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和包含它的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3816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防止在发光器件层叠的结构中从与接触孔重叠的区域发光。一种层叠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将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电连接到驱动电路的接触孔。在该接触孔中设置第一或第二电极以及第二有机化合物层,并且存在于该接触孔中的第二有机化合物层不发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的有机电致发光 显示装置,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各像素均具有有机化合物层,并且在该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该像素包括在其厚度方向上层叠的多个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使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下面称为有机EL器件)的平板显示器得到关 注。特别地,有机EL器件具有这样的优点该有机EL器件具有低驱动电压和高响应速度, 并且易于增加其面积。因此,已经对材料和器件进行了密集的研究和开发。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7-012359公开了包括多颜色发光器件的有机电致发光 显示装置,各发光器件具有彼此层叠的多个顶部发射有机EL器件。另外,该有机电致发光 显示装置包括在基板上设置的使用薄膜晶体管(下面称为TFT)的有源像素电路,以及在该 像素电路上设置的层间绝缘膜。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中设置的发光器件的一对电极中的一个 电极通过层间绝缘膜以及第一和第二有机化合物层中形成的接触孔电连接到该TFT的输 出电极。接触孔指的是通过去除显示器件的各层的一部分形成的并且电连接上部层和下部 层的通孔。一般地,有机EL器件具有厚度为0. 05 μ m 0. 30 μ m的有机化合物层被夹置在电 极之间的结构。因此,从发光层发射的光受到电极之间的光干涉效应的影响。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7-012359中公开的显示器件中,在第一有机化合物 层中形成的接触孔的壁是倾斜的。在该接触孔中均勻设置第二有机化合物层。因此,接触 孔中的第二有机化合物层的厚度与在像素区域中设置的厚度不同。因此,由于接触孔中的第二有机化合物层也被夹置在电极之间,第二有机化合物 层也发光。也就是说,由于第二有机化合物层在接触孔中和像素区域中具有不同的厚度, 即,从其发射的光的强度由于干涉效应而彼此不同,因此发光颜色改变。另外,由于在第二有机化合物层中提供的接触孔,在第三层中设置的发光器件中 产生了与上述问题相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层叠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 装置包括接触孔,并且在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即使当第二器件的组件被布置在该 接触孔中时,也不会在该接触孔中发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在该基板上布置有驱动电路;多个像素,该多个像素被布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且该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包 括顺序设置在该基板上的第一电极、第一有机化合物层、第二电极、第二有机化合物层和第 三电极;以及接触孔,用于将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电连接到该驱动电路,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二有机化合物层被从基板侧起依 次设置在该接触孔中,以及存在于该接触孔中的第二有机化合物层不发光。从下文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的 透视图。图2A是示意地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的平 面图,图2B是沿着图2A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2C是沿着图2A的线B-B'截取 的截面图。图3A是示意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一个 像素的平面图,图3B是沿着图3A的线A-B-C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3C是示意地示出了根 据第二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平面图。图4A是示意地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一个像 素的平面图,并且图4B是示意地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的显示区域的边缘部的平面图。图5A、5B、5C、5D和5E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生产 方法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布置在基板表面上的多个像素。每个像 素包括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该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彼此层叠。即,第二器件布置在第一 器件上。该器件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EL器件)。驱动第二器件的驱动晶体管通过在构成第一器件的第一有机化合物层中设置的 接触孔连接到第二器件的一个电极(第二电极)。由于第二器件的组件被设置在接触孔中,因此在该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第二器件 在接触孔中发光。接触孔是倾斜的或具有阶梯差(stepdifference),并且形成在接触孔中 的第二器件的第二有机化合物层的厚度与形成在像素区域中的第二有机化合物层的厚度 不同。因此,由于光干涉效应而在接触孔和像素区域之间存在光强度差。结果,当第二器件 发光时,颜色纯度被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接触孔中的第二器件发光的结构,具 体地,一种防止接触孔中的第二器件的第二有机化合物层发光的结构。结果,即使当第二器 件的组件被在接触孔的厚度方向上布置在接触孔中时,也不会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提 取出(extract)具有与从第二器件发射的光不同的发光颜色(emissioncolor)的光。作为防止第二器件的第二有机化合物层在接触孔中发光的结构,可以使用下列结 构中的任一种在接触孔中在第二电极和第二有机化合物层之间设置绝缘层的结构;将第 二有机化合物层的一部分改性为绝缘部分的结构;以及不在接触孔中设置第二电极的结构。各像素包括多个器件,并且这些器件被驱动,从而它们单独发光或它们不发光。像 素至少包括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至少包括一对彼此相对的电极以及 夹置在该电极之间的有机化合物层作为组件。第一器件至少包括第一电极、第一有机化合物层和第二电极。第二器件至少包括 该第二电极、第二有机化合物层和第三电极。另外,第二器件布置在第一器件上。因此,第 二电极是第一器件的电极对中的一个电极,并且还是第二器件的电极对中的一个电极。第二电极是透明的,从而从一个器件发射的光通过另一个器件被提取到外部。因 此,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电极被称为公共透明电极。第一器件、第二器件和基板按照基板、第一电极、第一有机化合物层、第二电极 (公共透明电极)、第二有机化合物层和第三电极的顺序层叠。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可以从基板侧发光,或光可以从第三 电极上方被提取出。在后一种情况下,第三电极是透射从各器件发射的光的透明的或半透明的电极。 第一电极可以是作为反射电极或者反射层和透明电极的叠层的反射从器件发射的光的电 极。基板可由任意材料制成。例如,基板可由玻璃制成。基板可以是透射从器件发射 的光的透明部件,或是不透射从器件发射的光的不透明部件。作为驱动电路的驱动晶体管可被设置在基板上。在此情况下,优选地提供使设置 在基板上的驱动晶体管与第一器件的第一电极绝缘的绝缘层。驱动晶体管控制该器件发光 或不发光。具体地,例如,可以使用TFT作为驱动晶体管。有机化合物层可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当有机化合物层具有多层结构时,它 可以包括光发射层(发光层)和其它层。例如,其它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 阻挡层、空穴阻挡层和电子传输层。可以适合地选择其它层。发光层可仅包括由发光材料制成的有机化合物层。可替换地,发光层可至少包括 作为主要成分的主体材料,以及作为次要成分并且提供器件的发光颜色的客体材料。优选 地,构成像素的各器件发射不同颜色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  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布置有驱动电路;  多个像素,所述多个像素被布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且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包括顺序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电极、第一有机化合物层、第二电极、第二有机化合物层和第三电极;以及  接触孔,用于将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电连接到所述驱动电路,  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二有机化合物层被从基板侧起依次设置在所述接触孔中,以及存在于所述接触孔中的第二有机化合物层不发光。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2008-1815032008年7月11日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 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布置有驱动电路;多个像素,所述多个像素被布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且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包 括顺序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电极、第一有机化合物层、第二电极、第二有机化合物层和 第三电极;以及接触孔,用于将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电连接到所述驱动电路,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二有机化合物层被从基板侧起依次设 置在所述接触孔中,以及存在于所述接触孔中的第二有机化合物层不发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有机化合物层被从所述基板侧起依次设置在所述接触孔中,以及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不被设置在所述接触孔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像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山孝志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