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鸭尾用钩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7391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割鸭尾用钩子,属于家禽屠宰线用工具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钩体,其中,钩体的前端设置有与钩体垂直的钩尖,钩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手柄的前端设置有手指压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容易控制鸭尾,不需用手直接接触鸭体,避免工人的手受到不必要的损伤,切割鸭尾简易方便,提高了割鸭尾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禽屠宰线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割鸭尾用钩子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去尾产品需求量的增多,反映出去尾难、用人多的现象,现在工人割鸭尾时,左手抓住鸭尾,右手持刀切割,但是鸭尾容易滑脱,工人很容易弄伤左手,割尾比较困难且不安全,劳动强度大,割尾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和提高割尾效率的割鸭尾用钩子。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割鸭尾用钩子,包括钩体,所述钩体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钩体垂直的钩尖,所述钩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前端设置有手指压片。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手柄呈弯曲型。所述手指压片为椭圆形或圆形或三角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手柄上设置有手指压片,工人钩鸭尾时方便用力,不会因长时间工作磨损手指,起到保护手指的作用;手柄有一定的弯曲度,便于手握。本技术容易控制鸭尾,不需用手直接接触鸭体,避免工人的手受到不必要的损伤,切割鸭尾简易方便,提高了割鸭尾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钩尖;2、钩体;3、手指压片;4、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是一种割鸭尾用钩子,包括钩体2,钩体2的前端设置有与钩体2垂直的钩尖1,钩体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柄4,手柄4的前端设置有手指压片 3 ;手柄4呈弯曲型;手指压片3为圆形。钩体2可由废弃的剪刀制作而成,将废弃剪刀的刀把驱直后打磨致尖,然后将磨尖的一端折出长约5cm的钩尖1 ;将另一端焊接在手柄4上,手柄4为长约20cm的铁管且有一定的弯曲度。割鸭尾时,工人左手拿割鸭尾用钩子,左手拿刀,用钩子钩住鸭尾尾脂腺处,用刀顺着鸭尾关节割下即可。 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割鸭尾用钩子,包括钩体,其特征是,所述钩体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钩体垂直的钩尖,所述钩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前端设置有手指压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鸭尾用钩子,其特征是,所述手柄呈弯曲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割鸭尾用钩子,其特征是,所述手指压片为椭圆形或圆形或三角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割鸭尾用钩子,属于家禽屠宰线用工具
其技术方案为包括钩体,其中,钩体的前端设置有与钩体垂直的钩尖,钩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手柄的前端设置有手指压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容易控制鸭尾,不需用手直接接触鸭体,避免工人的手受到不必要的损伤,切割鸭尾简易方便,提高了割鸭尾的工作效率。文档编号A22C21/00GK202160584SQ2011202645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杨玉英, 王洪福, 黄河 申请人: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割鸭尾用钩子,包括钩体,其特征是,所述钩体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钩体垂直的钩尖,所述钩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前端设置有手指压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英王洪福黄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