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锚固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32178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支承负载的锚固件,包括:锚固件杆,其具有用于埋置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下螺纹部和用于在混凝土结构外部延伸的上部;附接到所述下部上的金属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通过竖直侧面连接的顶面和底面;以及所述侧面包括由所述侧面延伸的至少一个台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埋置在混凝土结构中以向混凝土结构传递负载的锚固件,尤其涉及埋置在用于附接到例如壁的另一结构上的例如基础(基底)、横梁或桥面的混凝土结构中的锚固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承负载的锚固件,包括锚固件杆(锚杆),其具有用于埋置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下螺纹部和用于在混凝土结构外部延伸的上部;附接到所述下部上的金属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通过竖直侧面连接的顶面和底面;以及所述侧面包括由所述侧面伸出的至少一个台肩。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承负载的锚固件,包括锚固件杆,其具有用于埋置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下螺纹部和用于在混凝土结构外部延伸的上部;附接到所述下部上的金属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包括侧壁、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所述侧壁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由所述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台肩;以及所述内表面包括由所述内表面向内延伸的倒置台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承负载的锚固件,包括锚固件杆,其具有用于埋置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下螺纹部和用于在混凝土结构外部延伸的上部;附接到所述下部上的金属楔形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由竖直侧面限界(连接)的圆形顶面和圆形底面。附图说明图1是锚固到混凝土结构上的壁系统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现有技术锚固件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透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锚固件的透视图,示出了附接到锚固件杆上的锚固件本体,所述锚固件杆附接到混凝土模板内的钢筋上。图5是沿图4中的线5-5截取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图6是图4所示锚固件的侧视图,示出了将锚固件本体附接到锚固件杆上的上部和底部螺母。图7是图4所示锚固件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8是图7所示锚固件的侧视图。图9是沿图7中的线9-9截取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图10是附接到支承件上的图6所示锚固件的透视图。图11是图10的侧视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锚固件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13是图12所示锚固件的侧视图。图14是沿图12中的线14-14截取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图15是图12所示锚固件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示出为附接到混凝土模板内的钢筋上。图16是沿图15中的线16-16截取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图17是图15所示锚固件的透视图,示出了将锚固件本体附接到锚固件杆上的上部和下部螺母。图18是附接到支承件上的图17所示锚固件的透视图。图1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锚固件的另一实施例的顶部透视图。图20是图19的底部透视图。图21是图19所示锚固件的装配图。图22是沿着图19中的线22-22截取的剖视图。图23是沿着图21中的线23-23截取的放大剖视图。图M和25是图19所示锚固件中使用的隔离件的放大透视图。图沈是示出为附接到支承件上的图19所示锚固件的透视图。图27是图沈的侧视图。图观是图沈所示支承件的透视图。图四是图5所示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0是图14所示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1是图16所示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2-34是图16所示锚固件本体的各种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5是图23所示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6是沿着图35中的线36_36截取的剖视图。图37是体现本专利技术的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8和39是图37的侧面剖视图,其中图39示出了无螺纹轴向开口。图40是体现本专利技术的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41和42是图40的侧面剖视图,其中图42示出了无螺纹轴向开口。图43是体现本专利技术的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44和45是图43的侧面剖视图,其中图45示出了无螺纹轴向开口。图46是体现本专利技术的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47和48是图46的侧面剖视图,其中图48示出了无螺纹轴向开口。图49是体现本专利技术的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50和51是图49的侧面剖视图,其中图51示出了无螺纹轴向开口。图52是体现本专利技术的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53和M是图52的侧面剖视图,其中图M示出了无螺纹轴向开口。图55是体现本专利技术的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56和57是图55的侧面剖视图,其中图57示出了无螺纹轴向开口。图58是体现本专利技术的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59和60是图58的侧面剖视图,其中图60示出了无螺纹轴向开口。图61A是体现本专利技术的锚固件本体的另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图61B是图61A中的细节A的放大图。图62是利用螺母附接到锚固件杆上的图M所示锚固件本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1,壁系统2包括埋置或嵌入在例如混凝土桥面、横梁、板层或基础6的混凝土结构中的锚固件4。锚固件4用于将负载传递给混凝土结构。负载可以呈需要栓紧到混凝土结构6上的另一结构、例如(墙)壁的形式。例如使用需要固定到混凝土基础或桥面上的壁,锚固件连接到在立柱壁10内部穿过若干层底板延伸的系杆8上。系杆8通过紧固组件12在若干个位置处固定到壁10上, 所述紧固组件12扩张,以吸收在安装之后由于木材收缩、负载压缩、负载转移等原因在系杆中产生的所有松弛。使用连接件14连接系杆8的若干个部分,以形成一个互相连接的连续长度。使用承载板16将由紧固组件12施加的作用力散布到木质构件上。申请人的相关审理中申请No. 11/898,479中公开了紧固组件12的实例,其内容以引入方式结合于此。参考图2和3,现有技术锚固件18包括U形金属板支承件20,其利用穿过孔22的钉子固定到模板上。螺纹锚固件杆M的一端利用底部螺母26和顶部螺母观固定到支承件20上。插入板30坐落于支承件20的顶部。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锚固件32。锚固件32包括矩形金属锚固件本体34 和通过锚固件本体34中的螺纹开口 38旋拧(或拧入)的锚固件杆36。锚固件杆36可以呈全螺纹或部分螺纹式。在使用时,锚固件32放置在混凝土模板内并保持就位,例如通过利用捆扎丝(捆扎金属丝)42固定到钢筋40上。锚固件杆36优选地旋入开口 38中,以延伸到锚固件本体34的下面。锚固件本体34是矩形金属板,优选地由钢制成,具有顶面33、底面35以及连接到顶面和底面的竖直侧面44。尽管显示为矩形,锚固件本体34可以为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锚固件本体34的每个侧面44具有凹入轮廓,如图5所示。参考图5,每个侧面44具有向下向内伸出的表面46和向外延伸的表面48,以形成靠近底面35的台肩50。表面48优选地起始于顶面34,并优选地终止于表面48。表面48 优选地是弯曲的。表面46可以为平面,如图所示。然而,该轮廓可以为任何形状,只要其大体上凹入以形成台肩50即可。因此,表面46可以呈弯曲状、波纹状等。台肩50的产生能够使侧面44抵抗通常在附图标记51处指示的张力负载。进一步地,通过使台肩50定位在更靠近底面35的较低位置,当锚固件杆36承受张力时,将产生更大的剪切锥53,如图6所示,形成更坚固的锚基。参考图6,使用上部和下部螺母M将锚固件本体34固定到锚固件杆36上。在本实施例中,穿过锚固件本体36的开口 38可以无螺纹。参考图7、8和9,锚固件本体34的侧面44设置有一系列凹入轮廓,以提供多个台肩50。每个轮廓具有与图5所示轮廓相同的总体形状,包括向下向内伸出的表面和向外伸出的表面,以形成相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支承负载的锚固件,包括:a)锚固件杆,其具有用于埋置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下螺纹部和用于在混凝土结构外部延伸的上部;b)附接到所述下部上的金属本体;c)所述本体包括由竖直侧面连接的顶面和底面;以及d)所述侧面包括由所述侧面延伸的至少一个台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M·埃斯皮诺萨
申请(专利权)人:T·M·埃斯皮诺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