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6059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实现无论从正面方向还是斜方向观察时都不带有红色、自然且高品质的色彩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1)具备光扩散性光学部件(3)、配置于该光扩散性光学部件(3)的背面侧的光源(2)以及配置于所述光扩散性光学部件(3)的前面侧的VA型液晶面板(30),所述光扩散性光学部件(3)通过在透明材料中分散光扩散粒子而成,当将所述透明材料的折射率和所述光扩散粒子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设为“Δn”,将所述光扩散粒子的累积50%粒径设为“D50”(μm)时,0.01≤Δn×D50≤0.25的关系式成立,所述光扩散性光学部件(3)和所述光源(2)之间配置有聚光性光学部件(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论从正面方向还是斜方向观察时都能实现不带有红色的自然的色彩显示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液晶显示装置,公知有使用了使封入一对透明电极间的液晶分子在不施加电压的状态时沿大致垂直方向取向,而在施加电压的状态时沿大致水平方向取向的垂直取向 (Vertical Alignment)液晶单元构成的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使用了该垂直取向液晶单元(VA型液晶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这些优点。上述以往的VA型液晶显示装置虽然从正面方向观察时呈现自然的色彩显示,但是存在从斜方向观察时呈现带有红色的色彩显示的问题。即,存在从斜方向观察的图像显示带有红色,不能得到高品质显示的问题。因此,作为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显示装置,本申请人曾提出如下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光扩散板、配置于该光扩散板的背面侧的光源、配置于上述光扩散板的前面侧的液晶面板,其中,上述液晶面板具有将液晶封入在互相分开地配置的一对透明电极之间而成的液晶单元,上述液晶分子在上述一对透明电极间在不施加电压的状态时,沿着相对于该透明电极大致垂直方向进行取向,上述光扩散板通过在透明材料中分散有光扩散粒子而成,将上述透明材料的折射率和上述光扩散粒子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设为“ Δ n”,当将上述光扩散粒子的累积50%粒径设为"D5tl”(μ m)时,0.01彡AnXD5tl彡0.25的关系式或 0.61 ^ AnXD5tl彡0. 75的关系式成立(参照专利文献2)。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36563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8-116725号公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欲解决的问题根据上述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实现无论从正面方向还是斜方向观察时都能够充分地抑制红色,实现自然、高品质的色彩显示。如果能进一步提高这种从斜方向观察时的红色抑制效果,则可以实现更高品质的色彩显示,因此,期望能进一步提高从斜方向观察时的红色抑制效果。另外,一般在作为光源使用了发光二极管的构成中,与使用了其他种类的光源时比较,存在从斜方向观察时的红色更显著的趋势,因此,在作为光源使用发光二极管的情况下也要求充分地抑制从斜方向观察时的红色。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该技术的背景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实现无论从正面方向还是斜方向观察时都不带有红色、自然且高品质的色彩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方法。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备第1光扩散性光学部件、配置于该第 1光扩散性光学部件的背面侧的光源以及配置于上述第1光扩散性光学部件的前面侧的液晶面板,上述液晶面板具有将液晶封入于互相分开地配置的一对透明电极之间而成的液晶单元,上述液晶分子在上述一对透明电极间不施加电压的状态时为相对于该透明电极沿大致垂直方向进行取向的液晶分子,上述第1光扩散性光学部件通过在透明材料中分散光扩散粒子而成,当将上述透明材料的折射率和上述光扩散粒子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设为 “ Δn”,将上述光扩散粒子的累积50%粒径设为“D50”(l·! m)时,0. 01彡ΔnXD5(1彡0. 25的关系式成立,在上述第1光扩散性光学部件和上述光源之间配置有聚光性光学部件。如上述项1中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聚光性光学部件具备下述聚光性能,即,使半峰半宽度为60°以上的入射光入射该聚光性光学部件时,从该聚光性光学部件射出的射出光的射出角-亮度曲线中的半峰半宽度比上述入射光的半峰半宽度减小10°以上,所述入射光的半峰半宽度是指在显示入射光的各入射角度的各亮度的入射角-亮度曲线中的与亮度的极大值的1/2的大小相当的2点间的角度范围的一半的值。如上述项1中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聚光性光学部件由棱镜片构成,上述棱镜片具备下述聚光性能,即,使半峰半宽度为60°以上的入射光入射于该棱镜片时,从该棱镜片射出的射出光的射出角-亮度曲线中的半峰半宽度比上述入射光的半峰半宽度减小10°以上,所述入射光的半峰半宽度是指在显示入射光的各入射角度的各亮度的入射角-亮度曲线中的与亮度的极大值的1/2的大小相当的2点间的角度范围的一半的值。如上述项1中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聚光性光学部件由光扩散片构成,上述光扩散片具备下述聚光性能,即,使半峰半宽度为60°以上的入射光入射于该光扩散片时,从该光扩散片射出的射出光的射出角-亮度曲线中的半峰半宽度比上述入射光的半峰半宽度减小10°以上,所述入射光的半峰半宽度是指在显示入射光的各入射角度的各亮度的入射角-亮度曲线中的与亮度的极大值的1/2的大小相当的2点间的角度范围的一半的值。如上述项1中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聚光性光学部件由表面赋形光扩散性光学部件构成,上述表面赋形光扩散性光学部件具备下述聚光性能,即,使半峰半宽度为60°以上的入射光入射于该表面赋形光扩散性光学部件时,从该表面赋形光扩散性光学部件射出的射出光的射出角-亮度曲线中的半峰半宽度比上述入射光的半峰半宽度减小10°以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入射光的半峰半宽度是指在显示入射光的各入射角度的各亮度的入射角-亮度曲线中的与亮度的极大值的1/2的大小相当的2点间的角度范围的一半的值。如上述项1 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聚光性光学部件和上述光源之间配置有第2光扩散性光学部件。如上述项1 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上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专利技术的效果在的专利技术中,通过第1光扩散性光学部件中满足0. 01 ^ AnXD50 ^ 0. 25的关系式,沿斜方向透射第1光扩散性光学部件的扩散光为带有蓝色的光,因此随后通过光沿斜方向透射VA型的液晶面板,与带有红色的现象发生色调(蓝、红)互相抵消(补偿),其结果是可以实现无论从正面方向还是斜方向观察时都不带有红色、自然且高品质的色彩显示。而且,由于在第1光扩散性光学部件和光源之间配置有聚光性光学部件,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从斜方向观察时的红色抑制效果。在 的专利技术中,由于聚光性光学部件具备使在入射角-亮度曲线中半峰半宽度为60°以上的入射光入射于该聚光性光学部件时,从该聚光性光学部件射出的射出光的射出角-亮度曲线中的半峰半宽度比上述入射光的半峰半宽度减小10°以上的聚光性能,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从斜方向观察时的红色抑制效果。另外,在 的专利技术中,聚光性光学部件同时具备聚光功能和光扩散性能,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从斜方向观察时的红色抑制效果,而且可以使光更加扩散。在的专利技术中,聚光性光学部件和光源之间还配置有第2光扩散性光学部件,因此充分地遮蔽光源的灯光不均,在液晶面板的面内可以得到亮度更均勻的图像。在的专利技术中,虽然作为光源使用了发光二极管,但是可以实现无论从正面方向还是斜方向观察时都不带有红色的、自然且高品质的色彩显示。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图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光性光学部件的入射角-亮度曲线和射出角-亮度曲线的一例的图。在该图3中,“M”表示入射光的半峰半宽度,“N”表示射出光的半峰半宽度。虽然这些入射角-亮度曲线和射出角-亮度曲线均是仅显示左右单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备第1光扩散性光学部件、配置于该第1光扩散性光学部件的背面侧的光源、以及配置于所述第1光扩散性光学部件的前面侧的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具有将液晶封入于互相分开配置的一对透明电极之间而成的液晶单元,所述液晶分子在所述一对透明电极间不施加电压的状态时为相对于该透明电极沿大致垂直方向进行取向的液晶分子,所述第1光扩散性光学部件通过在透明材料中分散光扩散粒子而成,当将所述透明材料的折射率和所述光扩散粒子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设为“Δn”,将所述光扩散粒子的累积50%粒径设为“D50”(μm)时,0.01≤Δn×D50≤0.25的关系式成立,在所述第1光扩散性光学部件和所述光源之间配置有聚光性光学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浩子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