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峰专利>正文

湿式除尘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6518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式除尘风机,它包括风筒,风筒由外筒壁和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的内筒壁组成,外筒壁和内筒壁之间有夹层空腔;外筒壁的底部开设有过水口,积水盒与外筒壁下部相连接,并与过水口相对应,积水盒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内筒壁内安装设置有轮轴的支架,支架与风筒相连接,支架设置在喷水嘴与风机叶轮之间,至少一个分离叶轮安装在轮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际应用当中具有除尘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节能效果显著、无须经常维护的优点,彻底解决了因滤网而存在的除尘系统阻力大、风量处理能力差,所吸附的粉尘量直接影响到风机电机负荷量增大,以及出现堵塞现象而容易导致风机电机被烧毁的问题,保证了风机电机的运行安全和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除尘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矿山井下去除作 业面环境空气中粉尘的湿式除尘风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矿山井下及隧道施工等粉尘污染比较严重的场地,大都采用过滤 式除尘装置对其工作环境中的粉尘进行过滤处理,以此来净化作业面的环境空 气,达到有效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目的。此种过滤式除尘装置是采取对作 业面环境内的含尘空气经过滤器的反复循环方式,即含尘空气在水雾作用下, 凝聚形成尘水混合物,经过滤器过滤后再进行脱水处理后排出。其存在的问题 是 一、因过滤器由多层滤网构成,其网孔极小,它虽然能够满足除尘效果, 但使除尘系统阻力加大、风量处理能力及除尘效率大大降低,并使风机电机的 负荷增大,导致能耗较大、运行成本较高;二、随着除尘时间的变化,过滤器 上所吸附的粉尘越来越多,使其风量处理能力越来越低,这不仅严重影响除尘 效果,而且会引起风机电机的负荷越来越大,能耗越来越高,如果过滤器出现 堵塞情况时,容易导致风机电机被烧毁;三、因除尘装置是在粉尘含量较高的 环境下运行,其过滤器在较短时间内则会聚集大量粉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经 常性的清洗或更换,其使得维护工作相当繁重。中国专利200620110815. 6公 开了一种湿式旋流除尘器,它采取的过滤除尘段方式同样存在上述过滤式除尘 装置的弊端。如何能够无须采取过滤器形式来达到有效去除含尘空气中粉尘的目的,由 此既能够减少除尘系统阻力、保证风量处理能力,又能够从根本上确保风机电 机始终保持恒定负荷,有效节约了能源,并且无须经常维护,是目前有待解决 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式除尘风机,它无须采取过滤形式即可达 到有效去除含尘空气中粉尘的目的,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除尘系统阻力 较大、风量处理能力及除尘效率较低、能耗较高、容易烧毁风机电机及维护工 作繁重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湿式除尘风机,它包括风筒, 风筒内的前部安装喷水嘴、中部安装设有风机叶轮的电机;风筒上开设通口, 设有散热口的防护壳设置在风筒内,并与风筒相连接,防护壳的散热口与通口 对应相通,电机安装在防护壳内,风筒由外筒壁和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的内筒壁 组成,外筒壁和内筒壁之间有夹层空腔;外筒壁的底部开设有过水口,积水盒 与外筒壁下部相连接,并与过水口相对应,积水盒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内筒 壁内安装设置有轮轴的支架,支架与风筒相连接,支架设置在喷水嘴与风机叶 轮之间,至少一个分离叶轮安装在轮轴上。为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内筒壁 的内壁上连接至少一个集水环。所述集水环包括一级集水环和二级集水环。防 护壳置在风筒的内筒壁内,防护壳与内筒壁相互之间有间隔;由若干个一级导 流叶片并呈圆周排列组成的第一导流器设置在防护壳与内筒壁之间的间隔内, 各一级导流叶片的外侧端分别与内筒壁相连接、里侧端分别与防护壳相连接。所述一级集水环设置在第一导流器的后侧位置,其相互之间有间隔。内筒壁上 设置有由若干个二级导流叶片并呈圆周排列组成的第二导流器,各二级导流叶 片的外侧端分别与内筒壁相连接、里侧端分别与圆形挡风板相连接。第二导流 器设置在防护壳的后部,第二导流器的后侧位置设置二级集水环,其相互之间 有间隔。支架上安装电机,电机与至少一个分离叶轮相连接。所述的集水环的 截面为直角板形状。所述的集水环的截面为圆弧板形状。本技术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因风筒内安装的分离叶轮,巧妙利用了 风机叶轮转动所产生的抽吸负压而转动,它能够促使含尘空气中的粉尘与水雾 得到混合并形成含尘液滴,并能够使含尘液滴产生高速旋转运动,以此强化水 雾雾粒与含尘空气中粉尘的冲突,提高对细微粉尘的捕获率,并且分离叶轮所 产生的离心力能够将含尘液滴抛到内筒壁上,含尘液滴经通孔进入夹层空腔并 落入积水盒后被排出,所以它不仅能够将含尘空气进行初级净化,而且还节约 了电能;因第一导流器产生的旋流离心力能够再次促使含尘空气中的粉尘与水雾 得到充分混合,并使其产生高速旋转运动,以此再次强化水雾雾粒与含尘空气 中粉尘的冲突,大大提高了对细微粉尘的捕获率,并且第一导流器所产生的旋 流离心力能够将含尘液滴抛到内筒壁上,含尘液滴经通孔进入夹层空腔并落入 积水盒后被排出,所以它能够将经初级净化空气中的细微粉尘进行再次分离, 使该空气再次得到净化;因在第二导流器产生旋流离心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将剩余少量粉尘与水雾 混合,并使其进一步产生高速旋转运动,以此进一步强化水雾雾粒与含尘气体 中粉尘的冲突,进一步提高了对细微粉尘的捕获率,并且第二导流器所产生的旋流离心力能够将含尘液滴抛到内筒壁上,含尘液滴经通孔进入夹层空腔并落 入积水盒后被排出,所以它能够将经再次净化空气中的细微粉尘进行进一步分 离,使该空气进一步得到净化;因风筒由外筒壁和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的内筒壁组成,外筒壁和内筒壁之间 有夹层空腔,并且在外筒壁的底部连接彼此相通的积水盒,积水盒上开设有排 水口,所以它能够将进入夹层空腔内的含尘污水排出;因内筒壁的内壁上分段设置至少一个集水环,它能够将内筒壁内表面上的 含尘水流通过集水环的收集后,有规则地流入积水盒而被排出,起到了减少空 气中水分含量的作用,以避免出风口排出的空气存在湿度过大的问题。本技术一改只有采取过滤网形式方能去除含尘空气中粉尘的传统理 念,独特运用分离叶轮形式即能够使含尘空气与水雾形成含尘液滴被排出的除 尘形式,从根本上替代了滤网式过滤器,它在实际应用当中具有除尘效率高、 运行成本低、节能效果显著、无须经常维护的优点,彻底解决了因滤网而存在 的除尘系统阻力大、风量处理能力差,所吸附的粉尘量直接影响到风机电机负 荷量增大,以及出现堵塞现象而容易导致风机电机被烧毁的问题,从根本上保 证了风机电机的运行安全和工作效率。本技术是除尘技术的一次革命,广 泛应用于矿山井下能够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湿式除尘风机,它包括风筒,风筒内的前部安装喷水嘴5a、 中部安装设有风机叶轮14的电机15;风筒上开设通口 lb,设有散热口的防护壳16设置在风筒内,并与风筒相连接,防护壳16的散热口与通口 lb对应相 通,电机15安装在防护壳16内,风筒由外筒壁l和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a的 内筒壁3组成,外筒壁1和内筒壁3之间有夹层空腔2;外筒壁l的底部开设 有过水口la,积水盒6与外筒壁1下部相连接,并与过水口la相对应,积水 盒6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 6a;内筒壁3内安装设置有轮轴13的支架12,支架 12与风筒相连接,支架12设置在喷水嘴5a与风机叶轮14之间,至少一个分 离叶轮11安装在轮轴13上。内筒壁3的内壁上连接至少一个集水环。所述集 水环包括一级集水环22和二级集水环22a。防护壳16设置在风筒的内筒壁3 内,防护壳16与内筒壁3相互之间有间隔;由若干个一级导流叶片21并呈圆 周排列组成的第一导流器设置在防护壳16与内筒壁3之间的间隔内,各一级 导流叶片21的外侧端分别与内筒壁3相连接、里侧端分别与防护壳16相连接。 所述一级集水环22设置在第一导流器的后侧位置,其相互之间有间隔。内筒 壁3上设置有由若干个二级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湿式除尘风机,它包括风筒,风筒内的前部安装喷水嘴(5a)、中部安装设有风机叶轮(14)的电机(15);风筒上开设通口(1b),设有散热口的防护壳(16)设置在风筒内,并与风筒相连接,防护壳(16)的散热口与通口(1b)对应相通,电机(15)安装在防护壳(16)内,其特征在于:风筒由外筒壁(1)和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a)的内筒壁(3)组成,外筒壁(1)和内筒壁(3)之间有夹层空腔(2);外筒壁(1)的底部开设有过水口(1a),积水盒(6)与外筒壁(1)下部相连接,并与过水口(1a)相对应,积水盒(6)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6a);内筒壁(3)内安装设置有轮轴(13)的支架(12),支架(12)与风筒相连接,支架(12)设置在喷水嘴(5a)与风机叶轮(14)之间,至少一个分离叶轮(11)安装在轮轴(1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峰郭金郭光
申请(专利权)人:郭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