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主体、包装容器、容器主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6493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装容器(1),具有将内容物收纳到凹部(21)的平面大致圆形的容器主体(20),在该容器主体(20)中,盖部件(30)热封在配设于开口部(22)的周缘的凸缘部(23)上,用来堵塞在其中心部形成为平面大致圆形的开口部(22)。该凸缘部(23)与盖部件(30)的热封通过环状的密封部(40)来进行。容器主体(20)用由密封层(251)、中间层(252)及基材层(253)构成的多层薄片(25)形成。密封部(40)的内周缘侧形成有树脂堆积部(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器主体、包装容器、容器主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食品类的包装方式,以下的带盖容器应用得较为广泛具有在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周缘设有凸缘部的容器主体以及薄膜状的盖部件,将食品类收纳到容器主体内部之后,热封该容器主体的凸缘部和盖部件而实施密封包装。关于这种带盖容器,从安全地保存收纳于容器内部的食品类的观点来看,必须具有较高的密封性,即热封设置于容器主体的凸缘部和盖部件、并使通过该热封形成的密封部不易剥离;并且,必须同时具有密封性和易开封性这两种相反的特性,即在开封盖部件时,可以简便地从容器主体剥离该盖部件。关于这种包装容器,开封前的密封性较为重要,另一方面,也需要具有开封时的易开封性。因此,已公知一种技术,该技术通过改变树脂材质等来控制容器主体的密封层的密封强度,对盖部件与容器主体的界面进行剥离。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易开封容器,其构成为使多层容器主体的层间粘结力比凸缘部和盖部件的粘结力小,在凸缘部附近的切口部以及热封部的内侧设置环状的切断线。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容器,其凸缘面上形成有倾斜突部,在热封了凸缘和盖部件时倾斜突部溶化伸展而形成树脂堆积片,盖部件的最内层在覆盖树脂堆积片的状态下以未粘结或弱粘结的状态进行连接。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容器,其凸缘部具有凸起的弯曲密封面,当与盖部件热封后,在密封面的内外周部的至少一方形成露出部,露出部形成有槽,以使密封中心方向减小。另外,在专利文献4以及5中记载了一种技术,其通过凸型密封盘对由多层薄片构成的凸缘部以及盖部件进行两次热封,以形成树脂堆积。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昭63-9606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9-99933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昭62-28355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1-10658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平2-219767号公报然而,专利文献1记载的易开封性容器虽然被实用化,但是,其存在如下问题设置切口部以及切断线的工序、密封位置的精度等技术难度较高,而欠缺通用性。此外,关于专利文献2,存在如下问题在凸缘部稳定地得到其所记载的突起、以及稳定地得到通过密封而形成的树脂堆积都较为困难,而且还因为容器的厚度增加而造成成本增加。另外,关于专利文献3,稳定地得到通过密封而成的树脂堆积较为困难,在密封部的外周侧一旦形成树脂堆积就会使易开封性变差。而且,因为使密封部的外周侧不形成树脂堆积实质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无法得到稳定的易开封性。此外,关于专利文献4以及5,通过利用凸形密封盘进行两次密封而形成树脂堆积,不过这种方法中,稳定地形成树脂堆积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困难,而且,为了确保易开封性而不在密封部的外周侧形成树脂堆积是不可能的。综上所述,存在如下问题不能稳定地得到容器的高密封性以及易开封性,品质不稳定,制造工序复杂、通用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主体、包装容器、容器主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其具有稳定的易开封性以及密封性,能够以简单的工序进行制造。本专利技术的容器主体具有收纳内容物的凹部以及从该凹部的开口部延伸设置的凸缘部,具有至少由密封层和基材层这两层构成的多层薄片,所述凸缘部具有相对于所述开口部的面方向向斜上方倾斜的第一倾斜部;以及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周缘朝外侧方向延伸设置、且通过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交叉形成顶角部的第二倾斜部。在本专利技术中,容器主体的凸缘部具有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通过第一倾斜部与第二倾斜部的交叉而形成顶角部。因为第一倾斜部相对于开口部的面方向向斜上方倾斜,所以在将盖部件热封到凸缘部时,在形成于第一倾斜部与盖部件之间的间隙,盖部件的密封层溶化形成树脂堆积部,盖部件与第一倾斜部通过该树脂堆积部粘结。即,利用容器主体的第一倾斜部的形状,用通常的密封方法,就可以简单地仅在密封部的内周缘侧形成树脂堆积。形成有这种树脂堆积的包装容器具有良好的高密封性,且因为密封部的开封开始侧未形成树脂堆积,所以能够保持易开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容器主体中,优选所述第一倾斜部相对于所述开口部的面方向以不足 90°的角度倾斜,所述第二倾斜部相对于所述开口部的面方向以不足90°的角度倾斜。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倾斜部以及所述第二倾斜部分别以相对于所述开口部的面方向不足90°的角度倾斜。因此,在通过密封环将盖部件热封到凸缘部时,由第一倾斜部与第二倾斜部的交叉而形成的顶角部被密封环推压,凸缘部向顶角部的角度扩大的方向、即容器主体的外侧延伸出。这时,因为密封环的密封面沿着第二倾斜部进行密封,所以在盖部件与第一倾斜部之间容易形成树脂堆积部。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树脂堆积的形成均一稳定的包装容器。在本专利技术的容器主体中,所述第一倾斜部优选为相对于所述开口部的面方向以 15°以上且80°以下的角度倾斜。此外,所述第二倾斜部优选为相对于所述开口部的面方向以5°以上且30°以下的角度倾斜。在本专利技术中,因为第一倾斜部相对于所述开口部的面方向以15°以上且80°以下的角度倾斜,所以在将盖部件放置到凸缘部时在盖部件与第一倾斜部之间容易出现间隙,易于形成树脂堆积。此外,因为第二倾斜部相对于所述开口部的面方向以5°以上且30°以下的角度倾斜,所以在将盖部件放置到凸缘部进行热封时,在盖部件与第二倾斜部之间稳定地形成密封部。综上所述,因为能够仅在凸缘部的内周侧稳定地形成树脂堆积,所以能够简单地制造出品质稳定的包装容器。在本专利技术的容器主体中,优选所述第一倾斜部的相对于所述开口部的面方向的倾斜角度A以及所述第二倾斜部的相对于所述开口部的面方向的倾斜角度B满足A > B的关系。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倾斜部的倾斜角度A具有大于等于第二倾斜部的倾斜角度B的角度。因此,在如上所述用密封环进行热封的情况下,因为密封环的密封面容易沿着第二倾斜部,所以在盖部件与第一倾斜部之间更容易形成树脂堆积部。因此,能够在密封部的内周缘侧切实地形成树脂堆积部,所以能够提供更加稳定的包装容器。本专利技术的包装容器具有所述容器主体、以及堵塞所述开口部的盖部件,且通过密封部对所述盖部件与所述凸缘部之间进行密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所述容器主体上热封盖部件而得到的包装容器。因此,可以起到与上述相同的作用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包装容器中,优选在所述盖部件与所述第一倾斜部之间具有树脂堆积部,通过该树脂堆积部将所述盖部件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粘结。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包装容器的盖部件与第一倾斜部之间形成树脂堆积部。因为所述盖部件与所述第一倾斜部之间是在密封部的内周缘侧,所以通过在这里形成树脂堆积部而使包装容器的高密封性优良。另一方面,因为树脂堆积部没有形成在密封部的外周缘侧,所以易开封性也较为良好。在本专利技术的包装容器中,优选所述树脂堆积部的截面呈鸟嘴形状。在本专利技术中,树脂堆积部形成为截面呈鸟嘴形状。这种形状因为对垂下到盖部件与第一倾斜部之间的树脂堆积施加内压,所以高密封性更加优良。而且,在开封时树脂堆积部不会妨碍开封。因此,可以保持易开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包装容器中,所述树脂堆积部优选形成为将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顶角部的树脂挤出的形状。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第一倾斜部相对于开口部的面方向以40°以上且80°以下的角度倾斜的状态下、将盖部件放置到凸缘部进行热封的情况下,树脂堆积部可以为如下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器主体,具有收纳内容物的凹部以及从该凹部的开口部延伸设置的凸缘部,该容器主体的特征在于,具有至少由密封层和基材层这两层构成的多层薄片,所述凸缘部具有:相对于所述开口部的面方向向斜上方倾斜的第一倾斜部;以及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周缘朝外侧方向延伸设置、且通过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交叉形成顶角部的第二倾斜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黑隆洋
申请(专利权)人: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