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紫外超声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7200814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滤、紫外超声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和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设备包括水泵、压力传感器、流量计、过滤器、紫外超声综合处理单元、控制系统、电磁阀门及管道。水经由水泵进入过滤器,然后进入紫外超声处理单元进行生物灭活,最后排放。紫外超声装置协同灭菌能够有更好的效果,超声波将微生物的保护层破坏掉,紫外辐射破坏微生物DNA、RNA,同时超声波对紫外灯管也有一定的清洗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高效杀灭船舶水中微小生物,能耗低可靠性高,运行维护简便,可通过自控单元一键式操作,亦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安装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滤、紫外超声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地球上的海洋环境面临的威胁,大致可被归纳为四大类别海洋生物对其他海洋生态系统的侵入;起源于陆地的海洋污染;对海洋资源的过度捕捞以及对海洋生物栖息地的物理性破坏。其中船舶被认为造成了海洋生物对其他海洋生态系统的侵入的发生,原因即是船舶压载水中含有的海洋生物及附着于船体的海洋生物。船舶压载水是造成地理性隔离水体间海洋生物异地传播的最主要途径。世界80%以上的商品贸易是通过船舶运输的, 并且,全球每年大约有30到50亿吨压载水通过船舶在各海岸流动。每年在各国内部和各地区之内也有大量的压载水流动。对于现代运输而言,压载水是必需的,它可以保证船舶的安全和高效操作,保证未载货船的平衡和稳定。然而,它也给生态环境,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2004年,IMO海上环境保护保护委员会(MEPC)第45届会议提出的《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国际公约》在外交大会上获得通过,成为强制性国际公约。该公约的主要内容就是控制含有危险水生生物和病原体的压载水和残留物的转移,公约要求航行时,船舶应在深海、开阔水域并尽可能远离海岸处进行压载水更换,需距离最近陆地至少 200海里和水深至少200m以上,因此必须在船舶上加装安全、高效、快速、低成本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在目前船舶压载水有害生物入侵问题的治理上,较大型生物可以用物理过滤的方法除去,但是单细胞生物和微小的原生动物由于个体太小,无法有效去除。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防治船舶压载水有害生物入侵的研究工作如在深海更换压载水的方法,它是有效减少外来生物入侵的可行措施,但存在消耗能量过高和操作、运行时间过长等问题;加热压载水法,压载水中的新月菱形藻在水温38°C条件下2小时后才致死,存在处理时间长、能耗过高、形成的热应力将影响船舶安全等难以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压载水的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船舶压载水的处理方法效率较低和成本较高的问题,并且能够有效抑制处理过的海水中的微生物在压载舱中再生。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紫外超声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和设备,其包括电磁阀门、水泵、压力传感器、流量计、过滤器、紫外超声处理单元、控制系统、电磁阀门及管道。水经由水泵进入过滤器,然后进入紫外超声处理单元进行生物灭活,最后排放。紫外超声装置协同灭菌能够有更好的效果,超声波将微生物的保护层破坏掉,紫外辐射破坏微生物DNA、RNA,同时超声波对紫外灯管也有一定的清洗作用。作为优化,紫外超声综合处理单元内壁采用镜面抛光处理。作为优化,超声发生装置采用了低频超声发生装置,其频率为15 75KHz。作为优化,过滤单元采用的是全自动清洗的微孔滤器,过滤精度根据实际情况可调,范围为10 100 μ m。所述过滤器和紫外超声处理单元的外壳均可采用不锈钢或者钛钢合金材料将其密封在内。所述紫外超声处理单元可通过内部灯管数量和处理要求将外壳设计成圆柱体,长方体等形状。所述紫外超声处理单元的进水口可设置在装置上方,也可设置在装置下方。所述紫外发生装置可选用低压高输出型汞齐灯,中压高输出型汞齐灯,高压地输出型汞齐灯。所述紫外灯灯管可采用天然石英或者人造石英。所述紫外灯内部水银采用隔离装置与外部隔开,该隔离装置设计为一层薄膜,其材料可以为塑料或者其他不与汞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所述控制系统为一键式操作,该系统完全智能化,只需点动任意环节的按钮,设备即可自动运行,无任何后续操作,即使发生紧急情况,系统亦可自行清除。如该系统可控制紫外装置单独处理,超声装置单独处理以及紫外超声协同处理。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高效杀灭船舶水中微小生物,能耗低可靠性高,运行维护简便,可通过自控单元一键式操作,亦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安装平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要排出的压载水首先经过过滤超声单元,过滤掉大于40 μ m的水生生物、固体颗粒及杂质;经过过滤超声单元预处理后,压载水经过紫外超声处理单元,在超声波机械作用的条件下,将海水中的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杀灭,同时通过紫外线杀灭个体较小的细菌和病原体;最后将处理后的压载水排除舱外。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压载舱1中的未处理的船舶压载水首先由水泵3抽出,其中间有电磁阀门2控制,抽出来的压载水首先进入过滤器7,其间有流量计4、压力传感器5及电磁阀门6 ;压载水由过滤器7的进水口 701进入过滤器,经处理后由过滤器出口 702排出;经过过滤器7预处理的压载水接着进入紫外超声处理单元8,紫外超声处理单元8上设置有超声处理装置9和控制系统10,且紫外超声处理单元8内嵌入有多根紫外灯管803,紫外灯管803外套有石英套管804,压载水由紫外超声处理单元的进水口 801进入,处理后由出水口 802排出舱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上述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中紫外超声处理单元8设计成圆柱体,且进水口设置在装置下方;控制系统10与各部件相连,且为一键式操作,该系统完全智能化,只需点动任意环节的按钮,设备即可自动运行,无任何后续操作,即使发生紧急情况,系统亦可自行清除。所述紫外超声处理单元8内壁采用镜面抛光处理,过滤器7采用的是全自动清洗的微孔滤器,精度范围为10 100 μ m,超声处理装置9频率为15 75KHz。本专利技术能够高效杀灭船舶水中微小生物,能耗低可靠性高,运行维护简便,可通过自控单元一键式操作,亦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安装平台。权利要求1.一种过滤、紫外超声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通过以下步骤实现a.对船舶压载水进行过滤以去掉大于40μ m的水生生物、固体颗粒及杂质;b.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空化作用破碎较大个体的微生物;c.通过紫外处理系统发射出的紫外辐射杀灭个体较小的细菌和病原体。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过滤、紫外超声船舶压载水处理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包括过滤器、紫外超声处理单元及控制系统,所述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通过管道顺序连接有电磁阀门、水泵、流量计、压力传感器、过滤器、紫外超声处理单元及控制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滤、紫外超声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超声处理单元内壁采用镜面抛光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滤、紫外超声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采用的是全自动清洗的微孔滤器,精度范围为10 ΙΟΟμπ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滤、紫外超声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处理装置频率为15 75ΚΗ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滤、紫外超声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与紫外超声处理单元通过电缆相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滤、紫外超声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和设备。本专利技术设备包括水泵、压力传感器、流量计、过滤器、紫外超声综合处理单元、控制系统、电磁阀门及管道。水经由水泵进入过滤器,然后进入紫外超声处理单元进行生物灭活,最后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紫外超声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通过以下步骤实现:a.对船舶压载水进行过滤以去掉大于40μm的水生生物、固体颗粒及杂质;b.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空化作用破碎较大个体的微生物;c.通过紫外处理系统发射出的紫外辐射杀灭个体较小的细菌和病原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海沈建东沙志军杨斯孙加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海景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