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水汉专利>正文

新型中通杆鱼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82669 阅读:17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型中通杆鱼轮,包括前打轮,前打轮的轮沿铸有与之一体的螺纹头,沿螺纹头的中轴设有贯通的鱼线管孔,鱼线管孔的中轴线与前打轮的鱼线出线方向配合。螺纹头根据各种鱼杆的后堵螺纹规格进行加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鱼轮通过螺纹头直接安装在鱼杆的末端,鱼线管孔正对鱼杆的中轴,鱼线从前打轮引出通过瓷管和鱼线管孔经鱼杆末端穿入其内部并从其前端引出,实现了中通杆的后堵装置、鱼轮装置一体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后置的鱼轮从中通杆内部走线,因此不缠线、不伤线,鱼轮后置不占位、重量轻,拆装方便,易于携带和使用,减少了跑鱼几率,对鱼杆、鱼线和鱼轮有整体保护的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钓鱼钓具,具体是一种新型中通杆鱼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钓鱼杆,多将鱼轮设置在钓鱼杆的握持部前端前置安装,例如中通杆、手杆、矶竿、前打杆,由于其鱼轮的安装方式的局限,鱼线存在出线背离的问题,易伤线、缠线; 尤其是钓中大鱼后,老式的中通杆重量较大,收线不方便,前置鱼轮占位钓鱼杆的握持部, 容易因握持乏力跑鱼使伤线更加严重,而手杆则存在更加严重的跑鱼和断杆的缺陷。总而言之,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鱼轮前置的钓鱼杆总是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中通杆鱼轮,通过其实现中通杆的后堵装置、鱼轮装置一体化,将鱼杆、鱼线、鱼轮整体连为一体,在垂钓中使用方便,更加轻松,克服了老型鱼杆的各种毛病。具体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新型中通杆鱼轮,包括前打轮,前打轮的轮沿铸有与之一体的螺纹头,沿螺纹头的中轴设有贯通的鱼线管孔,鱼线管孔的中轴线与前打轮的鱼线出线方向配合。螺纹头根据各种鱼杆的后堵螺纹规格进行加工,本技术鱼轮通过螺纹头直接安装在鱼杆的末端,鱼线管孔正对鱼杆的中轴,鱼线从前打轮引出通过瓷管和鱼线管孔经鱼杆末端穿入其内部并从其前端引出,实现了中通杆的后堵装置、鱼轮装置一体化。为了保护鱼线减小摩擦损伤,该鱼线管孔两端各紧配一枚瓷管。进一步的,瓷管的内壁光滑。更进一步的,瓷管的内端连接于鱼线管孔内,外端形成开口圆滑的管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后置的鱼轮从中通杆内部走线,因此不缠线、不伤线,鱼轮后置不占位、重量轻,拆装方便,易于携带和使用,减少了跑鱼几率,对鱼杆、鱼线和鱼轮有整体保护的效果。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到图3所示,新型中通杆鱼轮,包括前打轮1,前打轮1的轮沿铸有与之一体3的螺纹头2,沿螺纹头2的中轴设有贯通的鱼线管孔3,鱼线管孔3的中轴线与前打轮1的鱼线出线方向配合。该鱼线管孔3两端各紧配一枚内壁光滑的瓷管4,瓷管4的内端连接于鱼线管孔3内,外端形成开口圆滑的管头,在收线和放线时,瓷管4很好的保护了鱼线不受摩擦损伤。前打轮1和螺纹头2 —体成型,可采用铸铝(ZL105)压铸而成。如图3所示,螺纹头2根据鱼杆5的端部螺纹规格进行加工,本技术通过螺纹头2直接安装在鱼杆5的末端,鱼线管孔3正对鱼杆5的中轴,鱼线6从前打轮1引出通过鱼线管孔3内的瓷管4,经鱼杆5末端穿入其内部并从其前端引出,实现了中通杆的后堵装置、鱼轮装置一体化,由于是从中通杆内部走线,因此不缠线、不伤线,减少了跑鱼几率,而且前打轮不占位,便于拆装。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技术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权利要求1.新型中通杆鱼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打轮,前打轮的轮沿铸有与之一体的螺纹头, 沿螺纹头的中轴设有贯通的鱼线管孔,鱼线管孔的中轴线与前打轮的鱼线出线方向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中通杆鱼轮,其特征在于该鱼线管孔两端各紧配一枚咨替PL·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中通杆鱼轮,其特征在于瓷管的内壁光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中通杆鱼轮,其特征在于瓷管的内端连接于鱼线管孔内,外端形成开口圆滑的管头。专利摘要新型中通杆鱼轮,包括前打轮,前打轮的轮沿铸有与之一体的螺纹头,沿螺纹头的中轴设有贯通的鱼线管孔,鱼线管孔的中轴线与前打轮的鱼线出线方向配合。螺纹头根据各种鱼杆的后堵螺纹规格进行加工,本技术鱼轮通过螺纹头直接安装在鱼杆的末端,鱼线管孔正对鱼杆的中轴,鱼线从前打轮引出通过瓷管和鱼线管孔经鱼杆末端穿入其内部并从其前端引出,实现了中通杆的后堵装置、鱼轮装置一体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后置的鱼轮从中通杆内部走线,因此不缠线、不伤线,鱼轮后置不占位、重量轻,拆装方便,易于携带和使用,减少了跑鱼几率,对鱼杆、鱼线和鱼轮有整体保护的效果。文档编号A01K87/00GK202151084SQ20112024490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蔡永海 申请人:蔡永海, 钟水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中通杆鱼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打轮,前打轮的轮沿铸有与之一体的螺纹头,沿螺纹头的中轴设有贯通的鱼线管孔,鱼线管孔的中轴线与前打轮的鱼线出线方向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海
申请(专利权)人:钟水汉蔡永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