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梯的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37798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门装置,其包括:悬架壳体,该悬架壳体安装在电梯出入口的上部且具有用于引导电梯门左右运动的悬架轨道;悬架板,在所述悬架轨道上转动的辊子可旋转地连接至该悬架板的一个端部,该悬架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电梯门接合;以及滑轮托架,传递驱动力从而使所述悬架板能在所述电梯出入口的宽度方向上左右运动的驱动滑轮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滑轮托架,且所述滑轮托架通过第一紧固装置与所述悬架壳体接合;其中,所述滑轮托架与所述悬架轨道接合,使得所述滑轮托架通过第二紧固装置与平行于所述辊子的旋转轴方向的方向相对。因此,防止了所述悬架壳体弯曲,且防止了所述电梯门脱离所述悬架轨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门装置,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防止悬架壳体弯曲和 电梯门分离的电梯门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相关技术中的电梯门装置,在电梯出入口的上部设有悬架壳体,在该悬架壳 体内安装有用于驱动电梯门的驱动装置。除了该驱动装置之外,在该悬架壳体内还设有用 于引导电梯门的左右运动的悬架轨道。在该悬架轨道上设有辊子,该辊子沿着悬架轨道旋 转并向左向右运动,即,沿着电梯出入口的宽度方向运动。该辊子与和电梯门接合的悬架板 相连。通过上述结构,电梯门通过悬架板与悬架壳体的悬架轨道可左右运动地相连。然而,因为在相关技术中电梯门装置的结构中,电梯门的载荷经由辊子集中作用 在悬架轨道上,所以与悬架轨道相连的悬架壳体可能沿着与辊子旋转轴方向平行的方向弯 曲或下垂。如果发生这样的弯曲或下垂,电梯门就不能执行其自身功能。而且,因为相关技术的电梯门装置不设有能限制电梯门沿门打开方向运动的分离 构件,因此即使在电梯门由于驱动装置异常等情况而超出预定行程循环区域时,也不能防 止电梯门与悬架轨道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致力于解决在相关技术中出现的问题而作出,同时本专利技术完整地保 留了相关技术所获得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要实现的一个主题是提供一种电梯门装置,其能通过防止电梯门的载荷集 中在悬架壳体上而防止悬架壳体由于电梯门的载荷而弯曲或下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题是提供一种电梯门装置,即使是驱动装置出现异常等类似情 况,其也能在尽管电梯门超出了预定行程循环区域的情况下,通过限制电梯门的运动而防 止电梯门脱离悬架轨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电梯门装置,该电梯门装置包括悬架壳体,该 悬架壳体安装在电梯出入口的上部且具有用于引导电梯门左右运动的悬架轨道;悬架板, 在所述悬架轨道上转动的辊子可旋转地连接至该悬架板的一个端部,且该悬架板的另一端 部与所述电梯门接合;以及滑轮托架,传递驱动力从而使所述悬架板能在所述电梯出入口 的宽度方向上左右运动的驱动滑轮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滑轮托架,且所述滑轮托架通过第 一紧固装置与所述悬架壳体接合;其中,所述滑轮托架通过第二紧固装置与所述悬架轨道 接合,使得所述滑轮托架对着平行于所述辊子的旋转轴方向的方向。通过上述结构,根据本 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梯门装置能通过将电梯门的载荷分散到所述滑轮托架和所述悬架壳 体而防止悬架壳体下垂。另一方面,所述滑轮托架可包括沿着与所述辊子的所述旋转轴方向平行的方向 水平形成的水平板,该水平板通过所述第一紧固装置与所述悬架壳体接合;以及从所述水平板竖直延伸并通过所述第二紧固装置与所述悬架轨道接合的竖直板。由于所述滑轮托架 如上所述构成,因此即使是所述悬架壳体的竖直部由于所述电梯门的载荷而发生下垂,所 述滑轮托架也较少收到下垂等的影响。而且,上述结构在分散所述电梯门的载荷方面更为 有效。而且,为了与所述水平板对应,所述悬架壳体可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该水平部沿 着与所述辊子的所述旋转轴方向平行的方向水平形成,所述竖直部从所述水平部竖直延 伸,从而面对所述竖直板,且所述竖直部的一端部与所述悬架轨道相连。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梯门装置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轮托架与所述 悬架轨道之间从而持续地维持所述滑轮托架与所述悬架轨道之间的间隙的支撑件;其中, 所述第二紧固装置穿过所述支撑件,并使所述滑轮托架和所述悬架轨道彼此接合。此时, 所述第二紧固装置可构造成为穿过所述支撑件,并使所述滑轮托架和所述悬架轨道彼此接I=I O另一方面,所述悬架板的一个表面可沿着与所述滑轮托架相对的方向设置,所述 悬架板的另一表面可与所述辊子相连,且所述第二紧固装置可使所述滑轮托架和所述悬架 轨道在所述悬架轨道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内彼此接合。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 梯门装置,即使是所述电梯门超出了预定的行程循环区域,也可通过第二紧固装置阻止所 述悬架板的运动,因而能防止所述电梯门脱离所述悬架轨道。而且,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梯门装置中,所述竖直板可包括第一侧表面 和第二侧表面,该第一侧表面呈从所述驱动滑轮的中央部分沿着电梯门闭合方向突出的凸 形,所述第二侧表面呈沿着所述驱动滑轮的所述中央部分的方向内凹的凹形,从而与所述 第一侧表面对应。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竖直板形成有作为接受较大力的部分的 所述第一侧表面以及作为接受较小力的部分的所述第二侧表面,从而能确保所述滑轮托架 的强度而减少制造所述滑轮托架所需的材料。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梯门中,因为还设有用于使所述悬架轨道和所述滑 轮托架彼此接合的所述第二紧固装置,从而所述电梯门的载荷被均勻地分散至所述滑轮托 架,因此能可靠地防止所述悬架壳体发生下垂或弯曲。而且,因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梯门具有如下的结构,即,所述滑轮托架包 括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竖直板,且所述水平板与所述悬架板接合,从而即使在所述悬架壳体 的所述竖直部发生下垂的情况下,所述滑轮托架也较少受到下垂等的影响,而且上述结构 在分散所述电梯门的载荷方面更为有效。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梯门装置,因为所述第二紧固装置在所述悬架 轨道的端部内穿过所述滑轮托架和所述悬架轨道之间的空间,并使所述滑轮托架和所述悬 架轨道彼此接合,所以防止了所述电梯门脱离所述悬架轨道。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而更加清 楚,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门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A”部的放大图3为图1的侧视图;而且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门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其实 施方式。为参考起见,在不同的附图中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在上述规则 下,有可能参照其他附图中的内容进行阐述,且会省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内 容或者重复的内容。实施方式1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电梯门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 “A”部的放大图,而且图3为图1的侧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门装置包括悬架壳体110、悬 架板170以及滑轮托架120。悬架壳体110安装在电梯起卸口侧或分隔侧出入口(以下统称为“电梯出入口”) 的上部上。在悬架壳体Iio中设有驱动装置(未示出)和悬架轨道112,该驱动装置用于 提供驱动力以打开/闭合电梯起卸口侧或分隔侧门(以下统称为“电梯门”),悬架轨道112 用于引导电梯门130在宽度方向上的左右运动。该驱动装置通常包括带电机的驱动装置主体、在驱动装置主体的驱动力的作用下 旋转的旋转轴、固定至旋转轴而与旋转轴一起旋转的驱动滑轮140、以及卷绕在驱动滑轮 140上并在驱动滑轮140的旋转的作用下作轨道运动的环形互锁绳129。与互锁绳1 相 连的悬架板170响应于互锁绳1 的轨道运动而沿着电梯出入口 150的宽度方向,即,沿着 左右方向运动,从而与悬架板170接合的电梯门130能打开/闭合电梯出入口 150。如上所述,通过互锁绳1 将驱动装置的主体产生的驱动力传递给悬架板170的 驱动滑轮140可旋转地连接至滑轮托架120,该滑轮托架120通过第一紧固装置122与悬架 壳体110接合。这里,第一紧固装置可以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门装置,该电梯门装置包括:  悬架壳体,该悬架壳体安装在电梯出入口的上部且具有用于引导电梯门左右运动的悬架轨道;  悬架板,在所述悬架轨道上转动的辊子可旋转地连接至该悬架板的一个端部,该悬架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电梯门接合;以及  滑轮托架,传递驱动力从而使所述悬架板能在所述电梯出入口的宽度方向上左右运动的驱动滑轮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滑轮托架,且所述滑轮托架通过第一紧固装置与所述悬架壳体接合;  其中,所述滑轮托架通过第二紧固装置与所述悬架轨道接合,使得所述滑轮托架对着平行于所述辊子的旋转轴方向的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KR10-2008-00647282008年7月4日1.一种电梯门装置,该电梯门装置包括悬架壳体,该悬架壳体安装在电梯出入口的上部且具有用于引导电梯门左右运动的悬 架轨道;悬架板,在所述悬架轨道上转动的辊子可旋转地连接至该悬架板的一个端部,该悬架 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电梯门接合;以及滑轮托架,传递驱动力从而使所述悬架板能在所述电梯出入口的宽度方向上左右运动 的驱动滑轮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滑轮托架,且所述滑轮托架通过第一紧固装置与所述悬架 壳体接合;其中,所述滑轮托架通过第二紧固装置与所述悬架轨道接合,使得所述滑轮托架对着 平行于所述辊子的旋转轴方向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装置,其中,所述滑轮托架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 水平板沿着与所述辊子的所述旋转轴方向平行的方向水平形成并且通过所述第一紧固装 置与所述悬架壳体接合,所述竖直板从所述水平板竖直延伸并通过所述第二紧固装置与所 述悬架轨道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门装置,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弼雄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