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臀鼠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84408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把持部(1)为外形倾斜的大致圆锥状,具有内部为空洞的形状,在下表面开口,在该开口端形成有与滑动部(2)连接用的钩挂固定部(3)。滑动部(2)与把持部(1)下方连接,底面侧形成有平缓的凸出面,该凸出面与桌面相接滑动。该滑动部(2)设有用于收容电池或配重(6)的收容部。该滑动部(2)采用托盘形状,即:与把持部(1)连接的上表面开口。此外,在滑动部(2)的底面中央形成有传感器孔(7),上表面开口部的周边形成有与把持部(1)的下表面开口端连接的钩挂固定部(3)。通过将所述把持部(1)盖在所述滑动部(2)上,将两部分的所述钩挂固定部(3)卡合在一起,使上下一体化而构成翘臀鼠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使显示画面中所显示的指针移动的鼠标,其与具有倾斜自如的把持部的鼠标有关,所述把持部具有即使松开手也能自己站立的复原性。
技术介绍
作为代表性的指示器(日文求4 >歹4 > 7尹八4 7 )的鼠标,自道格拉斯 恩格尔巴特于1961年发表了最初的鼠标以来,广泛地起到了将计算机画面中的指针和手的动作建立关系的作用。在把图像带入到当初仅有文字列的计算机画面而构筑近似于现实的世界的过程中,鼠标作为非常有效的装置得到了发展。可是,如图13所示,当将肘部固定而仅以从手腕向前的部分操作鼠标51时,虽然横方向能够通过沿横向摆动手腕而使其移动8厘米左右,但是在前后方向使PI指关节及 DPI指关节屈伸而活动1 2厘米已经是极限了。用斜线表示的横长的椭圆是鼠标51的滑动区域形状52。这一点,如图14所示,将一般的计算机的纵横比为大约1比1. 5的显示画面区域形状53,与纵横比为大约1比4的鼠标的滑动区域形状52重叠比较可知,二者出入很大。此外,如图15所示,在鼠标后面,除了由于鼠标是小型的而偶然存在到手腕为止的空间的情况之外,没有实例被认为是有目的地设置了用于将鼠标拉进的移动空间。没有移动空间的情况本来就连后退这件事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如图16所示,要超出此范围活动时,就要加上将肘部向后方拉的动作。于是,从上臂到肩部的肌肉被调动到使手腕抬起对肘部进行推拉的动作中,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至少上半身的各部肌肉会紧张起来。这是由人体的动作轻重与身体的中心部和末端部以怎样的比例相关而决定的。例如,相扑运动员把对方推出摔交场外去那样大的动作是以腰部为中心调动全身的肌肉来进行的,而投掷乒乓球则手指尖就足够了,此外,投掷篮球那样的情况必须使至少从手到上臂的肌肉参加进来。在操作信息机械和器具的情况下,由于不会被要求与重量相关的结果,所以只要能够进行恰当的操作,则将身体的靠近末端部分的动作比例加大的情况效率高、对身体造成的负担小。由于与鼠标相比,利用人类自古以来在事务性作业中使用的笔记用具进行的作业,如图17所示,是使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笔杆,通过手腕及手指的PIP关节61的屈伸来操作笔尖或笔尾,所以即使在将手腕放下的状态下也能够纵横自如地进行作业,能够把从肘到肩、躯干从作业中解放出来。于是,作为具有笔记用具形状的把持部的装置,迄今为止开发出了并且正在出售数位板(日文《 > 夕寸L. ”卜)、如图18所示的鼠标笔71、如图19所示的握笔式鼠标72 这样的采用笔记用具的握持方法的指示器(参照专利文献1 3。)。其他非笔记用具式的装置中有在游戏机等装置广为使用的操纵杆、笔记本电脑中设置的触摸板或定位杆(日文f 〃 >〒〃 > 7 · 7〒〃?夕)、不是像鼠标那样滑动而是3用手指使球转动的轨迹球,此外还有安装在手指上的装置等(参照专利文献4。)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0-26901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2000-132327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11-345079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表2008-5^1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具有笔记用具状的把持部的数位板或鼠标笔71,尽管其把持姿态较之鼠标出色, 但是也没有达到取代鼠标而广泛普及的程度。这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如下二个问题。作为第一个问题举出的是,在计算机作业中,由于键盘等其他工具与指示器的操作混在一起,所以作为频繁换手的对象,鼠标形装置较之笔形装置从进入作业的顺应性、稳定性观点看来是出色的。也就是说,鼠标形的装置即使对其不进行充分的目视,只要把手大致伸到其附近也能容易地将其抓住,而笔形装置则必须将其抓起,而且,即使抓住了也还需要确认顶端的朝向,此外,由于内置传感器只有在用手支承起来之后才开始工作,所以每次都需要进行指针位置的修正。加之在多数情况下桌上还会放着其他笔记用具,所以还必须实施从这些用具当中进行拣选的作业。作为第二个问题举出的是,笔形的鼠标出于其用法上的观点被制得较轻,而且与面的接触也小,摩擦较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当按压或者转动一般设有的把持部上的点击按钮或滚动轮等的操作部的时候,容易受其按压的影响而招致并非有意而为的结果。鼠标的情况是,用被滑动平面40(参照图1 支承着的部分进行操作,因此不易受该影响,而笔形的鼠标则必须在进行点击等按压时用同一只手的手指进行反向支撑,为此,操作需要手指尖上有稳重性,必须十分小心。此外,关于握笔式鼠标72,虽然将其抓起并不费事,但是即便想要使鼠标轴进行笔记用具式的运动,也由于轴的倾斜角度是固定的,所以不能利用手和指关节来“使轴运动”。 为此,不得不进行与以往的鼠标同样的、使肘部前后移动的操作,再加上在键盘等混在一起的操作环境下倾倒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需要操作者小心谨慎。其他非笔记用具式的操纵杆、定位杆、触摸板、轨迹球、装在手指尖上的装置,虽然具有娱乐性、紧凑性等种种长处,但是就操作性而言,一般都没有达到超过鼠标的程度。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由手腕和指关节的屈伸进行的小幅度操作而不移动手腕和肘部的位置,就能进行前后滑动区域大的移动的翘臀鼠标。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快速作业的翘臀鼠标,其不需要一般的笔形鼠标等所必须的抓起或谨慎注意的步骤,能够实现一步到达操作开始。此外,本专利技术还以实现点击按钮、滚动轮的稳定操作为目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翘臀鼠标,其具有用于使显示画面上所显示的指针移动的传感器, 该翘臀鼠标用于使所述传感器在平面上移动操作(日文换作),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该翘臀鼠标具有使所述传感器露出的滑动面;在所述滑动面沿平面方向放置的情况下连接在所述滑动面的上部,供使用者把持用的把持部;所述滑动部在底面形成平缓的凸出面。所述把持部为大致的圆锥形状,该大致的圆锥形的轴相对于所述滑动部的底面倾斜地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翘臀鼠标具有如下特征具有与所述滑动部抵靠在一起、用于支承所述滑动部的支承部;所述支承部为以将形成所述滑动部的底面的凸出面和滑动面之间的间隙填起来的方式形成的构件,所述支承部与所述滑动部一体或分体设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以上那样的本专利技术,使用者无需像以往的鼠标形指示器那样使手腕抬起、前后移动肘部,就能覆盖在所述滑动部的移动,能够提供可以实现更接近显示画面的纵横比、 与之出入少的滑动区域形状的翘臀鼠标。由此,能够把使用者的手腕和肩膀从紧张状态解放出来,减轻疲劳和腱鞘炎等症状的发生。此外,在与键盘或其他工具的联合方面,由于不用花费像数位板或笔形鼠标类中所存在的那样的,将笔轴拿起而准备到作业姿势的工夫,所以能够实现作业个顺畅化。而且,能够使不稳定的笔轴上的点击按钮和滚动轮所要求的神经质的操作变得非必要。此外,由于将滑动部底部设计成了凸出面,所以不用使用可动零件或可变形零件, 由于能够将整体一体地构成,所以能够减少故障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翘臀鼠标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翘臀鼠标的点击按钮构成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翘臀鼠标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翘臀鼠标的概念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翘臀鼠标,具有用于使显示画面上所显示的指针移动的传感器,该翘臀鼠标用于使所述传感器在平面上移动操作,其特征在于:该翘臀鼠标具有使所述传感器露出的滑动面;和在将所述滑动面沿平面方向放置的时候连接在所述滑动面的上部、供使用者把持用的把持部,所述滑动部在底面形成平缓的凸出面;所述把持部为大致圆锥形状,该大致圆锥形的轴相对于所述滑动部的底面倾斜地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古成
申请(专利权)人:五角工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