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甲醇吸收回收酸性气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4136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理吸收回收酸性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物理吸收脱除酸性气后,含硫富液与不含硫富液分别处理,含H↓[2]S的富液用N↓[2]气或净化气中压气提回收CO↓[2],气提后溶液送热再生,而气体中的CO↓[2]用含CO↓[2]溶液进行二次吸收,气体中的H↓[2]S用一部分富液脱除,含硫富液与中压气提的进料汇合,不含硫的富液冷却后送CO↓[2]解吸系统。CO↓[2]解吸分四级或四级以上,一级闪蒸后的溶液用作低温冷源回收冷量,以后逐次回收冷量适度提压升温闪蒸解吸。在四级闪蒸的情况下,第四级闪蒸后,溶液用作半贫液。CO↓[2]基本全部回收,H↓[2]S浓度提高,H↓[2]S损失大幅度减少,能耗降低。(*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气体净化领域,涉及酸性气体回收方法。低温甲醇洗净化工艺(Rectisolprocess)是五十年代由德国的林德(Linde)公司和鲁奇(Lurgi)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气体净化方法。由于它具有一些突出的优点,所以从五十年代以来,广泛地应用于制氢与脱除并回收酸性气体。但该工艺存在下述问题1 由于溶液再生过程中采用了低压气提的技术,即用N2将甲醇中的CO2进行气提,使甲醇中的H2S浓度相对提高,气提后的气体放空,导致CO2损失,CO2回收率低,现有技术中CO2的回收率约为65%。2 由于气提前甲醇中的CO2含量较高(8-10%CO2),气提的效果又有局限性,因此气提后甲醇中的残余CO2含量为0.8-1.2%,导致热再生后塔顶送硫回收装置的气体中H2S浓度偏低,设计值为25-26%H2S(原料气中H2S含量为0.24%)。由于操作条件的波动,实际生产中H2S的浓度还要低,这样就影响硫回收工序中的操作,增加了能耗。3 由于CO2从甲醇中解吸或气提时都伴随有H2S,为防止CO2气或排放气带硫,都用不含H2S的甲醇再进行脱硫,这就引起含H2S的甲醇量逐步扩大,增加了热再生塔的负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低温甲醇冼的物理吸收方法从原料气中回收酸性气体,特别是CO↓[2]和H↓[2]S的方法,包括吸收、气提、解吸与热再生等步骤,其特征在于:原料气(1)经吸收塔(6)物理吸收脱除酸性气后,含硫富液与不含硫富液分别处理: a含H↓[2]S的富液用N↓[2]或净化气在18-39atm的压力、50-70℃的条件下中压气提回收CO↓[2],气提后溶液(29)换热后送热再生塔(60),而气体(28)中的CO↓[2]用含CO↓[2]溶液在二次吸收塔(39)中进行二次吸收,其中的H↓[2]S用一部分富液脱除,含硫富液(43)与中压气提塔(25)的进料汇合; b不含硫的富液(40)中的一部分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裕国张述伟王长英曲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