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类的鞋底单元和设置有该鞋底单元的鞋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2221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透水蒸汽的鞋底单元(15),包括:外底层(41),外底层使用可呈多块的和/或设置有布置在其下方的外底部分的外底材料来构成,借助于从外底层(41)的上侧延伸的凹陷(43)使该外底层的厚度在周边区域内减小,外底层设置有延伸通过其厚度的外底层通孔开口(45)。鞋底单元(15)具有透水蒸汽的阻挡层(47),阻挡层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外底层(41)的凹陷(43)内,仅在凹陷(43)的部分高度上延伸并使用阻挡层材料构成,阻挡层材料配置成阻挡强制通过的外物。鞋底单元(15)具有设置在凹陷(43)内的阻挡层(47)上方的透水蒸汽舒适层(49),舒适层使用舒适层材料构成,该种材料具有比外底材料低的硬度和/或低的比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鞋类的鞋底单元和设置有该鞋底单元的鞋类具有防水和透水蒸汽的鞋帮、因此鞋帮区域既具防水性能又能排走汗气的鞋类已是众所周知。为了使汗气也能在鞋底区域内排走,对鞋底结构采取一定措施,该措施包括具有延伸通过外底厚度的通孔开口的外底,以及外底上面的防水和透水蒸汽的鞋底功能层,例如,呈薄膜的形式。EP0382904A2示出了一个实例,该实例的外底包括呈微孔形式的通孔开口,微孔相应地可限制水蒸汽的渗透性。为了更好地满足人足出汗的明显的倾向,EP0275644A2提出提供这样一种外底,该外底具有与微孔相比较大的通孔开口,以获得特别高的水蒸汽渗透性。外底中通孔开口越大,则外底中通孔开口上面的防水薄膜被外物损坏的风险越大,例如,小石子穿透通孔开口,因此会失去鞋底的防水性。因此EP0275644A2提出,将由丝网或毡材料组成的保护层例如放置在外底和其通孔开口以及其上的薄膜之间,目的在于,可阻止穿透外底中通孔开口的外物前进到薄膜。从WO2004/028284A1、WO2006/010578A1、WO2007/147421A1以及WO2008/003375A1中还可了解其它的实例,这些实例包括外底中大的通孔开口,它们用薄膜密封以阻止水渗透到鞋子内部,同时在薄膜下面还有保护层,以防止外物穿透到薄膜。在所有这些情形中,薄膜通常是箔或自支承薄片,薄膜的一侧层叠有呈精细掺入的材料形式的纺织品背衬。设置在薄膜和外底的通孔开口之间的网状保护层确实提供了一定程度阻止外物穿透到薄膜的保护作用。为了提高对薄膜的保护作用,在薄膜和网状保护层之间还布置另一保护层,该另一保护层例如可以是毡呢层。由此形成薄膜的双重保护系统,其包括两层重叠层,它们各自具有独立的、技术层面上的保护功能。这些层选用的材料、其厚度和抗穿透能力值必须适合于特定的实际应用的要求,这对于已知的各种方案以及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各种方案都是适用的。WO2007/101624A1示出了非常大鞋底开口的另一实例,根据该实例,外底中大的通孔开口借助于稳定杆和/或稳定栅格的方式来稳定,它们支承可透水蒸汽的纺织品材料,例如配装在通孔开口内的毡状材料。由此构造的鞋底组件粘结到鞋帮上,组件的鞋帮底部用防水和透水蒸汽的鞋帮底部功能层加以密封,使得整个鞋子既防水又透水蒸汽。纺织品材料特别合适地是含纤维的层,其包括至少两种熔化温度不同的纤维成分,,其中,第一纤维成分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一熔化温度和较低的第一软化温度范围,而第二纤维成分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第二熔化温度和较低的第二软化温度范围,第一熔化温度和第一软化温度范围均高于第二熔化温度和第二软化温度范围,且其中,由于用第二软化温度范围内的发粘温度对第二纤维成分实施热激励,使纤维层热固化,同时在热固化的区域内保持水蒸汽的渗透性。外底中通孔开口或两个或更多个通孔开口(适当的话),可用单独的纺织品材料片进行密封,或者,外底中所有通孔开口可用单块纺织品材料片进行密封。在该已知的鞋类中,纺织品材料具有两个功能。一个功能是稳定鞋底结构,特别是在因具有大开口的外底本身不足以提供鞋底结构稳定性的情况下。这是因为纺织品材料形成有相当高的自稳定性,该自稳定性有益于鞋底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纺织品材料的第二个功能是,保护鞋类成品的鞋底结构上方的防水透气薄膜,以避免诸如小石子那样的外物引起的损坏,例如,如WO2007/101624A1中所描述的那样。纺织品材料合适地特别包括选择的聚合物,聚合物例如选自PES(聚酯)、聚丙烯、PA(聚酰胺),以及各种聚合物的混合物。在一个实施例中,按照先前提及的WO2007/101624A1参考文献,纺织品材料由呈羊毛状的纤维组件组成,其具有两种纤维成分,各用聚酯纤维构造,它是经机械热加固又通过表面热处理加固的表面。具有较高熔化温度的第一纤维成分形成该纤维组件的载体成分,而具有较低熔化温度的第二纤维成分形成加固成分。为了确保全部纤维组件的热稳定性至少达到180℃,因为鞋类在其制造过程中会暴露在相当高的温度中,例如,在注塑模制外底时,所讨论的实施例对两种纤维成分均采用了熔化温度高于180℃的聚酯纤维。聚酯聚合物存在有各种变化,它们有不同的熔化温度和相应较低的软化温度。在所讨论的毡状材料实施例中,对第一成分选用熔化温度高于230℃的聚酯聚合物,而对第二纤维成分选用熔化温度高于200℃的聚酯聚合物。第二纤维成分可以是护套芯纤维,在此情形中,该纤维的内芯由软化温度约为230℃的聚酯组成,而该纤维的护套由发粘温度约为200℃的聚酯组成。如此的纤维成分具有熔化温度不同的两种含纤维的部分,如此的纤维成分也被称之为双组份纤维(bico)。有关如此纺织品材料,例如毡状材料的进一步细节,可见先前引用的WO2007/101624A1参考文献。附图11示出了有待改进的鞋底单元115,其包括设置有外底通孔开口119以求获得高的水蒸汽透气性的外底117,以及阻挡层121,该阻挡层在外底通孔开口119区域内形成外底117的上侧,且阻挡层对位于成品鞋子内该阻挡层121上方的防水、透水蒸汽的鞋帮底部薄膜起到机械的保护作用,并形成待粘结到鞋底单元115上的一部分鞋帮结构。该类型的鞋底通常粘结到或注塑模制到鞋帮结构上。为了获得高的耐磨性和鞋底稳定性,所用材料包括诸如橡胶或塑料之类的材料,例如,聚亚安酯(PU),这些材料各是相当硬且重的材料。这削弱了穿着和走路的舒适性。此外,外底通孔开口119在相对大的高度上延伸,使得容纳在外底通孔开口119内的脏物几乎难于去除。JP9-140404A公开了一种鞋子,其在鞋底区域内防水和透水蒸汽,并使用具有鞋帮底部的鞋帮结构来构造,鞋帮结构包括防水、透水蒸汽的元件,以及具有打孔的外底层的透水和透水蒸汽鞋底组件。防水、透水蒸汽的元件具有三层结构,并包含作为中间层的防水、透水蒸汽的薄膜,该薄膜的上侧在其上布置了很细的网格纺织品层,而其下侧在其上布置了粗网格纺织品层,尽管该文献中未提及到,但该纺织品层可对通常对于破坏性行为敏感的薄膜提供一定程度的机械性保护,例如,由于诸如小石子之类的外物穿透通过外底层中的打孔引起的破坏。在外底层和鞋底侧下鞋帮端区域之间,有为减轻重量而周边地形成的鞋底夹层,该鞋底夹层在中央区域被诸如软木或海绵之类的材料替代。除了软木趋于碎成碎片而因此又会对敏感的薄膜添加机械应力的事实之外,海绵与软木一样会通过外底层内的打孔变得吸饱水分,不仅削弱了行走舒适性,而且导致鞋底组件重量显著增加,与打孔的外底层相比,软木和海绵是水蒸汽渗透性相对低的材料,特别是在借助于大的通孔开口的打孔情形中,因此,与用大的通孔开口打孔的外底层获得的任何水蒸汽渗透性背道而驰。如果软木或海绵层设置有对应于外底层内的通孔开口的通孔开口,那么,脏物沿着相应外底层通孔开口和相应的软木或海绵内的对应通孔开口的相对大的总长变得寄存起来,且几乎非常难于除去,另一方面,诸如小石子那样的外物会毫无阻碍地前进到粗网格的纺织品层,这样的纺织品层只提供相当小的机械保护作用。然而,即使这样的外物不通过粗网格纺织品层,也会导致粗网格纺织品层拱起来,这种拱起会在受保护的薄膜上形成局部应力。本专利技术提供鞋类的鞋底单元,与由于较轻重量和/或较高的脚下缓冲带来的改进舒适性一样,该鞋底单元对防水和透水蒸汽的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鞋类的鞋底单元和设置有该鞋底单元的鞋类

【技术保护点】
1.可透水蒸汽的鞋底单元(15),包括:外底层(41),外底层使用外底材料构造,可由多块来形成,和/或设置有布置在其下方的外底部分,借助于从所述外底层(41)的上侧延伸的凹陷(43)使该外底层的厚度在周边区域内减小,所述外底层设置有延伸通过其厚度的外底层通孔开口(45),透水蒸汽的阻挡层(47),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外底层(41)的所述凹陷(43)内,仅在所述凹陷(43)的部分高度上延伸并使用阻挡层材料构成,所述阻挡层材料配置成阻挡强制通过的外物;设置在所述凹陷(43)内的所述阻挡层(47)上方的透水蒸汽舒适层(49),所述舒适层使用舒适层材料构成,该种材料具有比所述外底材料低的硬度和/或低的比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4.01 DE 102009015890.11.可透水蒸汽的鞋底单元(15),包括:外底层(41),外底层使用外底材料构造,可由多块来形成,和/或设置有布置在其下方的外底部分,借助于从所述外底层(41)的上侧延伸的凹陷(43)使该外底层的厚度在周边区域内减小,所述外底层设置有延伸通过其厚度的外底层通孔开口(45),透水蒸汽的阻挡层(47),设置在外底层(41)的所述凹陷(43)之内,仅在所述凹陷(43)的部分高度上延伸且低于所述外底层的上表面,并使用阻挡层材料构成,所述阻挡层材料配置成阻挡强制通过的外物;设置在所述凹陷(43)之内的透水蒸汽舒适层(49),所述透水蒸汽舒适层位于所述阻挡层(47)上方,所述舒适层使用舒适层材料构成,该种材料具有比所述外底材料低的硬度或低的比重,或者硬度和比重都比所述外底材料的硬度和比重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单元的舒适层(49)使用透水蒸汽的材料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使用选自以下材料群中的材料来构成所述鞋底单元的舒适层(49):皮革、微孔敞开的泡沫材料、透水蒸汽的纺织品针织的材料、透水蒸汽的纺织品羊毛材料、透水蒸汽的毡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组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使用多层带有多个抽拉圈的针织品来构成所述鞋底单元的舒适层(49),多个抽拉圈按层方式彼此移位。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部分地选自以下材料群中的透水蒸汽的纺织品材料来构成所述鞋底单元的舒适层(49):聚酰胺、聚酯和聚丙烯塑料材料。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单元的所述舒适层(49)设置有舒适层通孔开口(51),这些通孔开口延伸通过所述舒适层的厚度,并至少部分地与外底层通孔开口(45)重叠。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使用不透水蒸汽的材料来构成所述鞋底单元的所述舒适层(49),所述舒适层并设置有舒适层通孔开口(51),这些通孔开口延伸通过舒适层的厚度并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外底层通孔开口(45)重叠。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使用塑料、发泡或不发泡的材料、选自以下材料群中的材料来构成所述鞋底单元的所述舒适层(49):聚亚安酯(PU)和乙烯醋酸乙烯酯(EVA)。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舒适层(49)的所述通孔开口延伸通过舒适层(49),并相对于所述鞋底单元(15)的踏脚表面成倾斜的角度,使得所述舒适层的通孔开口(51)形成斜壁部分,斜壁可阻挡外物穿入。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层通孔开口(45)或所述舒适层通孔开口(51)中的至少一个,或所述外底层通孔开口(45)和所述舒适层通孔开口(51)都具有至少为0.5cm2的面积。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鞋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层通孔开口(45)或所述舒适层通孔开口(51)至少之一,或所述外底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内伯尼克
申请(专利权)人:WL戈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