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41035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夹紧装置(C)具有:夹持构件(2),用以夹持工件的孔的内周面;夹紧杆(3),具有内嵌卡合于该夹持构件(2)的锥形轴部(31);油压缸(4),可使夹持构件(2)和夹紧杆(3)朝轴心方向进退驱动;以及本体构件(1),附设所述夹持构件(2)、夹紧杆(3)和流体压缸(4),其中,在本体构件(1)上半部的中心部设有朝上方突出的圆筒状本体筒部(11a),且将该本体筒部(11a)的外径设定为在解除夹紧状态下的夹持构件(2)的外径的3倍以下,且在解除夹紧状态时,使夹持构件(2)的上半部与锥形轴部(31)朝本体筒部(11a)的上端外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夹持工件的孔而固定的夹紧装置,尤其涉及在本体筒部上半部的中心 部设有小径的本体筒部,并将夹持构件和夹紧杆组装于该本体筒部,可在不会受到孔的附 近的凸部或凹部或阶段部的影响下进行夹紧的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对工件的上面进行机械加工时,无法采用通过推压工具从上方推压工件的端 部的形式的夹紧装置,故采用上述的夹紧装置(所谓的孔夹紧装置(hole clamp device)) 0 在该夹紧装置中,在本体构件形成使夹紧对象的工件就座的就座面,且在工件置入时,将工 件搭载于就座面而支撑,然后将夹持构件和所插入于该夹持构件的夹紧杆的锥形轴部插入 于工件的孔,而将夹紧杆朝就座面侧拉引,藉此利用锥形轴部使夹爪扩径而卡合(夹持)于 孔的内周面后,通过将该夹持构件进一步朝就座面侧拉引,而将工件固定于就座面。此种夹 紧装置被记载于专利文献1、2中。在上述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夹紧装置中,夹持构件和锥形轴部是以自夹紧装置 的本体构件的中央部突出较短的特定长度的方式构成,且本体构件具有夹持构件直径的4 倍以上的外径。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3550010号公报专利文献2 德国专利第40209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通过上述孔夹紧而进行夹紧的各种工件中,如壳(case)构件中的盖构件等般 包含许多使凸缘部螺合于对象壳本体的凸缘部的工件,并在该工件的凸缘构件的外面侧突 设有多个凸条,在多个螺栓孔的附近部形成有浅螺丝头孔座。将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时,是使 工件的外面侧朝下夹紧并对凸缘部的结合面实施切削加工。在以往的孔夹紧中,夹持构件和锥形轴部是以自本体构件的中央部突出较短的特 定长度的方式构成,且本体构件具有夹持构件直径4倍以上的外径的较粗的构造。因此,将 上述工件夹紧时,由于工件的凸缘部会造成阻碍,故无法将夹紧装置的夹持构件和锥形轴 部插入于工件的螺栓孔,所以无法夹紧。此外,若以本体构件支撑工件的螺栓孔的螺丝头孔 座的表面,由于无法将夹持构件与锥形轴部充分地插入于工件的螺栓孔,所以也无法正常 地夹紧。因此,在以往的孔夹紧中,在工件的夹紧对象的孔的附近存有凸部时、在孔的周边 存有凹部时、在孔的附近存有阶段部的情况等,大多无法将工件夹紧。于是,优选将夹紧装置的本体构件的上半部形成较细,而使夹持构件和锥形轴部 自其小径部的上端突出的方式构成。然而,在夹持构件和夹紧杆的外周侧,必须有用以支撑 夹持构件的支撑构件,且难以将该支撑构件小径化。而且,为了确认解除夹紧状态,必须检测支撑构件的上限位置,且为了检测夹持构件的滑动,必须检测夹紧杆的下限位置,但因夹紧杆为可从支撑构件独立地下降的构成,故 难以检测出夹紧杆的下限位置,更且,必须于本体构件设置用以使夹紧杆停止于下限位置 的止动件(stopper)。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不会受到夹紧对象的孔的附近的凸部或凹部或 阶段部阻碍的情况下进行夹紧的孔夹紧,并提供一种可通过共同的检测装置而检测支撑构 件的上限位置与夹紧杆的下限位置的孔夹紧等。本专利技术的夹紧装置是具有插入于工件的孔后可夹持孔的内周面的环状夹持构 件;具有可内嵌卡合于该夹持构件的锥形轴部的夹紧杆;可使上述夹持构件和夹紧杆朝轴 心方向进退驱动的流体压缸;以及附设上述夹持构件、夹紧杆和流体压缸的本体构件的夹 紧装置,其中在上述本体构件上半部的中心部设有朝上方突出的圆筒状本体筒部,而该本 体筒部具有在解除夹紧状态下的上述夹持构件外径3倍以下的外径,且在解除夹紧状态 时,上述夹持构件的上半部与夹紧杆的锥形轴部是以朝上述本体筒部的上端外突出的方式 构成。即使在夹紧对象的孔的附近有凸部或凹部或阶段部的情况,也可通过将本体筒部 插入于凸部之间、或插入于凹部,而用夹持构件和夹紧杆的锥形轴部将夹紧对象的孔夹紧。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夹紧装置,由于在本体构件上半部的中心部设有朝上方突出的圆筒 状本体筒部,并形成为在解除夹紧状态下的上述夹持构件外径3倍以下的外径,且在解除 夹紧状态时,夹持构件的上半部与夹紧杆的锥形轴部是以朝本体筒部的上端外突出的方式 构成,故可得到如下的效果。即使在夹紧对象的孔的附近有凸部或凹部或阶段部的情况,也可通过将本体筒部 插入于凸部之间、或插入于凹部,而用夹持构件和夹紧杆的锥形轴部将夹紧对象的孔夹紧。 可改善夹紧装置的使用便利性,并可使夹紧装置的通用性显著提升。此外,将于夹紧对象的孔的附近不具有凸部或凹部或阶段部的工件夹紧时,也没 有任何障碍。除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以外,还可采用以下各种结构(1)具备工件就座用就座面,形成于上述本体筒部的上端部;活塞部及杆部,该 活塞部构成上述流体压缸的活塞构件,该杆部自该活塞部朝上方延伸至本体筒部内;环状 承压构件,外嵌于上述杆部并通过流体压朝上方推压;以及支撑构件,可移动自如地外嵌于 上述杆部,且与环状承压构件一体地动作而从下方支撑上述夹持构件。根据此结构,在将工 件支撑于就座面,将夹持构件和锥形轴部插入于孔,并在以可通过流体压使夹持构件朝上 方推压的环状承压构件及支撑构件支撑的状态下,使夹紧杆下降驱动而使夹持构件咬住于 孔的壁面后,通过使夹紧杆下降驱动,可将工件夹紧。(2)具有T形卡合部,形成于上述夹紧杆的下端部分;以及T形卡合凹部,形成于 上述杆部的上端部分,并可使上述T形卡合部自水平方向侧边卡合。根据此结构,可将流体 压缸的活塞构件的杆部小径化,并可将本体筒部小径化。(3)上述杆部上半部的上端部分与外周侧部分形成于形成上述T形卡合凹部的外 周侧分割体,且于上述杆部上半部的中心侧部分形成有螺丝轴部,而上述外周侧分割体螺 合于该螺丝轴部。根据此结构,在T形卡合凹部的制作、与夹紧杆的T形卡合部对T形卡合凹部的组装方面是有利的。(4)在上述流体压缸的活塞部与环状承压构件之间,形成有对环状承压构件作用 向上的流体压的夹紧用流体作动室。根据此结构,通过夹紧用流体作动室的流体压可使环 状承压构件经常向上推压,并可用支撑构件来支撑夹持构件。(5)形成于上述环状承压构件上端部的卡定锷部可升降自如地收容于本体构件 的收容孔,且通过使其卡定锷部卡定于收容孔的下端壁而规定上述环状承压构件的下限位 置,通过使上述卡定锷部卡定于收容孔的上端壁而规定上述环状承压构件的上限位置。根 据此结构,可规定环状承压构件的上限位置与下限位置。(6)以通过利用位于下限位置的环状承压构件承接上述外周侧分割体的下端部, 而规定夹紧杆的下限位置的方式构成。根据此结构,由于是通过以位于下限位置的环状承 压构件承接外周侧分割体的下端而规定夹紧杆的下限位置,故不需于本体构件设置用以将 夹紧杆承接于下限位置的止动件。(7)上述支撑构件构成为自上述环状承压构件分割的形状,且上述支撑构件的下 端抵接于上述环状承压构件的上端。根据此结构,由于支撑构件构成为自环状承压构件分 割的形状,故可形成如上述(6)所示的结构。(8)上述夹持构件与夹紧杆形成为可朝向与上述轴心垂直相交的方向移动。根据 此结构,即使在工件的夹紧对象的孔的大小或位置有制作误差的情况,也可使夹持构件咬 住于孔的壁面。(9)设有以使上述夹持构件和夹紧杆的轴心与上述流体压缸的轴心一致的方式, 将夹持构件和夹紧杆予以弹性推压的弹性推压装置。根据此结构,在解除夹紧状态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紧装置,具有:插入于工件的孔后可夹持孔的内周面的环状夹持构件;具有已内嵌卡合于该夹持构件的锥形轴部的夹紧杆;可使所述夹持构件和夹紧杆朝轴心方向进退驱动的流体压缸;以及附设所述夹持构件、夹紧杆和流体压缸的本体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构件上半部的中心部设有朝上方突出的圆筒状本体筒部,而该本体筒部具有处于解除夹紧状态下的所述夹持构件外径3倍以下的外径,在解除夹紧状态时,所述夹持构件的上半部与所述夹紧杆的锥形轴部以朝该本体筒部的上端外突出的方式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上孝幸
申请(专利权)人:帕斯卡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