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废水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99900 阅读:3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1),污水池(1)的一侧设有通过管道(2)相连的第一pH调节池(3),第一pH调节池(3)的另一侧通过管道(2)与布水池(4)的一侧相连,布水池(4)的下方设有沉淀池(5),沉淀池(5)通过布水池(4)底部的布水孔(6)与布水池(4)相连,沉淀池(5)的另一端侧壁上部设有堰口(7),堰口(7)通过管道(2)与沉淀池(5)另一侧的第二pH调节池(8)相连,第二pH调节池(8)的另一侧通过管道(2)依次与石英砂滤池(9)、活性炭吸附池(10)和清水池(11)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可采用一体化设计,设备占地小且成本低,适合各类排污企业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废水或污水的处理,具体地说是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重金属废水是指矿冶、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仪表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重金属的废水。重金属(如含镉、镍、汞、锌等)废水是对一环境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其水质水量与生产工艺有关。废水中的重金属是各种常用方法不能分解破坏的,而只能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们的物理和化学形态。例如,经化学沉淀处理后,废水中的重金属从溶解的离子状态转变成难溶性化合物而沉淀下来,从水中转移到污泥中;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转移到离子交换树脂上;经再生后又从离子交换树脂上转移到再生废液中。总之,重金属废水经处理后形成两种产物,一是基本上脱除了重金属的处理水,一是重金属的浓缩产物。重金属浓度低于排放标准的处理水可以排放; 如果符合生产工艺用水要求,最好是回用。浓缩产物中的重金属大都有使用价值,应尽量回收利用;没有回收价值的,要加以无害化处理。当前,含重金属的废水频频发生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而目前对含铅废水的处理工艺和设备不能严格保证持久达标,通常表现为 PH不能满足沉淀或者出水达标要求、沉淀效果不好导致重金属离子或者悬浮物不达标,并且使用过程中经常会由于人为安装因素和后期使用时间出现不达标情况。尤其是针对小量的含重金属的废水,设备系统占地大、投入多、检修麻烦,收益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设备占地小、处理效果好的重金属废水的处理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的一侧设有通过管道相连的第一 PH调节池,第一 PH调节池的另一侧通过管道与布水池的一侧相连,布水池的下方设有沉淀池,沉淀池通过布水池底部的布水孔与布水池相连,沉淀池的另一端侧壁上部设有堰口,堰口通过管道与沉淀池另一侧的第二 PH调节池相连,第二 PH调节池的另一侧通过管道依次与石英砂滤池、活性碳吸附池和清水池相连。所述污水池与第一 PH调节池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污 水泵和流量计,流量计位于污水泵和第一 PH调节池之间。所述的第一 PH调节池和第二 PH调节池分别通过管道与自动加碱机和自动加酸机相连。所述的第一 PH调节池和第二 PH调节池内设有PH计。所述的布水池通过管道分别与混凝剂储槽和助凝剂储槽相连。所述的混凝剂储槽和助凝剂储槽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沉淀池的一端底部设有污泥区,所述的污泥区位于布水池的下方。所述污泥区的侧壁上设有排泥孔。所述第二 PH调节池的池壁上部通过管道与沉淀池的堰口相连;第二 PH调节池的池壁下部与石英砂滤池的池壁下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活性碳吸附池的池壁上部与石英砂滤池的池壁上部通过管道相连;活性碳吸附池的池壁下部与清水池的池壁下部通过管道相连。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沉淀池的前后均设置了 PH调节池,保证了沉淀所需的PH值条件和出水的PH值达标,并采用过滤和双重吸附的深度处理措施,使得出水水质达标。本技术可采用集成设计,将所有的部件进行一体化设计,并且部件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设备占地小并且成本较低。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不间断持续使用,适合各类排污企业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 一污水池;2—管道;3—第一 PH调节池;4一布水池;5—沉淀池;6—布水孔;7—堰口 ;8—第二 PH调节池;9一石英砂滤池;10—活性碳吸附池;11一清水池;12—污水泵;13—流量计;14一自动加碱机;15—自动加酸机;16 — PH计;17—混凝剂储槽;18—助凝剂储槽;19一搅拌装置;20—污泥区;21—排泥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1,在污水池1的一侧设有通过管道2相连的第一 PH调节池3,第一 PH调节池3还通过管道2与可调节第一 PH调节池3内废水PH值的自动加碱机14相连,并在第一 PH调节池3内还设有监控第一 PH调节池3内废水PH值的PH计16,另外在污水池1与第一 PH调节池3之间的管道2上设有污水泵12和流量计13,以将废水引入第一 PH调节池3并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流量,其中流量计13位于污水泵12和第一 PH调节池3之间;在第一 PH调节池3的另一侧设有布水池4,第一 PH调节池3通过管道2与布水池4的一侧侧壁相连,在布水池4的下方设有沉淀池5,两者之间通过布水池4底部的布水孔6相连,布水池4还分别通过管道与设有搅拌装置19的混凝剂储槽17和助凝剂储槽18相连,用以加强沉淀效果;在沉淀池5的一端底部设有侧壁上设置排泥孔21的污泥区20,该污泥区20的位置与其上方的布水池4相对应,沉淀池5的另一端侧壁上部设有堰口 7,堰口 7通过管道2与位于沉淀池5另一侧的第二 PH调节池8的池壁上部相连,该第二 PH调节池8通过管道2与调节其内上清液PH值的自动加酸机15相连,在第二 PH调节池8内还设有监控第二 PH调节池8内上清液PH值的PH计16,第二PH调节池8的池壁下部与石英砂滤池9的池壁下部通过管道2相连,石英砂滤池9的池壁上部与活性碳吸附池10的池壁上部通过管道2相连,活性碳吸附池10的池壁下部与清水池11的池壁下部通过管道2相连。本技术在使用时,含重金属的废水从废水池1在污水泵12的作用下通过管道2引入第一 PH调节池3,通过自动加碱机14自动将液碱加入第一 PH调节池3内,并在PH计 16的监控下调节自动加碱机14的用量或者废水的流入量,经调节后的废水通过管道2进入加有混凝剂和助凝剂的布水池4中,布水池4中废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布水孔6进入沉淀池5内,经沉淀后的上清液从沉淀池5另一端的堰口 7溢出沉淀池5,并通过管道2送入自动持续加入酸溶 液的第二 PH调节池8,经过PH值调节的上清液再依次通过石英砂滤池9 和活性碳吸附池10进行双重深度处理后引入清水池11中。本技术因为在沉淀池5的前后均设置了 PH调节池,因此保证了沉淀所需的PH值条件和出水的PH值达标,采用过滤和双重吸附的深度处理措施,使得出水水质达标;整体结构采用集成化的设计使得其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设备占地小并且成本较低,出水水质好,适合各类排污企业使用。 本技术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的一侧设有通过管道(2)相连的第一 PH调节池(3),第一 PH调节池(3)的另一侧通过管道(2)与布水池(4)的一侧相连,布水池(4)的下方设有沉淀池(5 ),沉淀池(5 )通过布水池(4)底部的布水孔(6)与布水池(4)相连,沉淀池(5)的另一端侧壁上部设有堰口(7),堰口(7)通过管道(2)与沉淀池(5)另一侧的第二 PH调节池(8)相连,第二 PH调节池(8)的另一侧通过管道(2)依次与石英砂滤池(9)、活性碳吸附池(10)和清水池(1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与第一PH调节池(3)之间的管道(2)上设有污水泵(12)和流量计(13),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的一侧设有通过管道(2)相连的第一PH调节池(3),第一PH调节池(3)的另一侧通过管道(2)与布水池(4)的一侧相连,布水池(4)的下方设有沉淀池(5),沉淀池(5)通过布水池(4)底部的布水孔(6)与布水池(4)相连,沉淀池(5)的另一端侧壁上部设有堰口(7),堰口(7)通过管道(2)与沉淀池(5)另一侧的第二PH调节池(8)相连,第二PH调节池(8)的另一侧通过管道(2)依次与石英砂滤池(9)、活性碳吸附池(10)和清水池(1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军叶多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方涂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