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配网箱柜基建设施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7202812 阅读:14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配网箱柜基建设施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及其装配方法,所述混凝土构件包括主柱和挡土墙,其中,所述主柱由杯口底座和芯柱套装构成,所述芯柱外设有套柱,所述杯口底座和套柱的内侧及左右两侧设有贯通的纵向凹槽;挡板插接在相邻两个主柱之间的纵向凹槽内形成挡土墙;压梁呈中空状,扣压在两个主柱和挡板之上,所述压梁两端底部留有小孔,所述小孔与从套柱伸出的插筋套接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配网箱柜基建设施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及其装配方法,各个构件模块预先采用工厂化批量制造,各组成模块采用中空设计,互相套接形成混凝土构件,从而解决当前配网设施采用现浇混凝土存在的场地紧张、施工周期长、环境污染及工程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及其装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城镇配电网络的施工的典型特点是工程总数量大、单体规模较小。配电网络中大量的环网柜、开关柜、各式箱变、电缆分支箱等设施的基础施工目前均采用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方式,造成漫长的施工养护期间现场开挖、堆料、占地、扬尘,对周边环境影响大,与人们生产生活干涉较多,容易受到市政工程的干扰和舆论媒体诟病。近年来,随着城镇配电网络的日益复杂,城市空间的日趋拥挤、时间节奏的加快,绿色环保的概念深入人心,这种传统的现浇基础设计施工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成为制约配网设计施工单位可持续发展,影响电力行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是指在现场依照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开挖、操平找正、模板支立、钢筋绑扎、混凝土搅拌浇筑、养护、拆除模板、回填夯实等工作而制作成的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配电网络中箱柜设施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实际存在场地紧张问题、时间漫长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工程质量问题。场地紧张问题配电网络中大量的环网柜、开关柜、各式箱变、电缆分支箱等设施基本上布置在城镇各种马路两侧、住宅小区道路边,从基坑开挖时的土壤堆放到混凝土施工所需的沙石水泥等材料堆放,同时还要考虑现浇施工时的混凝土搅拌等实施空间,为了避免与行人和车辆的干涉往往采取围挡措施,使目前本来就不堪重负的城镇交通道路更加狭小和拥堵。施工周期长问题现浇混凝土施工周期较长,主要是考虑现场混凝土养护的时间, 必须等到混凝土具备足够的设计强度才能回填,然后在回填条件下继续养护,直至达到最终安装所需的强度,进行箱柜吊装,一般至少在十几天。环境污染问题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占地堆放本身就影响环境,土壤开挖后遇到雨水后漫延、土壤干燥时的扬尘、水泥等材料的扬尘、施工的噪音等等都会污染周边环境,影响城市美观和人们正常生活,随着施工漫长的周期,往往使人难以忍受。工程质量问题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在现场实施完成,各种材料的投料配比难以执行的准确,在喧嚣嘈杂的环境下,施工人员难以保证工艺的完善和准确,工期紧张和监管不到位就会造成偷工减料、以砖砌代替混凝土浇筑等违规操作,都最终会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用于配网箱柜混凝土构件的现场“湿法”施工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各组件能够实现标准化生产,到现场进行快速拼装,缩短施工周期,净化施工现场,减少施工期粉尘、噪音、污水污染及水资源消耗。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配网箱柜基建设施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包括主柱和挡土墙,其中,所述主柱由杯口底座和芯柱套装构成, 所述芯柱外设有套柱,所述杯口底座和套柱的内侧及左右两侧设有贯通的纵向凹槽;挡板插接在相邻两个主柱之间的纵向凹槽内形成挡土墙;压梁呈中空状,扣压在两个主柱和挡板之上,所述压梁两端底部留有小孔,所述小孔与从套柱伸出的插筋套接配合。上述的用于配网箱柜基建设施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其中,所述组装式混凝土构件的正面设有进出通道,所述进出通道由洞口板插接在相邻两个主柱之间的纵向凹槽内形成。上述的用于配网箱柜基建设施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其中,位于进出通道两侧相邻的两个杯口底座之间设有垫梁。上述的用于配网箱柜基建设施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其中,所述套柱包括多层套柱,所述多层套柱依次叠加套装在芯柱之外。上述的用于配网箱柜基建设施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其中,所述杯口底座为方形台阶式,杯底面积大于杯口面积。上述的用于配网箱柜基建设施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其中,所述芯柱为中空圆形柱或中空多边形柱。上述的用于配网箱柜基建设施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其中,所述杯口底座内部形状与芯柱外形相配合,为中空圆形柱或中空多边形柱。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上述用于配网箱柜基建设施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开完基坑,对场地进行整平清理后布置杯口底座;b)将挡板插入到杯口底座的槽口中,在槽口缝隙处用水泥砂浆填实抹平, 并在位于混凝土构件中部位置的杯口底座之间设置垫梁;c)将各个芯柱分别插入对应杯口底座,并在芯柱四周的缝隙处采用水泥砂浆填实抹平;d)将套柱套在芯柱外,并在芯柱四周的缝隙处采用水泥砂浆填实抹平;然后将挡板、洞口板插入槽口,在槽口缝隙处采用水泥砂浆填实抹平;同时在套柱顶部采用水泥砂浆填实抹平,将芯柱封装在杯口底座和套柱里面;e)将压梁扣压在两个主柱和挡板之上,压梁两端底部的小孔穿过套柱伸出的插筋, 并在连接插筋间的空隙处用水泥砂浆填实抹平。上述的用于配网箱柜基建设施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的装配方法,其中,所述步骤 d)中的套柱为多层套柱,依次叠加套装在芯柱之外。上述的用于配网箱柜基建设施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的装配方法,其中,所述多层套柱包括二层套柱和三层套柱,所述三层套柱位于二层套柱之上。本专利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各个构件模块预先采用工厂化批量制造,各组成模块采用中空设计,互相套接形成混凝土构件,从而有效解决当前配网设施采用现浇混凝土存在的场地紧张、施工周期长、环境污染及工程质量问题。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用性好,只要预制不同宽度的挡板模块,其他模块大小不变,就可以满足不同大小箱柜基础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两柱一墙装配前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两柱一墙装配后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于配网箱柜基建设施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结构示意图;图如 4f为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装配分解示意图。图中1杯口底座 2挡板3芯柱4 二层套柱 5三层套柱 6压梁7垫梁8洞口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两柱一墙装配前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两柱一墙装配后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于配网箱柜基建设施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配网箱柜基建设施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主要包括以下构件模块杯口底座1、挡板2、芯柱3、二层套柱4、三层套柱5和压梁6,以上各模块均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其中由杯口底座1、芯柱3、二层套柱4、三层套柱5相互插接和套装构成本装配构件的一个主柱;杯口底座1、二层套柱4和三层套柱5高度均相同,且在内侧及左右两侧留有相同宽度纵向凹槽,构成垂直贯通的纵向挡板插槽;挡板高度与杯口底座、 二层套柱、三层套柱的高度分别匹配,挡板2厚度略小于主柱侧边槽口宽度,通过插接在两个主柱之间,构成基础挡土墙;压梁6中空,扣压在两个主柱和挡板2之上,而且压梁两端底部留有小孔与二层套柱4或三层套柱5伸出的插筋穿套配合,每根压梁6依次锁住相邻的两个主柱,围成横纵连结的圈梁,从而将配网箱柜设施的垂直荷重均勻的分配到各个主柱上。为防止回填土后外部压力导致杯口底座1向内位移,在底部放置垫梁7。正面留有人员安装通道和电缆进出通道,为防止挡板2沿纵向槽口下滑,采用洞口板8设计。下面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用于配网箱柜基建设施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的各个主要模块杯口底座模块制作的材料为钢筋混凝土 ;杯口底座1为方形台阶式,杯底比杯口大,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整根基柱更加稳定;杯口底座1外部形状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杯口内部形状和内径尺寸由芯柱的外形和外径尺寸加上预留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配网箱柜基建设施的组装式混凝土构件,包括主柱和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柱由杯口底座(1)和芯柱(3)套装构成,所述芯柱(3)外设有套柱,所述杯口底座(1)和套柱的内侧及左右两侧设有贯通的纵向凹槽;挡板(2)插接在相邻两个主柱之间的纵向凹槽内形成挡土墙;压梁(6)呈中空状,扣压在两个主柱和挡板(2)之上,所述压梁(6)两端底部留有小孔,所述小孔与从套柱伸出的插筋套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金根余向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展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