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留年专利>正文

组合式旋耕施肥宽幅精量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90782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旋耕施肥宽幅精量播种机,它包括机架、变速箱、与拖拉机连接的悬挂连接板、悬挂连接耳,要点是将变速箱与带旋耕刀的旋耕刀轴连接,在肥料箱下部安装旋耕机;同时在旋耕机的上部设置施肥机构,在机架的后部设置播种机构,每个播种开沟器连接两个排种器,排种管的内腔为双管道结构,形成两边播种,中间施肥,前后错开的三角形结构,播种的苗带宽为8-10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机多用,工作效率高,播种与施肥的质量好,产品性能稳定,与80-95马力的拖拉机配套使用,一次完成旋耕、施肥、压实土壤、播种作业,每小时作业10~20亩,可作为新一代一次完成多项作业的新型组合式机械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集旋耕、施肥、播种于一体的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农作物播种时,一般先用旋耕机对土壤进行松散和整理,然后再用施肥机和播种机分别进行施肥、播种作业。由于这些机械的功能单一,旋耕、施肥、播种作业大都是单独进行,不仅机械进地的次数多,压实土壤,损伤作物,而且增大了作业成本。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采用了旋耕、施肥、播种、灭茬一体机等新型机械。但是,由于这些机械设备受结构及性能的局限性,联合作业中存在诸多不足。有的播种不均勻,达不到两边播种,中间施肥的要求,甚至出现疙瘩苗;有的施肥、播种不能很好地分开作业,出现化肥烧种烧苗的现象;有的播种、施肥机构不能随意进行提升与调节,影响作业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播种施肥机械在结构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作业效率高、性能稳定的组合式旋耕施肥宽幅精量播种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组合式旋耕施肥宽幅精量播种机,包括机架、变速箱、与拖拉机连接的悬挂连接板、悬挂连接耳以及压实轮、播种震压轮;主要在于压实轮通过链条与压实轴链轮、二连链轮、肥料箱底部的施肥轴链轮连接,肥料箱底部设有排肥器并通过排肥管与施肥器连接;变速箱与带旋耕刀的旋耕刀轴连接,在肥料箱下部安装旋耕机,在旋耕机的前面设有筑埂器;播种震压轮与震压轮轴链轮、排种轴链轮通过链条与种子箱底部的排种器连接,在机架后部设置播种机构,种子箱底部的排种器通过排种管与播种开沟器连接,播种器与排肥器形成两边播种,中间施肥,前后错开的三角形结构,设置在机架上的液压提升油缸与液压提升支架、液压提升支臂连接并将播种调节杆与固定在机架上的销轴连接构成播种提升机构;所说的每个播种开沟器连接两个排种器,排种管的内腔为双管道结构,苗带宽为8-lOc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主要优点一机多用,工作效率高。可一次完成旋耕、施肥、压实土壤、播种、筑埂、震压,减少了拖拉机进地作业次数,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旋耕的土壤压实两遍,保墒性好。同时,可以播种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多种作物。配套动力为80-95马力的四轮拖拉机,作业效率为每小时达10 20亩。二是播种与施肥的质量好。采取两行播种、中间施肥的播种方式,而且施肥、播种单独作业,化肥不烧种不烧苗;能够使化肥深施,肥料利用率高。特别是每只播种开沟器由两个排种器同时供种,播种开沟器的苗带宽为8-lOcm,播种均勻,不出现疙瘩苗。三是产品性能稳定。由于将变速箱的传动齿轮与旋耕刀轴的从动齿轮相啮合,通过旋耕轴的旋转和旋耕刀的作用驱动;同时,播种震压轮与震压轮轴链轮、排种轴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压实轮通过链条与压实链轮、二连链轮、肥料箱底部的施肥轴链轮连接,构成传动系统,所以产品质量高,性能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排种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播种开沟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筑埂器,2.旋耕机,3.旋耕刀轴,4.施肥轴链轮,5.施肥器,6. 二连链轮,7.液压提升油缸,8.液压提升支臂,9.压实轴链轮,10.压实轮,11.液压提升支架, 12.销轴,13.播种调节杆,14.播种开沟器,15.震压轮,16.震压轮轴链轮,17.排种轴链轮,18.种子箱,19.肥料箱,20.变速箱,21.排肥器,22.排肥管,23.排种器,24.排种管, 25.悬挂连接板,26.悬挂连接耳,27.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这种组合式旋耕施肥宽幅精量播种机,包括机架27、变速箱20、悬挂连接板25、悬挂连接耳沈、压实轮10、播种震压轮15,悬挂连接板25、悬挂连接耳沈通过万向节将变速箱20主轴与SO(KW)的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压实轮10通过链条与压实轴链轮9、二连链轮6、肥料箱19底部的施肥轴链轮4连接,在肥料箱19设置排肥器21 并通过排肥管22与施肥器5连接。变速箱20与带旋耕刀的旋耕刀轴3连接,在肥料箱19下部安装旋耕机2 ;在旋耕机2的前面设有筑埂器1。将播种震压轮15与震压轮轴链轮16、排种轴链轮17通过链条与种子箱18底部的排种器23连接,在机架27后部设置播种机构。种子箱18底部的排种器23通过排种管 24与播种开沟器14连接;播种开沟器14与排肥器21形成两边播种,中间施肥,前后错开的三角形结构;设置在机架27上的液压提升油缸7与液压提升支架11、液压提升支臂8连接,以及将播种调节杆13与固定在机架27上的销轴12连接,构成播种提升机构。如图3、4所示,每个播种开沟器14连接两个排种器23,排种管M的内腔为双管道 27结构,播种开沟器14的苗带宽为8-lOcm。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旋耕施肥宽幅精量播种机,包括机架(27)、变速箱(20)、悬挂连接板 (25)、悬挂连接耳(沈)、压实轮(10)、播种震压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轮(10)通过链条与压实轴链轮(9)、二连链轮(6)、肥料箱(19)底部的施肥轴链轮(4)连接,肥料箱 (19)底部设有排肥器并通过排肥管0 与施肥器( 连接;所述变速箱OO)与带旋耕刀的旋耕刀轴C3)连接,在肥料箱(19)下部安装旋耕机O);所述播种震压轮(15)与震压轮轴链轮(16)、排种轴链轮(17)通过链条与种子箱(18)底部的排种器03)连接,在机架(XT)后部设置播种机构,种子箱(18)底部的排种器通过排种管04)与播种开沟器(14)连接;设置在机架(XT)上的液压提升油缸(7)与液压提升支架(11)、液压提升支臂(8)连接,并将播种调节杆(13)与固定在机架(XT)上的销轴(12)连接构成播种提升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旋耕施肥宽幅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说播种器 (14)与排肥器形成两边播种,中间施肥,前后错开的三角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旋耕施肥宽幅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在旋耕机(2) 的前面设有筑埂器(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旋耕施肥宽幅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每个播种开沟器(14)连接两个排种器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旋耕施肥宽幅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排种管04)的内腔为双管道结构,播种开沟器(14)苗带宽为8-lOc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旋耕施肥宽幅精量播种机,它包括机架、变速箱、与拖拉机连接的悬挂连接板、悬挂连接耳,要点是将变速箱与带旋耕刀的旋耕刀轴连接,在肥料箱下部安装旋耕机;同时在旋耕机的上部设置施肥机构,在机架的后部设置播种机构,每个播种开沟器连接两个排种器,排种管的内腔为双管道结构,形成两边播种,中间施肥,前后错开的三角形结构,播种的苗带宽为8-10cm。本技术一机多用,工作效率高,播种与施肥的质量好,产品性能稳定,与80-95马力的拖拉机配套使用,一次完成旋耕、施肥、压实土壤、播种作业,每小时作业10~20亩,可作为新一代一次完成多项作业的新型组合式机械推广使用。文档编号A01B49/06GK202153831SQ2011200330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于振文, 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旋耕施肥宽幅精量播种机,包括机架(27)、变速箱(20)、悬挂连接板(25)、悬挂连接耳(26)、压实轮(10)、播种震压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轮(10)通过链条与压实轴链轮(9)、二连链轮(6)、肥料箱(19)底部的施肥轴链轮(4)连接,肥料箱(19)底部设有排肥器(21)并通过排肥管(22)与施肥器(5)连接;所述变速箱(20)与带旋耕刀的旋耕刀轴(3)连接,在肥料箱(19)下部安装旋耕机(2);所述播种震压轮(15)与震压轮轴链轮(16)、排种轴链轮(17)通过链条与种子箱(18)底部的排种器(23)连接,在机架(27)后部设置播种机构,种子箱(18)底部的排种器(23)通过排种管(24)与播种开沟器(14)连接;设置在机架(27)上的液压提升油缸(7)与液压提升支架(11)、液压提升支臂(8)连接,并将播种调节杆(13)与固定在机架(27)上的销轴(12)连接构成播种提升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影影李留年于振文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李留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