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系电池用粘合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3630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非水系电池用粘合带,通过在封入非水系电解液的电池中使用该粘合带,可以改善电极装入电池壳体内的适应性、防止由存在于极板的毛刺导致的电极间短路而不会引起电池输出功率下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非水系电池用粘合带具有在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的粘合剂层,该粘合剂层含有90重量%以上的聚异丁烯橡胶,并且分子量80万~220万的聚异丁烯橡胶占粘合剂层总体的15~50重量%,分子量1万~70万的聚异丁烯橡胶占粘合剂层总体的35~70重量%,并且,分子量为1万以下的成分的含量为粘合剂层总体的5重量%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非水系电池时使用的粘合带,特别是应用于非水系电池中的浸渍电解液的部位、或有可能与电解液接触的部位的粘合带。
技术介绍
在锂离子电池等封入非水系电解液的电池中,为了改善电极装入电池壳体内的适应性,以及为了防止由存在于极板的毛刺贯通隔离膜导致的电极间短路,在芯部固定、电极取出口的绝缘、末端固定、绝缘间隔物等用途中使用粘合带。作为这种粘合带,大多使用作为粘合剂层使用了丙烯酸系粘合剂层、天然橡胶系粘合剂层的粘合带。然而,近年来为了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在位于电池卷绕结构内侧的电极引线附近也使用粘合带,在该情况下,由于卷绕结构的内侧部分受到高内压,因此粘合剂层容易变形,从基材渗出的粘合剂(粘合剂层)容易与电解液接触。而且,引线附近是电池中反应性最高的部位,因此粘合剂会与电解液中的电解质反应,由此会有电解液劣化而电池特性降低的问题。具体而言,在制造电池时使用了具有丙烯酸系粘合剂层的粘合带的情况下,在重复高电压下的充电、放电的过程中,丙烯酸系粘合剂层中的交联点和官能团会与电解液中的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电池劣化,在使用天然橡胶系粘合剂层的情况下,其含有结构中含双键的杂质,若该含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谷充岩田淳花井启臣寺岛正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