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坤荣专利>正文

高尔夫球杆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3457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结构,包括一上盖、一底板、一打击面板及一连接球杆的管部的锥形喉部的下缘,并相互连接构成中空的杆头本体,其中该打击面板背面的上、下边缘分别设有一上阶槽与一下阶槽,用于与该上盖、底板相互结合并定位焊接时的位置。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目前的同类产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尔夫球杆头结构于焊接时更为简易,定位效果及杆头产品的组合焊接合格率更佳,且焊接完成后接缝处不需再补料。(*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结构用于定位焊接时的位置,从而提高杆头产品的组合焊接合格率。
技术介绍
一般焊接制造的高尔夫球杆头1,是将高尔夫球杆头1分成打击面板11、上盖板 12、底板13和管部14,将成型后各部位的板体组合,再焊接各板体的焊合边缘以构成高尔夫球杆头1的粗胚,经过磨光、打光、上料等各步骤处理后,形成完整的高尔夫球杆头1。请参阅图1、图2-1所示,焊接制造的高尔夫球杆头1的打击面板11的上边缘111、 下边缘112处各设有数个凹痕113、114,分别与上盖板12、底板13的边缘121、131设置的凸点122、132相互配合,使得打击面板11与上盖板12、底板13采用凸点122、132及凹痕 113,114为定位标记来焊接(如图2-1、图2-2所示),在焊接过程上,由于打击面板11与上盖板12、底板13相互组接之间,在装配时缺少了定位构造,使上述板体完全依靠使用者的手部接合感觉而定,所以在装配中容易导致高尔夫球杆头1产生偏移,而无法在打击面板 11的上边缘111、下边缘112与上盖板12、底板13的边缘121、131处进行焊接,导致最后成型的高尔夫球杆头1造成焊接不良,影响外观,增加产品不合格率,导致制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结构,该高尔夫球杆头结构具有焊接更为简易,并能保证较高的产品组合焊接合格率,且焊接完成后接缝处不需再补料。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结构,包括一上盖、一底板、一打击面板及一连接球杆的管部的锥形喉部的下缘,并相互连接构成中空的杆头本体,所述打击面板的背面与所述上盖相结合的上边缘设有用于焊接定位的一上阶槽,所述打击面板的背面与所述底板相结合的下边缘设有用于焊接定位的一下阶槽。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弧形外侧边形成一折边,并在其一边角部成型有一凹缺部, 供所述管部的所述锥形喉部的下缘焊接于所述凹缺部处。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弧形外侧边与所述上盖的所述折边结合处形成折边,并在其一边角部成型有一凸接部,供所述管部的所述锥形喉部的下缘焊接于所述凸接部。进一步地,所述打击面板在其一边角部成型有一凹弧部,供所述管部的所述锥形喉部的下缘焊接于所述凹弧部,而在相对的边角部成型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上盖的折边的末端、所述底板的折边的末端的结合处形成接合。进一步地,所述管部的所述锥形喉部的下缘设一阶槽,与所述上盖的所述凹缺部、 所述底板的所述凸接部及所述打击面板的所述凹弧部焊接并相互连接构成中空的杆头本体。3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所述凹缺部、所述底板的所述凸接部及所述打击面板的所述凹弧部分别设一阶槽,与所述管部的所述锥形喉部的下缘相互结合焊接并相互连接构成中空的杆头本体。本技术高尔夫球杆头结构主要可达到如下所述的有益效果1.结构具有焊接更为简易,并能保证产品具有较高的组合焊接合格率,并且强度增加。2.利用打击面板上、下边缘的上阶槽与下阶槽,来定位上盖及底板结合焊接时的位置,令打击面板的背面与上盖、底板装配焊接更加方便,且焊接完成后接缝处不需再补料。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高尔夫球杆头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1为图1所示高尔夫球杆头立体结构组合示意图。图2-2为图2-1于A-A位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高尔夫球杆头第一实施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1为图3所示高尔夫球杆头结构立体结构组合示意图。图4-2为图4-1于B-B位置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高尔夫球杆头第二实施例组合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高尔夫球杆头第三实施例组合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手段、技术特点及其有益效果,可由以下详细实施例说明辅以附图而获进一步的了解。本技术为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结构,请参阅图3、图4-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该高尔夫球杆头2包括一上盖3、一底板4、一打击面板5及一连接球杆的管部6的锥形喉部 61的下缘,其中该上盖3、底板4、打击面板5相互连接构成中空的杆头本体,用于连接球杆的管部6的锥形喉部61的下缘焊接于该杆头本体上。该上盖3的弧形外侧边形成一折边31,并在其一边角部成型有一凹缺部32,供连接球杆(图未示出)的管部6的锥形喉部61的下缘焊接于该凹缺部32处。该底板4的弧形外侧边与上盖3的折边31结合处形成一折边41,并在其一边角部成型有一凸接部42,供连接球杆的管部6的锥形喉部61的下缘设的平面611焊接于该凸接部42。该打击面板5在其一边角部成型有一凹弧部53,供连接球杆的管部6的锥形喉部 61的下缘焊接于该凹弧部53,而在相对的边角部成型有一缺口 54,该缺口 M与上盖3的折边31的末端以及底板4的折边41的末端的结合处形成接合,该打击面板5的背面与上盖 3、底板4相互结合的上边缘51和下边缘52分别设有用于焊接定位的一上阶槽511与一下阶槽521。本技术的打击面板5与上盖3、底板4结合时,请参阅图4-1、图4-2所示,首先通过打击面板5背面的上边缘51的上阶槽511、下边缘52的下阶槽521,分别与上盖3、4底板4对应的内边缘33、43相互结合,以定位上盖3及底板4焊接时的位置,令打击面板5 与上盖3、底板4能够保证精准地焊接结合在一起,而不会产生错位的现象,且焊接完成后接缝处不需再补料。上述实施例中,同时配合图3所示,将管部6的锥形喉部61的下缘插入该上盖3 的凹缺部32、打击面板5的凹弧部53内,并使管部6的锥形喉部61的下缘的平面611对应于底板4的凸接部42处,然后进行焊接并相互连接构成中空的杆头本体。图5示意了本技术高尔夫球杆头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管部6的锥形喉部61的下缘设一阶槽612,与上盖3 的凹缺部32、底板4的凸接部42及打击面板5的凹弧部53相互结合,然后进行焊接并相互连接构成中空的杆头本体。图6示意了本技术高尔夫球杆头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上盖3的凹缺部32、底板4的凸接部42及打击面板 5的凹弧部53分别设一阶槽321、421、531,供管部6的锥形喉部61的下缘插入并相互结合, 然后进行焊接并相互连接构成中空的杆头本体。由此,本技术高尔夫球杆头结构能够避免传统高尔夫球杆头1的打击面板11 与上盖板12、底板13采用凸点122、132及凹痕113、114为定位标记,在装配时缺少定位构造而产生错位的弊端。权利要求1.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结构,包括一上盖(3)、一底板G)、一打击面板( 及一连接球杆的管部(6)的锥形喉部(61)的下缘,并相互连接构成中空的杆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击面板(5)的背面与所述上盖C3)相结合的上边缘(51)设有用于焊接定位的一上阶槽 (511),所述打击面板(5)的背面与所述底板(4)相结合的下边缘(5 设有用于焊接定位的一下阶槽(5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的弧形外侧边形成一折边(31),并在其一边角部成型有一凹缺部(32),供所述管部(6)的所述锥形喉部(61)的下缘焊接于所述凹缺部(32)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结构,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结构,包括一上盖(3)、一底板(4)、一打击面板(5)及一连接球杆的管部(6)的锥形喉部(61)的下缘,并相互连接构成中空的杆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击面板(5)的背面与所述上盖(3)相结合的上边缘(51)设有用于焊接定位的一上阶槽(511),所述打击面板(5)的背面与所述底板(4)相结合的下边缘(52)设有用于焊接定位的一下阶槽(5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坤荣
申请(专利权)人:吴坤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