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俊卿专利>正文

地表雨水渗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7688 阅读:4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表雨水渗透器,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渗透管及管盖,所述渗透管为空心管,该渗透管的上端有管口,渗透管的底端及与地表下土壤接触的管壁上都具有渗透孔;所述渗透管管口上设有一管盖,该管盖的内径大于渗透管的管口口径,管盖与渗透管的管口面有间距,该管盖的顶面及侧面都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洁合理,不用安装排水系统管道、不会破坏路面、易施工而且费用省,其能够及时、快速的排雨水,实现自然排水、由土壤吸收,是节能减排的环保型产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表雨水渗透器
技术介绍
当降雨量多时,像水泥、柏油等坚实路面的低洼处就会出现积水,目前,城市中应急的解决方法是使用抽水机排除雨水,治本的解决方法则是挖开该段路面,安装排水管道并连接到城市地下排水系统中。使用抽水机排除雨水为应急解决方案,不能解除根本隐患; 而安装排水系统则要破坏路面,工程较大,费用也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存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合理、易施工、能够快排雨水的地表雨水渗透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地表雨水渗透器包括渗透管及管盖,所述渗透管为空心管,该渗透管的上端有管口,渗透管的底端及与地表下土壤接触的管壁上都具有渗透孔;所述渗透管管口上设有一管盖,该管盖的内径大于渗透管的管口口径, 管盖与渗透管的管口面有间距,该管盖的顶面及侧面都设有通孔。其有益效果是雨水由管盖的通孔沿渗透管而下,从渗透管管壁及底端的渗透孔而排到地下的土壤层,实现自然排水,由土壤吸收;本技术简洁合理,不用安装排水系统管道、不会破坏路面、易施工而且费用省,其能够及时、快速的排雨水,是节能降耗、环保型产品。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地表雨水渗透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1-管盖,11-通孔,2-渗透管,21-渗透孔,22-防护网。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地表雨水渗透器——平放型地表雨水渗透器,该地表雨水渗透器包括渗透管2及管盖1,所述渗透管2为横置的空心管,该渗透管的上端有管口,渗透管的下端及与地表下土壤接触的管壁上都具有渗透孔21 ;所述渗透管管口上设有一管盖1, 该管盖的内径大于渗透管的管口口径,管盖与渗透管的管口面有间距,该管盖的顶面及侧面都设有通孔11。该渗透管的管径可为几十厘米,施工时,将渗透管埋进地表下的土壤层, 盖上管盖,使管盖的顶部与路面持平,管盖具有保护渗透管及滤渣的作用。当路面有积雨时,雨水由管盖1的通孔11沿渗透管2而下,从渗透管底端、与地表下土壤接触的管壁上的渗透孔21而排到地下的土壤层,实现自然排水,由土壤吸收。该渗透管的管口处设具有漏孔的防护网22,所述防护网22与该渗透管的管口为一体。防护网不但具有再次滤渣的作用,当管盖1未就位时,还具有防范人、物坠下的防护作用。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垂直型地表雨水渗透器,该垂直型地地表雨水渗透器包括渗透管2及管盖1,所述渗透管2为立式的空心管,该空心管由多段垂直叠合组成,其中一段或几段的侧管壁上具有渗透孔,最底的空心管有底层,其底层上设有渗透孔, 该渗透管的上端管口具有连为一体的防护网22 ;所述渗透管管口上设有一管盖1,该管盖的内径大于渗透管的管口口径,管盖与渗透管的管口面有间距,该管盖的顶面及侧面都设有通孔11。渗透管位于地表下,与渗透管邻接的土质为具有渗透、流动性的土层时,该段就使用无渗透孔的空心圆管;与渗透管邻接的土质不具有渗透、流动性时,此段就使用具有渗透孔21的空心圆管;如此,渗透管中就不会沉积泥土,保持排雨水的功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再一实施例——丁字型地表雨水渗透器,该丁字型地表雨水渗透器包括渗透管2及管盖1,所述渗透管的上部为横置空心管、下部为立式空心管,呈“丁”字型,横置空心管的下端及与地表下土壤接触的管壁上、立式的空心管侧管壁及底层上都具有渗透孔,该渗透管的上端管口具有连为一体的防护网22 ;所述渗透管管口上设有一管盖1,该管盖的内径大于渗透管的管口口径,管盖与渗透管的管口面有间距,该管盖的顶面及侧面都设有通孔11。该丁字型地表雨水渗透器可以更有效的排雨水,排水能力更强。权利要求1.一种地表雨水渗透器,其特征是它包括渗透管( 及管盖(1),所述渗透管(2)为空心管,该渗透管的上端有管口,渗透管的下端及与地表下土壤接触的管壁上都具有渗透孔;所述渗透管管口上设有一管盖(1),该管盖的内径大于渗透管的管口口径,管盖与渗透管的管口面有间距,该管盖的顶面及侧面都设有通孔(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雨水渗透器,其特征是所述渗透管为横置的空心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雨水渗透器,其特征是所述渗透管为立式的空心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雨水渗透器,其特征是所述渗透管的上部为横置空心管、 下部为立式空心管,呈“丁”字型,该渗透管的上端有管口,所述横置空心管的下端及与地表下土壤接触的管壁上、立式的空心管侧管壁及底层上都具有渗透孔;所述渗透管管口上设有一管盖,该管盖的内径大于渗透管的管口口径,管盖与渗透管的管口面有间距,该管盖的顶面及侧面都设有通孔。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地表雨水渗透器,其特征是渗透管O)的管口处设具有漏孔的防护网(22),所述防护网与该渗透管的管口为一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表雨水渗透器,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渗透管及管盖,所述渗透管为空心管,该渗透管的上端有管口,渗透管的底端及与地表下土壤接触的管壁上都具有渗透孔;所述渗透管管口上设有一管盖,该管盖的内径大于渗透管的管口口径,管盖与渗透管的管口面有间距,该管盖的顶面及侧面都设有通孔。本技术简洁合理,不用安装排水系统管道、不会破坏路面、易施工而且费用省,其能够及时、快速的排雨水,实现自然排水、由土壤吸收,是节能减排的环保型产品。文档编号E01C11/24GK202148479SQ201120234498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5日专利技术者卢俊卿, 卢宇伟 申请人:卢俊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地表雨水渗透器,其特征是:它包括渗透管(2)及管盖(1),所述渗透管(2)为空心管,该渗透管的上端有管口,渗透管的下端及与地表下土壤接触的管壁上都具有渗透孔(21);所述渗透管管口上设有一管盖(1),该管盖的内径大于渗透管的管口口径,管盖与渗透管的管口面有间距,该管盖的顶面及侧面都设有通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俊卿卢宇伟
申请(专利权)人:卢俊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