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DCNS公司专利>正文

特别用于飞机的锚固叉和包括该锚固叉的锚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19141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锚固叉,该锚固叉特别用于飞机,该锚固叉能够与平台的锚固格栅(2)配合,该锚固叉包括千斤顶(3),所述千斤顶包括气缸(4),所述气缸(4)含有可动活塞(5),所述活塞设有杆(6),所述杆延伸超出所述气缸,所述杆的自由端包括叉头(7),所述叉头钩在所述格栅(2)中并且包括保持指状件(8,13,14),所述保持指状件可以通过控制部件(9)在回缩位置和活动位置之间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的所述气缸包括至少两个伸缩式气缸部分(10,11),所述气缸部分可在如下两个位置之间移动:一个位置是其中一个气缸部分回缩在另一个气缸部分中,另一个位置是其中一个气缸部分从另一个气缸部分伸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用于飞机的锚固叉,该锚固叉能够与平台的锚固格栅配合, 还涉及包括这种叉的锚固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已经已知这种叉和锚固系统。例如FR-A-2701689中描述了一种用于装备旋翼式飞机例如直升飞机的叉,该叉能够被朝着舰的登陆平台拉动,使得叉头固定在格栅上,由此形成飞机的锚固点,特别便于其着陆操作。该文献中描述的锚固叉具有气缸部件,活塞部件在其中移动,该活塞部件设有延伸超出气缸部件的杆,杆的自由端包括叉头,叉头钩在格栅中。该叉头实际上设有用于保持在格栅中的保持指状件,其可以通过控制部件在回缩位置和活动位置之间径向运动。这种叉已经成功地在许多舰中实施,以确保例如直升飞机式的飞机的锚固。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已经试图实现无人驾驶式的旋翼飞机在平台上登陆,特别是军事飞机。本申请人已经成功开发和测试了一种用于旋翼无人驾驶飞机在这种舰上自动着陆和起飞的系统。这些无人驾驶飞机的实施需要采用锚固叉和格栅。研究显示将已知的用于直升飞机的锚固叉直接用于旋翼无人驾驶飞机还没有被成功实现。实际上,这些研究显示了存在尺寸、能量、维护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锚固叉,该锚固叉特别用于飞机,该锚固叉能够与平台的锚固格栅配合,该锚固叉包括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含有可动活塞,所述活塞设有杆,所述杆延伸超出所述气缸,所述杆的自由端包括叉头,所述叉头钩在所述格栅中并且包括保持指状件,所述保持指状件可以通过控制部件在回缩位置和活动位置之间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的所述气缸包括至少两个伸缩式气缸部分,所述气缸部分可以在如下两个位置之间移动一个位置是其中一个气缸部分回缩在另一个气缸部分中,另一个位置是其中一个气缸部分从另一个气缸部分伸出。根据本专利技术,还可包括如下特征或者这些特征的组合所述千斤顶通过控制装置连接到加压流体源,所述加压流体源具有容纳可消耗气体的瓶;所述气体是CO2;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通过打开和关闭进行控制,以对千斤顶进行供应;用于控制所述指状件的运动的所述控制部件包括控制活塞,所述控制活塞可在所述气缸的所述杆中滑动,并且与所述指状件的双稳态致动器关联,使得通过在千斤顶中连续施加的压力所述指状件可在回缩位置和伸出的活动位置之间运动;所述双稳态致动器是旋转机械锁;所述双稳态致动器具有斜齿齿轮,所述齿轮插置在所述控制活塞和用于致动所述指状件的致动杆中,所述齿轮置于与所述千斤顶的杆连接的套管中,所述活塞的与所述斜齿齿轮相对的端部也具有齿,以便当压力脉冲施加到千斤顶上并且因此所述控制活塞发生运动时使得所述斜齿齿轮在所述套管中旋转,所述齿轮的齿还适于与所述套管中的不同高度的连续凹口配合,以便限定用于致动所述指状件的致动杆的稳定的活动位置和回缩位置;所述锚固叉具有弹簧,所述弹簧将用于致动所述指状件的杆压在所述回缩位置;所述千斤顶的相应端部与所述飞机关联,回位和压力螺旋弹簧插置在所述千斤顶的所述端部和所述叉头之间;所述螺旋弹簧围绕所述千斤顶布置;所述锚固叉包括触发器,只要所述叉头未在所述锚固格栅中处于停止位置,所述触发器就防止所述指状件朝着所述指状件的活动位置运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锚固系统,该锚固系统特别用于旋翼无人驾驶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锚固叉。附图说明通过下面仅作为例子参照附图提供的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和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锚固叉,其分别在平台的锚固格栅中处于回缩和活动锚固位置。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叉的钩叉头的分解透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叉的加压流体供应的简图。图5示出了这种叉的操作。具体实施例方式这些图特别是图1和2示出了特别用于军舰类型或者其他的平台上的飞机的锚固叉。飞机可以例如是旋翼无人驾驶飞机。附图中该叉总体用附图标记1表示,该叉适于与平台的锚固格栅配合,这些附图中格栅总体用附图标记2表示。实际上,该叉具有总体用附图标记3表示的千斤顶,该千斤顶包括气缸4,活塞5可在其中运动。这些活塞设有杆6,杆6延伸超出气缸,杆6的自由端具有钩到格栅中的叉头,该叉头表示为部件7。实际上,如前述现有技术文献所述,该叉头设有用于保持在格栅中的保持指状件,其可通过控制部件在回缩位置和活动位置之间径向运动,下面会详细描述。在这些附图中,其中一个指状件用附图标记8表示,控制部件用标记9表示。这些控制部件的结构下面会参照图3进行更详细描述。回到图1和图2,可以看出,指状件和控制部件在图1中处于回缩位置,在图2中处于活动位置,当叉展开时,控制部件可在杆中移动,使得保持指状件在插头中的回缩位置 (图1)和活动位置(图2、之间径向运动,在活动位置,指状件相对于所述头径向伸出以将其锁定到所述格栅中。为了解决无人驾驶飞机的如前描述的各种问题,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锚固叉中,千斤顶的气缸具有至少两个伸缩式气缸部分,这些部分可以在如下两个位置之间移动,一个位置是其中一个部分回缩在另一个部分中,另一个位置是活动锚固位置,其中一个部分从另一个部分伸出,分别如图1和2所示。在这些如图中,两个伸缩式气缸部分分别用附图标记10和11表示。上气缸部分10与无人驾驶飞机上的连接部件关联,这些连接部件具有任何合适的常规结构,而该上气缸部分10的另一端适于接收下气缸部分11,该下气缸部分11又支撑杆6,杆6的自由端支撑叉头7。千斤顶通过控制部件连接到加压流体源,以控制其操作,即控制锚固叉的展开和锚固叉与锚固格栅的连接和分离。为此,螺旋回位和压力弹簧12插入在上气缸部分的与飞机关联的端部和叉头之间,以如图2所示确保当叉头锚固在格栅中时将无人驾驶飞机适当地压在平台上。叉头7可以类似于在前述文献中描述的叉头,且可以例如具有三个保持指状件, 彼此隔120°设置,这些指状件例如在图3中用标记8,13,14表示。这些指状件可以在回缩位置和活动位置之间移动,在活动位置它们从头部的其他部分径向伸出,以便在控制部件的控制下将叉锚固在格栅中,该控制部件在图1,2和3中用标记9表示。此外,传统上,叉头7可以具有这些控制部件9的装备触发器,以便在叉头还未抵靠在格栅中(即在格栅中的恰当的锚固位置)时防止指状件移动到活动位置。该触发器也在先前技术中描述,在图3中用标记15表示。该触发器15横向布置在叉头7中,从叉头径向伸出,并且与弹簧16和挡块17关联,当叉头在锚固格栅中处于适当位置时,被推回到叉头中,如图2所示,以允许控制部件9 和保持指状件的运动。控制部件9包括活塞18,活塞18可以在千斤顶的杆中滑动,并且与指状件的双稳态致动器关联,该致动器可通过在千斤顶中连续施加压力脉冲而使指状件在回缩位置和活动伸出位置之间移动。指状件的双稳态致动器由附图标记19表示,具有形成通常称为旋转锁的多片部件。该双稳态致动器实际上包括具有斜齿的齿轮,该齿轮在图3中用标记20表示,该齿轮插在控制活塞18和图3中所示的指状件的致动杆21之间。活塞18和斜齿齿轮20布置在套管22中,套管22例如通过销23连接到千斤顶的杆6。还设置将指状件的致动杆21压在回缩位置的弹簧,所述弹簧图3中表示为24。活塞18的与斜齿齿轮相对的端部具有齿,例如图中标号25所示,以便当压力脉冲施加在千斤顶上时并且因此活塞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固叉,该锚固叉特别用于飞机,该锚固叉能够与平台的锚固格栅(2)配合,该锚固叉包括千斤顶(3),所述千斤顶包括气缸(4),所述气缸(4)含有可动活塞(5),所述活塞设有杆(6),所述杆延伸超出所述气缸,所述杆的自由端包括叉头(7),所述叉头钩在所述格栅(2)中并且包括保持指状件(8,13,14),所述保持指状件可以通过控制部件(9)在回缩位置和活动位置之间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的所述气缸包括至少两个伸缩式气缸部分(10,11),所述气缸部分(10,11)可以在如下两个位置之间移动:一个位置是其中一个气缸部分回缩在另一个气缸部分中,另一个位置是其中一个气缸部分从另一个气缸部分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南·阿弗尔德圣罗姆
申请(专利权)人:DCNS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