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冲洗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422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反流冲洗过滤器(10),它可用待滤污液反流冲洗,包括:若干设在过滤器壳内且污液沿其纵向流过其中的过滤部件。其结构这样设计:过滤时污液从过滤部件两端(26、27)均匀注入;反流冲洗时一端与冲洗件(33)相连,另一端(26)则最好通过节流件(45、46)的转接与污液入口(14)相通。这样,除了过滤效率高之外,在压力损失小的条件下实现了特别好的过滤部件的反流冲洗效果,并且避免了堵塞现象。(*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流冲洗过滤器,其可由待过滤的污液进行反流冲洗。该过滤器包括若干在过滤器壳体内沿圆圈设置且污液沿纵向流过其中的过滤部件,过滤部件与过滤器入口相连或可与之相连,各过滤部件的一端以单独或成组的方式与一冲洗件接通进行反流冲洗,该冲洗件与泥浆出口连通并由一个转动传动装置驱动。在上述现有的反流冲洗过滤器(DE-OS4030084)中,采用了过滤部件,其朝向污液的那端是敞开的,而其另一端与一环形槽的相互连通。在过滤操作中,这种已知过滤器的过滤部件中的污液从开口端流向环形槽。在反流冲洗操作中,至少一个过滤部件与冲洗件连通。进入环形槽的污液逆着过滤方向从其它过滤部件高速流出,透过反流冲洗的过滤部件向泥浆出口流去。因此,污液携带着过滤器内部滤出的杂质。这种现有的过滤器具有下述缺点当采用较小的过滤部件时压力损失成比例地增大。另外还存在着下述危险;过滤部件在环形槽区被杂质堵塞,该区中污液流速只有很小。在反流冲洗各个过滤部件时,就得使用严重污染的污液,而这些污液是已经经过其他过滤部件之后才输送来的,因此,与入口浓度相比,杂质浓度提高了。这样,为有效地进行反流冲洗,就需要成比例大的污液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本文开始就已述及的那种反流冲洗过滤器,其不仅可在过滤器尺寸较小情况下保持高的过滤效率,而且可以对单个过滤单元进行有效的反流冲洗,并且,由于杂质沉淀,过滤部件堵塞的危险可得以避免。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上述目的的,即在过滤时过滤部件的两端均与过滤器的入口相连通。这种结构具有优点由于过滤部件的两端均被污液冲击,每个过滤部件的污液进口截面扩大了一倍,因而过滤部件中污液的压力损失显著降低。由于各过滤部件的两端均对污液开放,污液从两端注入过滤部件,杂质颗粒堵塞的危险性极小。当过滤部件的一端与冲洗件接通时,尚未过滤的污液将对过滤部件进行极为有效的反流冲洗,污液在贯穿方向、即过滤方向的横向上呈紊流状态,并流过过滤部件内部。由于反流冲洗时,过滤部件内部相对于其外部处于较低的压力水平,贯穿流动的污液及反流进入过滤部件内部的滤液改善了过滤部件的净化。因此,即使只用少量的反流冲洗液,也可以极有效地对过滤部件进行反流冲洗。如果过滤部件上与冲洗件相反的那个进口端由一个或多个节流件盖住,或可由其盖住,那么将是特别有利的。这样,正被反流冲洗的过滤部件的压力可以被精确地调节,从而确保污液流过的过滤部件的内部的压力在部件的全长上低于其周围的滤液腔中的压力。于是,在反流冲洗过程中,过滤部件的任何部分均不会有污液透过过滤物在过滤方向上渗出,相反,滤液将会在过滤部件的全长上反向流进其内部。适当的节流件是一种节流片。该节流片与过滤部件的进口端有一定的间隔,从而构成一道环形缝隙。这种结构十分容易制造并且很少需要保养。由于节流件形式的节流件与过滤部件的进口端之间有一定间隔,因此,这里可以不采用昂贵的密封面之类的结构。如果节流片与上述进口端之间的间距是可以调节的,那将特别有利。这样,当反流冲洗过滤部件时,可以调节进口截面的大小,并精确地调节压力水平。节流件和冲洗件适于固定在一个共同的,处于过滤器壳体内部的转动轴上。这样,冲洗件和节流件就可以协调转动,对准要反流冲洗的过滤部件。如果过滤部件设置在至少两个相互同心的孔圈上时,就可以在比较小的空间内安置大量的过滤部件。其中,绝大多数过滤部件处于过滤工作状态,同时,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过滤部件被反流冲洗。通过这种反流冲洗,可以避免较大的压力扰动,反流冲洗所需的液量与过滤器的总通量成比例地减少。下述结构特别有利过滤器壳体具有一个第一入口腔和一个第二入口腔,两入口腔之间用一条连接管连通。连接管设在沿圆圈分布的那些过滤部件的中央,形成一种特别紧凑的过滤器结构。上述过滤部件最好是直的、两端敞开的滤烛,这些滤烛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冲孔阴模板之间,这些冲孔阴模板上为每个滤烛都提供一个孔,以便污液流入。在这种结构中,只要打开过滤器壳体的壳盖,就可以容易地单独更换过滤部件。更换过滤部件时,过滤部件以其中一块冲孔阴模板的各个孔中沿纵向被抽取出来。另外,还可以把整套滤烛连同一个冲孔阴模板一起从过滤器中取出,换上一套新的过滤部件。上述冲孔阴模板之一上设有适当的用于冲洗件的控制镜面,该冲洗件拥有至少一个在控制镜面上滑动的接头。当该接头转动时,上述冲孔一个接一个地与泥浆输送管连通。这种结构确保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在各个正在反流冲洗的过滤部件与冲洗件之间建立起密封连接关系,同时,该结构的磨损和所需维护都很少。冲洗件上至少设有两个冲洗臂,一个冲洗臂通向外圈的过滤部件,另一个冲洗臂通过内圈上的过滤部件,以便进行反流冲洗。内外圈上的各过滤部件可仅用一个反流冲洗装置进行反流冲洗。这里,一个内圈上的过滤部件和一个外圈上的过滤部件被同时净化。冲洗件的旋转轴最好是一个空心轴,从而构成冲洗液泥浆的输送管。这种结构特别节省空间,并且避免了可转动的冲洗件与抗扭转的泥浆输送管之间的昂贵的密封连接。该泥浆输送管通向一个带有附加过滤器和/或网筛的泥浆收集腔。在泥浆收集腔中,在泥浆进行后续处理之前,大的杂质例如反流冲洗泥浆中的大块纤维等先由该网筛滤掉。上述附加过滤器或网筛可具有圆筒形的过滤面,泥浆从内向外流过。网筛内侧最好设有一个净化装置,该净化装置固定地连接在冲洗件的旋转轴上。当冲洗件旋转时,净化装置沿着过滤面的内侧运动,刮下滞留在该过滤面上的大的杂质。然后,这些杂质可通过一个分立的大杂质出口排出泥浆收集腔。如果上述净化装置具有泥浆喷嘴,则是特别有利的。该喷嘴与泥浆输送管连通,泥浆由该导管流入。泥浆喷嘴最好指向圆筒形过滤面的切向,将冲洗件中抽出的反流冲洗液切向地喷到网筛上。这样,网筛在净化装置的作用下机械地净化,同时附着的杂质被液力净化。本专利技术的反流冲洗过滤器中的过滤部件可采用已知的缝隙式滤烛。但这些滤烛还特别具有一个沿其纵向延伸的支承体,支承体上设有至少三条相互平行的棱,还具有一围绕支承体且仅贴在各条棱上的过滤物。这种滤烛在其它过滤器中也可以很好地应用,并且已为此提出独立的保护请求,该滤烛具有如下优点滤烛内部的过滤物呈一种深入的平面形状,该平面在污液流过的方向上不存在由支承体构成的障碍。在该平面上杂质滞留于其上,并且有可能堵塞过滤物。这种滤烛品质十分优良,可以实现紊流反流冲洗,其中,直接在过滤物上流动的液体流速很高,不会产生由障碍物引起的涡流,这种涡流会促使杂质淤积。由于有在滤烛全长上平整而连续布置的过滤平面,该滤烛不仅只有小的堵塞趋势,并且也很容易用少量流体进行反流冲洗。上述支承体可具有大致呈星形的截面形状,星形的尖构成各条棱。支承体可用塑料或金属制成,并将滤烛划分成多个独立的、截面为三角形的滤室,这些滤室互不相通。滤室的一侧面由过滤物构成,过滤物由支承体的棱撑起并包绕在支承体上,根据所需的滤室进口截面的大小,支承体可具有约4至6条棱,对那些较小的滤烛来说最好只拥有4条棱,这样,各滤室的截面积尚有足够大,从而保证污液流的压力损失尽量小。当滤烛尺寸较大时,最好设6条或更多的支承体棱,以便将各棱之间的支承宽度减小。上述过滤物适宜由织物软管制成,它就象两端开口的长统袜那样,可以套在支承体上。这里涉及的是一种特别的细网目织物,其网目为50μm,在特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反流冲洗过滤器,其可由待过滤的污液进行反流冲洗,该过滤器包括:若干在过滤器壳体内沿圆圈设置且污液沿纵向流过其中的过滤部件,过滤部件与过滤器入口相连或可与之相连,各过滤部件的一端以单独或成组的方式与一冲洗件接通进行反流冲洗,该冲洗件与泥浆出口连通并由一个转动绕动装置驱动,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滤部件(25)的两端(26、27)在过滤时与过滤器入口(14)保持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迪格伦纳泽威利罗提海因茨辛德弗
申请(专利权)人:博尔基希过滤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