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理论的无轴承异步电机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175918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理论的无轴承异步电机控制方法,由两组Park逆变换、两组Clark逆变换、两组电流调节型逆变器、磁链观测器和无轴承异步电机构成复合被控对象;由模糊神经网络加积分器构成模糊神经网络逆系统;并将模糊神经网络逆与复合被控对象串联,将无轴承异步电机解耦成包含两个位移子系统、一个转速子系统和一个转子磁链子系统的伪线性系统;对得到的伪线性系统引入内模控制,组成闭环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控制精度高,对外部扰动、参数变化和建模误差的鲁棒性高,能够实现对无轴承异步电机的高性能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传动控制设备的
,尤其是一种。
技术介绍
无轴承异步电机是一个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系统,实现其电磁转矩和径向悬浮力之间的动态解耦控制是电机稳定悬浮和旋转运行的关键。目前,无轴承异步电机的控制方法主要有矢量控制和反馈线性化控制等。其中,基于转矩绕组气隙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对无轴承异步电机的转矩和气隙磁链的分别控制,但由于气隙磁链仍然与转矩电流有关,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解耦控制。基于转矩绕组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方法,能做到无轴承异步电机转矩电流与励磁电流之间的解耦,但仅仅属于稳态解耦控制,而不能实现动态解耦。基于逆系统理论的反馈线性化方法理论上可以实现无轴承异步电机的动态解耦控制,但其解耦线性化的实现,要求获得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而作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对象,无轴承异步电机的转子参数随工况的变化十分显著,再加上负载扰动的存在以及磁饱和的影响,使得系统精确建模很困难,因此解析逆系统方法很难在实际中真正应用。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可以实现无轴承异步电机的动态解耦控制,且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实现。不过由于利用神经网络建模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需要对解耦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理论的无轴承异步电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两组Park逆变换、两组Clark逆变换、两组电流调节型逆变器、磁链观测器和无轴承异步电机构成复合被控对象;每组所述Park逆变换、Clark逆变换和电流调节型逆变器依次连接后接入所述无轴承异步电机构,所述无轴承异步电机结构的输出为转子x、y方向的位移和转速;所述磁链观测器输入端与两路定子相电流和所述转速相连,输出端为转子磁链角和转子磁链,所述转子磁链角分别与所述两组Park逆变换相连;2)用模糊神经网络与6个积分器构造所述复合被控对象的神经网络逆系统,将所述神经网络逆系统连接在所述复合被控对象之前组成伪线性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贤兴王正齐孙宇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