已成为一种可用来大量制造发光二极管元件的方法。然而,在发光二极管与萤光粉和封胶结合的过程中,不仅由于萤光粉分布的不均勻容易造成发光亮度与色度的变异,此外在制程中也往往需要使用的大量的耗材(例如针头或管子),进而导致制造成本过高。有鉴于此,如何克服所述常见问题点开始成为一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黏性构件,包括一第一外层、一胶体以及萤光粉,所述胶体设置于第一外层上,所述萤光粉分布于胶体内,以使一光线穿过胶体时与胶体内的萤光粉作用,并产生预定的颜色。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胶体含有丙烯酸、感压胶或光学胶。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层为透明材质。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层为一不透光的基材,用以反射所述光线。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层为一离型膜。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组进一步包括一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黏性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外层;一胶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层上;以及萤光粉,分布于所述胶体内,以使一光线穿过所述胶体时与该胶体内的萤光粉作用,并产生预定的颜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介中洪吉永
申请(专利权)人:吉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