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按蚊抗药性TaqMan PCR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02445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华按蚊抗药性TaqMan?PCR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引物,由引物1和引物2组成,所述引物1和引物2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序列表中序列1和序列表中序列2。所述突变位点为L1014F或L1014C。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了一种快捷、简便、灵敏的中华按蚊kdr突变等位基因检测试剂盒,用来掌握中华按蚊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相关的kdr等位基因的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中华按蚊抗药性TaqMan PCR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分布于我国除青海和新疆以外的所有省市,是我国平原水网和水稻种植地区的优势蚊种,家野两栖,白天多栖息在村庄四周的作物植棵和芦苇丛、灌木丛中,部分栖息在牛房畜舍,偏嗜畜血(以牛、马、猪等大牲畜为主),兼吸人血,以成蚊越冬。中华按蚊是我国疟疾的重要传播媒介,尤其在北纬34°以北的地区,它是主要的或唯一的传播媒介。目前,疟疾尚无有效疫苗可用,控制疟疾媒介的种群数量是防治疟疾的重要手段。化学防治因其易操作,能够迅速、有效地控制害虫种群,在媒介昆虫防制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几十年来,针对中华按蚊的生活习性,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采用滞留喷洒和浸泡蚊帐等灭蚊防疟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化学防治在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果,导致了中华按蚊抗药性的产生。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各地报道的中华按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越来越明显。1993年重庆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和DDT达到初级抗性,1998年在云南采集的10个中华按蚊种群有5个对DDT产生抗性,1999年浙江温州、宁波等地的中华按蚊种群达到高抗种群(R/S = 15-20),2009年,江苏部分地区的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产生了高度抗性。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性以后,化学防治的效果就会随着抗药性的升高而下降,害虫的防治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应对害虫种群的抗性,为了克服抗性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杀虫剂的使用量,包括单位面积的施药量和施药次数,就不得不持续增加,这无异于在持续增加杀虫剂对媒介昆虫抗性的选择压力,而且这种抗药性还可向远距离扩散,间接地还可能造成某些媒介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从这些年对害虫抗药性的监测来看,抗药性增长的速度远大于新农药、新剂型研发的速度。因此,如何加强媒介昆虫的抗药性治理、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延长现有杀虫剂的使用寿命是害虫治理中的重要内容。昆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主要是击倒抗性(knockdown resistance, kdr), kdr基因在中华按蚊对拟除虫菊酯的抗性中具有重要作用。拟除虫菊酯的作用靶标主要是昆虫电压依赖性神经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离子通道上的作用靶点对杀虫剂降低了敏感性而产生击倒抗性,因此击倒抗性不同于代谢抗性,不能被酯酶或多功能氧化酶的抑制剂所降低。通过比较敏感、抗性中华按蚊的部分钠通道序列,发现para型钠通道基因中的kdr的LlO 14F (亮氨酸到苯丙氨酸)即TTG — TTT的突变及LlO 14C (亮氨酸到半胱氨酸)即TTG-TGT的突变和击倒抗性相关。这是我国关于中华按蚊击倒抗性及其基因突变的首次报道。kdr基因可以作为昆虫对拟除虫菊酯产生抗性的一个分子标记,通过监测kdr等位基因或基因型频率,了解抗性基因在种群遗传结构中的状态。谭伟龙等0011)用特异性等位基因PCR方法,对采江苏、安徽的11个中华按蚊种群进行致死中浓度(LC50)和kdr基因频率的测定,并且发现LC5tl为代表的高效氯氰菊酯抗性与中华按蚊kdr等位基因频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研究说明Kdr基因可以作为中华按蚊对拟除虫菊酯产生抗性的一 个分子标记,通过监测kdr等位基因或基因型频率,了解抗性基因在种群遗传结构中的状态,可以预测抗性的发生和发展。目前我国还没有成型的针对中华按蚊的kdr抗性分子检测方法和试剂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中华按蚊中kdr基因突变位点的专用引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专用引物,由引物1和引物2组成,所述引物1和引物2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序列表中序列1和序列表中序列2。所述突变位点为L1014F或L1014C。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中华按蚊中kdr基因突变位点的试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试剂,由试剂1和试剂2组成,所述试剂1由所述专用引物、探针2和探针3组成;所述试剂1由所述专用引物、探针1和探针3组成;所述探针1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3 ;所述探针2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4 ;所述探针3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5 ;所述探针1、探针2和探针3的3’末端均标记MGB基团;所述探针1和探针2的5’末端均标记FAM基团;所述探针3的5’末端标记VIC基团。所述专用引物、探针1、探针2和探针3均为独立包装。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中华按蚊中kdr基因突变位点的反应试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应试剂,由试剂A和试剂B组成,所述试剂A包括所述试剂1 ;所述试剂B包括所述试剂2。所述试剂A由所述试剂1和TaqMan反应缓冲液组成;所述试剂B由所述试剂2和 TaqMan反应缓冲液组成;所述试剂中的各引物在对应的所述试剂中的浓度均为9 μ M ;TaqMan Universal Master Mix ^ 5 μ 1/10 μ1,_ 自&司,Cogene Biotech :1008757 ;所述试剂中的各条探针在所述对应的试剂中的浓度均为5 μ M ;所述试剂A和所述试剂B均为独立包装。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检测中华按蚊中kdr基因突变位点的试剂品.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试剂盒,包括所述的反应试剂;所述突变位点为L1014F或L1014C。所述专用引物或所述试剂或所述反应试剂或所述试剂盒在检测中华按蚊中kdr 基因突变位点、检测中华按蚊抗药性或制备检测中华按蚊抗药性产品中的应用也是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所述突变位点具体为L1014F或L1014C,所述抗药性为抗菊酯类药物;所述菊酯类药物具体为溴氰菊酯、氯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或辅助检测中华按蚊中kdr基因的突变位点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所述反应试剂中的所述试剂A和所述试剂B分别对待测中华按蚊进行TaqMan PCR扩增,得到A反应产物和B反应产物;检测反应产物,若A反应产物在FAM和VIC通道均无信号,且B反应产物仅在FAM 通道有信号,则所述kdr基因不含或候选不含有所述突变位点,突变位点所在位置的碱基为 TTG/TTG ;若A反应产物在FAM通道有信号且在VIC通道无信号,且B反应产物在FAM和VIC 通道均无信号,则所述kdr基因突变位点为或候选为L1014C,突变位点所在位置的碱基为 TGT/TGT ;若A反应产物在FAM通道无信号且在VIC通道有信号,且B反应产物仅在VIC通道有信号,则所述kdr基因的突变位点为或候选为L1014F,突变位点所在位置的碱基为TTT/ TTT ;若A反应产物在FAM通道有信号且在VIC通道无信号,且B反应产物仅在FAM通道有信号,则所述kdr基因的突变位点为或候选为L1014C,突变位点所在位置的碱基为TTG/ TGT ;若A反应产物在FAM通道无信号且在VIC通道有信号,且B反应产物在FAM通道和VIC通道均有信号,则所述kdr基因突变位点为或候选为L1014F,突变位点所在位置的碱基为 TTG/TTT ;若A反应产物在FAM通道和VIC通道均有信号,且B反应产物仅在VIC通道有信号,则所述kdr基因突变位点为或候选为L1014F和L1014C ;突变位点所在位置的碱基为 TTT/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中华按蚊中kdr基因突变位点的专用引物,由引物1和引物2组成,所述引物1和引物2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序列表中序列1和序列表中序列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彤言谭伟龙李春晓董言德汪中明郭晓霞刘美德张映梅邢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