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增热暖气装置,包括:套设于暖气片上的一罩体,该罩体底部设有进风口,顶部设有出风口;至少一通风装置,设于该罩体内部、暖气片下方;以及一温控装置,设于该罩体内部,并与该通风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节能增热暖气装置,可使暖气片散热量为原散热量的20%-200%,可同时解决住户的过热、欠热问题,对于过热用户,可以降低室温,提升舒适度,并节约能源;对于欠热用户,无需增加热网供水压力即可增加室温,从而降低整体能源消耗。并且无需对现有热力管网进行任何修改,不会对热网平衡造成任何影响;即使在最小散热量下也无需担心室内管网冻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集中供热
,尤其涉及一种具备节能增热功能的暖气装置。
技术介绍
集中供热作为北方冬季取暖最经济的供暖模式,近几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集中供热比例逐年上升。在集中供热行业研发节能增效技术有利于全国节能减排工作。当前, 热网系统中,靠近热源的住户容易室内温度过高,即过热;而远离热源或者处于热网最不利端的住户则容易室内温度过低,即欠热。过热将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而欠热则影响居民冬季生活的舒适性。当前,集中供热最典型方式是二次管网上的各个住户均并联连接,每户进户处一般安装手动调节阀,户内各个房间的暖气片串联连接。为解决靠近热源住户过热问题,出现过热时,可以手动调节住户进户调节阀开度。 然而这种方式下,热力公司不易发现过热情况,热网调节不及时且所耗人工较大。如果将住户进户手动调节阀改成电动调节阀,并使其根据住户室内温度来调节电动阀开度,这种方式改造成本较高,且难以解决户内局部房间过热的问题。此外,调节入户调节阀还将影响该住户周边住户的流量,造成这些住户过热或欠热。而为了消除该影响,又需要增加差压平衡阀,从而进一步加大实施成本。对于处在管网最不利端的住户,因其流量较小,容易出现供热不足的问题。热力公司为解决此类问题,通常采用提高热力站处的供水压力的方法加大最不利端住户流量。而此种方法,不仅增加了电能消耗又导致其它住户过热,浪费能源。此外也可以采用具备强制对流功能的增热产品,增强暖气片散热量,从而解决欠热问题。然而这些增热产品不具备节能功能,一旦这些最不利端住户热网平衡改善,所使用的增热产品则显得多余,而当室内无人或过热时,则无法达到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既具有增热又具有节能功能的节能增热暖气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节能增热暖气装置,包括套设于暖气片上的一罩体,该罩体底部设有进风口,顶部设有出风口 ;至少一通风装置,设于该罩体内部、暖气片下方;以及一温控装置,设于该罩体内部,并与该通风装置连接。优选的,所述温控装置至少包括温度传感器、温控模块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置于罩体表面,控制面板有线/无线连接温控模块,温控模块有线/无线连接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控模块通过信号线连接通风装置。优选的,所述通风装置包括贯流风机、防尘过滤网和勻风板,所述贯流风机的宽度略小于罩体的宽度,防尘过滤网设于贯流风机前端,勻风板设于贯流风机上方、暖气片下方;所述勻风板上设有若干勻风孔;所述温控模块通过信号线连接贯流风机。优选的,所述罩体顶部出风口安装开度可调节的百叶窗,罩体内部设置百叶窗控制装置连接并调节百叶窗,并且该百叶窗控制装置通过信号线与温控模块连接。优选的,所述罩体内侧设置保温材料衬层。优选的,所述罩体侧面设有暖气片进水口和暖气片出水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节能增热暖气装置,主要用于冬季室内取暖,可同时解决住户的过热、欠热问题,对于过热用户,可以降低室温,提升舒适度,并节约能源;对于欠热用户,无需增加热网供水压力即可增加室温,从而降低整体能源消耗。在常用暖气片上加装本技术后,在节能工作状态下,暖气片散热量仅为原散热量的20%,在增热工作状态下,暖气片散热量可为原散热量的200%,既可节能又可增热; 在住户户内无人的情况下,使用本技术,可节能80%。使用本技术无需对现有热力管网进行任何修改,不会对热网平衡造成任何影响;即使在最小散热量下也无需担心室内管网冻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温控装置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节能增热暖气装置,包括套设于暖气片3上的一罩体11,该罩体11底部设有进风口 8,顶部设有出风口 9。在罩体11内部、暖气片3下方设有一通风装置;本实施例中,该通风装置包括贯流风机6、防尘过滤网7和勻风板4,贯流风机6的宽度略小于罩体11的宽度,防尘过滤网7 设于贯流风机6前端,主要起过滤灰尘沙石或碎屑的作用,避免节能增热暖气装置受损害, 勻风板4设于贯流风机6上方、暖气片3下方;勻风板4上设有若干勻风孔,对贯流风机强制对流产生的冷风进行勻风处理,使其均勻通过暖气片并均勻受热。在罩体11内部还设有一温控装置5,温控装置与通风装置连接,本实施例中,该温控装置5至少包括控制面板501、温控模块502和温度传感器503,控制面板501置于罩体 11表面,温控模块502内置控制逻辑,控制面板501有线/无线连接温控模块502,温控模块502有线/无线连接温度传感器503 ;在本实施例中,温控装置与通风装置连接即体现为温控模块502通过信号线与贯流风机6连接。优选的,在罩体11顶部出风口 9安装开度可调节的百叶窗13,罩体11内部设置百叶窗控制装置2连接百叶窗13并调节百叶窗13的开度,本实施例中,该百叶窗控制装置2 通过信号线与温控模块502连接。优选的,该罩体11内侧还设置有保温材料衬层1。优选的,该罩体11侧面还设有暖气片进水口 10和暖气片出水口 12。在具体实施中,温控装置的控制面板及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温控装置各组件间的连接方式可有多种形式,在本技术基础上改变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仍属本技术之内容。温控装置内嵌的控制逻辑具有多种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温控模块内嵌控制逻辑,提供室温自动控制功能。该控制逻辑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温度,并与通过控制面板设定的室内温度设定值相比较,在室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温控模块控制百叶窗控制装置打开罩体顶部出风口百叶窗,并启动贯流风机,冷风从底部进风口吸入,经防尘过滤网过滤、勻风板勻风处理并经暖气片加热后,从出风口吹出热风,从而提高室内温度。而在室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温控模块控制百叶窗控制装置关闭出风口百叶窗,并关闭贯流风机,从而降低室内温度。实施例2,温控模块内嵌控制逻辑,提供多时段定时温度设定功能。住户可以通过温控面板,设定每天多个时段的温度值。温控模块在各个时段内,按照该时段内的温度设定值自动控制散热量,调节室温。实施例3,温控模块内嵌控制逻辑,预设多种工作模式,如工作日、休息日、外出无人等模式。每个模式包含一组多时段的温度设定值,可以预先设定。住户在使用时,仅需选择工作模式即可。在以上任一实施例中,对于过热或者长期无人住户(如,空置房),本技术通过对室内温度的检测,在室内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关闭贯流风机及罩顶百叶窗,并利用罩体内衬保温层的保温效果,降低暖气片与其周围空气之间的温差,进而减少了暖气片的散热量, 起到节能效果。对于欠热用户,本技术检测到室内温度低于设定值,打开贯流风机及罩顶百叶窗,通过强制空气对流,使得在不改变住户已有暖气片数量及管网供水工况下,暖气片散热量仍能大幅增加,从而起到增热效果。本技术的节能增热暖气装置,主要用于冬季室内取暖,可同时解决住户的过热、欠热问题,对于过热用户,可以降低室温,提升舒适度,并节约能源;对于欠热用户,无需增加热网供水压力即可增加室温,从而降低整体能源消耗。在常用暖气片上加装本技术后,在节能工作状态下,暖气片散热量仅为原散热量的20%,在增热工作状态下,暖气片散热量可为原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增热暖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于暖气片上的一罩体,该罩体底部设有进风口,顶部设有出风口;至少一通风装置,设于该罩体内部、暖气片下方;以及一温控装置,设于该罩体内部,并与该通风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建祥,李华军,李佳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易和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