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运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3570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运输载运平台(10),其包括一基座(11),用于在运输中支撑负载。一个或复数个支架(12)朝向基座(11)的一端或两端安置,且设置为在三个位置间枢转。在第一位置,端部支架(12)自基座(11)向上延伸;在第二位置,端部支架(12)自基座(11)向外且向下延伸;而在第三位置,端部支架(12)大体上为平坦的,且平行于基座(11)以降低该平台的总高度。枢转构件(202,203)允许支架(12)在各种位置间相对于基座(11)枢转。该载运平台具有适当的负载转移构件,以有效地将所施加的任何负载力从支架(12)转移至基座(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载运平台本专利技术涉 及一种可运输的载运平台,其经配置以支撑待运输的负载,虽然并非完 全地,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一基座和至少一个支架的载运平台,该至少一个支架枢转 地安装在基座上,且设置为采用三种不同的位置配置。在现有技术,即货运领域中,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该类型的可运输载运平台通常被称 为“端部可折叠板架”,且多年来,其已被制造和利用于运输/船运不能被装入标准的ISO集 装箱中的沉重的或不规则形状的货物。通常,将负载捆紧在平台的底架上,且使该平台与位 于工作的垂直位置处的一对端壁一起运输。以这种方式,能够容易地操纵平台,包括转运 到码头,转入到船上并向前航行至目的港,再转移到车辆或铁路货车上,并转运至最终目的 地。或者,也可以在港口处将负载转移到合适的载运工具上,以最终运输至最后目的地。不 管怎样,对于平台的空载返程,可以将端壁向下折叠至不工作的位置处,以便可以将大量已 卸载的平台或“机架”组成或锁定在一起以有效地运输。通常,端壁枢转地安装在底架的端部,并被锁定在其工作位置处。端壁在工作位置 处的锁定通常是通过操作安装在底架上的枢轴之上仅一小段距离处的“启动螺栓”等来获 得的,端壁安装在该枢轴上,在端壁从不工作的位置向上枢转大约90度。以后,“启动螺栓” 等滑入端壁上的接收孔内。WO 02004/106678公开了一种用于板架平台的铰链组件,其设置用于将一对端壁 安装至底架,以在船运期间容纳货物。GB 2211169公开了一种基于平台的集装箱,其包括折叠角柱,该折叠角柱允许端 壁在用于容纳所运输负载的工作位置与不工作位置之间移动,在不工作位置,端壁平放在 基座顶部上,以降低集装箱的总高度,从而便于在船运操作间堆叠和运输。WO 2007/085801公开了一种可运输的载运平台,其包括枢转地安装在底架上的两 个端壁。该端壁通过一偏心轴装置相对于基座枢转,该偏心轴装置允许端壁的一附加位移, 该位移形成从工作位置到不工作位置的移动的一部分。然而,就所运输货物的装载和卸载而言,尽管提供了安全且便利的运输集装箱,上 文描述的该类型的常规的载运平台并不总是便利的。举例来说,这些折叠端壁可能会阻碍 向该运输平台装载货物和从该运输平台卸载货物。因此,本专利技术人已认识到了需要改进载运平台,其能在允许货物在船运操作中易 于装卸的同时,满足可运输集装箱的承载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运输载运平台,其包括用于支撑负载的一基座; 相对该基座的一端枢转地安装的至少一个支架,该至少一个支架设置为在至少三种位置间 枢转,该三种位置包括第一工作位置,其中支架向上延伸且垂直于基座;第二工作位置, 其中支架自基座向外并向下延伸;一不工作位置,其中支架大体上平行于基座延伸,以便降 低平台的总高度;一枢转构件,用于将支架安装在基座上,并允许该支架在三种位置间围绕 一枢轴线枢转;移位装置,其允许支架相对于该枢轴线侧向移动;位于基座和支架上的协 作载运装置,其设置为在支架保持在第一工作位置时啮合地配合,该协作载运装置用来将 负载力从支架转移至基座。其中,支架向/从载运装置协作啮合的第一工作位置的移动包括围绕枢轴线的枢转运动和支架相对于枢轴线的侧向移动。较佳 地,基座和单个或一对端部支架(端壁)通过中间支撑臂(连接至支架)和 枢转配件(连接至基座)枢转地耦联。在本说明书内所涉及的支架相对于基座的移动包括 支撑臂和枢转配件的相对移动。另外,该支架被认为包括可与该支架的主体一体形成和非 一体形成的支撑臂。类似地,该基座被认为包括可与该基座的主体一体形成或非一体形成 的枢转配件。较佳地,平台进一步包括一枢轴销,该枢轴销延伸穿过基座的一区域和支架的一 相应区域。尤其,该枢轴销分别延伸穿过如下文所详细描述的每个枢转配件和支撑臂。较佳地,枢轴销构成一偏心装置的部分,其可旋转,以便相对于枢轴线侧向地移动 支架,以提供在基座和支架处所提供的的协作载运装置的啮合和释放。该偏心装置可包括 一凸轮,该凸轮围绕枢轴销安装支架。较佳地,该凸轮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架处,且特别是安 装在将支架连接至基座的支撑臂上。较佳地,该平台包括提供在基座和支架上的第一和第二载运协作装置,该第一和 第二载运装置被间隔开以便有效地分配负载力。为了达成自端部支架至基座的最佳负载转 移,当各支架相对于基座定位于向上(大体上垂直)的方向时,第一和第二载运装置在该向 上(大体上垂直)的方向上间隔开。较佳地,支架的第二载运装置包括一对凸块,且基座的相应的第二载运装置包括 一对槽,该对槽用于收容各凸块。类似地,支架的第一载运装置包括一凸块,该凸块自在支 撑臂之间延伸的一横撑延伸,基座的相应的第一载运装置包括形成于枢转配件的上端的一 槽,载运作用是通过该凸块啮合在该槽内和该横撑邻接在该枢转配件的上端而提供的。应 了解,该凸块和槽的布置可以是反向的,如槽在支架(支撑臂)上,而凸块形成在基座(枢 转配件)上。较佳地,基座(特别是枢转配件)包括一第一相接面以啮合和支撑位于第二工作 位置的支架(特别是支撑臂)。另外,该基座可以包括一第二相接面,以与第一相接面同样 的方式啮合和支撑位于不工作位置的支架。为了允许端部支架向外和在一向下方向远离基 座而延伸,该第一相接面对准为横切第二相接面,且特别是该基座的朝上的表面。可选地,可提供构件以在端部支架的支撑臂处旋转偏心装置,以便相对于枢轴销 且特别是纵向地贯穿该枢轴销的枢轴线,侧向地移动端部支架。现仅以举例的方式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附图中图la、lb和Ic分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例的载运平台的俯视图、侧视 图和前视图;图Id为多个图Ib中的载运平台彼此堆叠的前视图/后视图;图2为一铰链组件的透视图,支架通过该铰链组件根据图Ia至图Id安装在基座 上;图3a为图2中的接头组件的侧视图,其中,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的支架垂直于处于 未锁定状态的基座布置;图3b为图3a中的接头组件的侧视图,其在向下的方向侧向移动至一锁定位置;图4a为图3b中的接头组件的侧视图,其中,定位于任一不工作位置处的支架大体 上平行对准基座;图4b为图4a中的接头组件的侧视图,其中支架向下且远离处于第二工作位置的 基座延伸,以提供一斜面,可以经由该斜面在平台基座处装卸所运输的货物。载运平台10包括用于支撑负载(未图示)的基座11,该负载为不能够在ISO标准 集装箱中船运的大机器或不规则的货物。典型地,该负载牢牢地捆紧至基座以避免在运输 期间被移走。 平台10进一步包括两个端部支架12 (或端壁),其一边一个地安装在基座11的两 个相对的端部,且可操作至在三个位置A、B、C之间枢转地且侧向地位移。在第一工作位置A,支架12自基座11向上对准且垂直于基座11。在第二工作位 置B,支架12自基座11向外并向下延伸以形成一倾斜的斜面。在第三位置C,支架12平行 于基座11校直,以降低平台10的总高度,从而在不用于运输货物时提供便携储存。如图Id 所图示,其中,支架12定位于位置C处,多个平台10可以紧凑型布置而重叠储存,以在船运 操作之间储存时降低平台的体积。参见图2,平台10包括一对可铰接的接头200,其安置在大体上细长且为矩形的基 座11的各个角处。各个接头包括由一细长支柱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运输载运平台,其包括:一基座,用于支撑负载;至少一个支架,该至少一个支架向着基座的一端枢转地安装,该至少一个支架设置为在至少三种位置间枢转,该至少三个位置包括:一第一工作位置,在该位置下支架向上并垂直于基座延伸;一第二工作位置,在该位置下支架自基座向外并向下延伸;及一不工作位置,在该位置下支架大体上平行于基座延伸,以降低平台的总高度;一枢转构件,用于将支架安装在基座上并允许该支架在三种位置间围绕一枢轴线枢转;移位装置,其允许相对于枢轴线侧向地移动支架;位于基座上的协作载运构件和位于支架上的协作载运构件,其在支架维持在第一工作位置时相互啮合地配合,该协作载运构件用于将负载力从支架转移至基座;其中,支架向/从其中载运构件协作啮合的第一工作位置移位包括:围绕枢轴线的枢转运动和支架相对于枢轴线的侧向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肯尼斯·列那德
申请(专利权)人:杜莱洛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