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60030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链。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拉链(1、21、31、41)中,链牙列(2)由螺旋状或锯齿状的连续拉链链牙(5)形成,配置在一方的拉链牙链带(3)上的插管(11、23、33、43)或座管(12、34、44)具有跨着拉链带(4)的表背两面且一体地形成在其链牙列侧端部上的钩状的第一钩部(11c、23c、34c、43c),在配置于另一方的拉链牙链带(3)上的座管(12、34、44)或插管(11、23、33、43)与链牙列(2)之间,跨着拉链带(4)的表背两面配置有相对于座管(12、34、44)或插管(11、23、33、43)独立地形成的合成树脂制的啮合加强体(9、29、39),啮合加强体(9、29、39)具有:与第一钩部(11c、23c、34c、43c)卡合的钩状的第二钩部(9b、29b、39b);向与该啮合加强体(9、29、39)的第二钩部(9b、29b、39b)的朝向相反侧的方向突出设置、用于与相邻于第一钩部(11c、23c、34c、43c)的拉链链牙(5)卡合的卡合突起(9c、29c、39c)。由此,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且链牙列(2)的插管(11、23、33、43)及座管(12、34、44)侧的端部的啮合强度提高,即使分离嵌插件(10、32、42)等受到顶起力等,也能够防止在链牙列(2)上发生啮合裂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分离嵌插件的拉链,该分离嵌插件具有插管及座管,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下述拉链链牙列由螺旋状或锯齿状的连续拉链链牙形成,即使在该链牙列处于啮合状态时承受了顶起力,也不容易发生啮合裂开,啮合强度高。
技术介绍
以往,在左右拉链带的相对的各带侧缘部缝接由热塑性树脂制的单丝形成的螺旋状或锯齿状的连续拉链链牙而形成左右一对的拉链牙链带,在该拉链牙链带的链牙列上贯穿插有拉头,并且,在该链牙列的一端部安装具有插管及座管的分离嵌插件,由此构成拉链。另外,在日本特开2006-46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分离嵌插件的一例,该分离嵌插件设在上述那样的安装有螺旋状或锯齿状的连续拉链链牙的拉链上。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分离嵌插件如图13及图14所示如下形成在左右一对的拉链牙链带51中,在一方的拉链牙链带51的下端成形而安装有热塑性树脂制的插管52,在另一方的拉链牙链带51的下端通过一体成形而安装有热塑性树脂制的座管53及插座54。 此外,安装有该分离嵌插件的拉链牙链带51通过在左右的拉链带57的相对的各带侧缘部缝接螺旋状的连续拉链链牙55而形成。该分离嵌插件中的插管52与配置在左侧拉链带57的带表背面上的加强部56 — 体成形,并在带表背面的范围内配置在拉链带57的带侧缘部上。该插管52具有大致棱柱状的插管主体部52a ;在该插管主体部52a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以梯形切缺的切口部52b ;从插管主体部52a的与切口部52b相比位于链牙列侧的位置朝向座管53侧向侧方突出的基台部52c ;从该基台部52c的链牙列侧端面以尖形状突出的插入部52d ;从基台部52c的链牙列侧端面向与该插入部52d的表面(上表面)侧相邻的位置突出的载置部52e。另外,在该插管52的切口部52b的下表面侧配置有与基台部52c相连续的侧壁52f。另一方面,该分离嵌插件中的座管53及插座54也与加强部56 —体成形,并在带表背面的范围内形成在右侧拉链带57的带侧缘部上。另外,座管53具有棱柱状的座管主体部53a ;从该座管主体部53a朝着插管52侧向侧方突出、能够嵌入到插管52的切口部 52b中的嵌入部53b ;在座管主体部53a的插管相对侧缘突出设置在与嵌入部53b相比位于链牙列侧的位置,能够与插管52的基台部52c的下表面(背面)抵接的突条片53c。插座 54 一体成形在座管53的下端部,具有能够供插管52插入的未图示的插管插入孔和能够供插管52侧的拉链带57插入的未图示的带插入槽。通过这样的专利文献1的分离嵌插件,由于在插管52设有所述插入部52d和所述载置部52e,所以,在使左右的链牙列啮合时,插管52的插入部52d被插入到与座管53相邻的啮合对方侧的拉链链牙55的上下腿部55b之间,并且,该拉链链牙55的上下腿部55b被载置在插管52的载置部52e上。由此,与座管53相邻的拉链链牙55的啮合头部55a以不会摆动的方式被收容在插管52的基台部52c上的插管主体部52a与插入部52d及载置部52e之间,从而插管52 可靠地束缚该拉链链牙55。 因此,能够使链牙列的插管52及座管53侧的端部的啮合状态稳定,能够实现啮合强度的提高,例如,能够抑制当在座管53和插管52上施加了带表背方向的顶起力时从座管 53及插管52侧的链牙列端部发生啮合裂开的情况。因此,一直以来,作为具有分离嵌插件的拉链的一种,具有侧开型的分离嵌插件的拉链为公众所知,即从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中一方的链牙列端部连续地形成嵌入体,从另一方的拉链牙链带的链牙列端部连续地形成枢轴支承体,使所述嵌入体相对于所述枢轴支承体以不通过拉头的链牙引导通路的方式从枢轴支承体的侧部插入并卡定,由此,能够使左右的链牙列啮合。另外,关于具有这样的侧开型的分离嵌插件的拉链,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43568 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使该分离嵌插件的使用容易度提高的拉链。如图15所示,该专利文献2记载的带分离嵌插件62的拉链61具有在左右的拉链带63上排列设置合成树脂制的多个单独的拉链链牙64而形成链牙列65,由此而成的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66 ;设在链牙列65的一端部的分离嵌插件62 ;以及省略了图示的拉头。 此外,作为该拉头,能够使用一直以来一般公知的拉头。所述分离嵌插件62在左右的拉链带63的下端以与链牙列65连续的形态具有发挥插管的作用的嵌入体67和发挥座管的作用的枢转卡定体68,该嵌入体67和枢转卡定体 68相对。所述嵌入体67具有一体形成在左侧的拉链带63的表背两面的薄板状的嵌入板部67a;形成在嵌入板部67a的带端部侧前端部(后端部)的被枢转卡定部(轴部)67b; 沿嵌入板部67a的带内侧侧缘形成的突条部67c ;形成在嵌入板部67a的链牙列65侧端部 (前端部)的啮合部(钩部)67d;形成在嵌入板部67a的表面及背面的凹入部67e。另外,嵌入板部67a除了凹入部67e以外其表背面都是平坦的,其带表背方向的壁厚形成得比设在拉头的上下凸缘间的间隙的间隔小。而且,在嵌入板部67a上设有从带端部侧朝向带内方切入的切口部67f。所述枢转卡定体68具有形成在右侧的拉链带63的表背两面的拉头保持部68a ; 经由层差部68b形成得比拉头保持部68a壁厚、且主视呈大致J字形状的枢转卡定部68c ; 与拉头保持部68a相比形成在带内方、且用于提高枢转卡定体68的向拉链带63的固定强度的加强部68d。另外,在拉头保持部68a的与嵌入板部67a相对的侧面和枢转卡定部68c 的与嵌入板部67a相对的侧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嵌合凹槽68e。而且,拉头保持部68a的嵌入体相对侧缘以其中间部位朝向嵌入体67稍微鼓出的方式弯曲。在使拉头滑动并与层差部68b对合时,该拉头保持部68a能够插入到拉头的链牙引导通路内以保持拉头。所述枢转卡定部68c具有为了能够供嵌入体67的被枢转卡定部67b从枢转卡定体68的侧部嵌入而上方开口的枢动空间68f ;供被嵌入到该枢动空间68f中的被枢转卡定部67b抵接并能够自由旋转地卡定的大致J字形内表面68g。而且,在枢转卡定部68c的前端部形成有从大致J字形内表面68g贯穿到外周面的狭缝68h,该狭缝68h的带表背方向的槽宽被设定得比嵌入板部67a的壁厚大。若为具有这样的分离嵌插件62的专利文献2的拉链61,则通过将嵌入体67的被枢转卡定部67b从枢转卡定体68的侧部嵌入,能够将该被枢转卡定部67b能够自由旋转地卡定在枢转卡定体68的枢转卡定部68c中,另外,通过将嵌入体67的被枢转卡定部67b从未图示的拉头的肩口经由链牙引导通路插入,也能够将该被枢转卡定部67b能够自由旋转地卡定在枢转卡定体68的枢转卡定部68c中。另外,在将拉头保持在枢转卡定体68上且将嵌入体67的被枢转卡定部67b卡定在枢转卡定体68中的状态下,将嵌入体67的嵌入板部67a经由设在拉头的上下凸缘间的间隙插入到链牙引导通路中,然后使拉头沿啮合方向滑动,由此能够使左右的链牙列65啮合。因此,专利文献2的拉链61构成为能够进行以下不同的两种卡定操作,即使嵌入体67的被枢转卡定部67b从枢转卡定体68的侧部横向插入而直接嵌入由此使其卡定在枢转卡定体68中的基于横向插入的卡定操作;使嵌入体67的被枢转卡定部67b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链(1、21、31、41),具有:在左右的拉链带(4)的相对的各带侧缘部(4b)上形成有链牙列(2)的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3);具有安装在至少左右的所述链牙列(2)的一端部处的座管(12、34、44)及插管(11、23、33、43)的分离嵌插件(10、32、42);和使左右的所述链牙列(2)啮合、分离的拉头(8),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牙列(2)由螺旋状或锯齿状的连续拉链链牙(5)形成,配置在一方的所述拉链牙链带(3)上的所述插管(11、23、33、43)或所述座管(12、34、44)具有钩状的第一钩部(11c、23c、34c、43c),所述第一钩部(11c、23c、34c、43c)跨着所述拉链带(4)的表背两面且一体地形成在该插管(11、23、33、43)或座管(12、34、44)的链牙列侧端部处,在配置于另一方的所述拉链牙链带(3)上的所述座管(12、34、44)或所述插管(11、23、33、43)与所述链牙列(2)之间,跨着所述拉链带(4)的表背两面配置有相对于所述座管(12、34、44)或所述插管(11、23、33、43)独立地形成的合成树脂制的啮合加强体(9、29、39),所述啮合加强体(9、29、39)具有:以钩状形成在该啮合加强体(9、29、39)的所述座管(12、34、44)或所述插管(11、23、33、43)侧、用于与所述第一钩部(11c、23c、34c、43c)卡合的第二钩部(9b、29b、39b);向与该啮合加强体(9、29、39)的所述第二钩部(9b、29b、39b)的朝向相反侧的方向突出设置、用于与相邻于所述第一钩部(11c、23c、34c、43c)的所述拉链链牙(5)卡合的卡合突起(9c、29c、39c)。...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仓卓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