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在磁共振系统的磁体膛中使用的导电传输线,所述线包括用于耦合所述线的至少两个引线段的至少一个感应耦合元件,其中,所述耦合元件还包括顺磁性和/或铁磁性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具有降低了伪影的MRI的RF安全转换器耦合的传输线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在磁共振系统的磁体膛中使用的导电传输线,以及一种侵入式医学器械,其包括传输线和用于跟踪或成像和传输线的磁共振线圈。已经提出了众多技术来跟踪磁共振期间介入式器械的位置。在这些技术中,利用装置承载的微型接收线圈进行主动跟踪被证明对几乎任何成像序列都是非常快速且舒适的。而且,已经将具有局部成像线圈的介入式器械用于血管内成像。Ackermann D. L.等人在 Proc. of 5th SMRM, 1131 (1986)的文章以及 C. L. Dumoulin 等人在 Magn. Reson. Med. 29,411-415 (1993)的文章"Realtime position monitoring of invasive devices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披露了例如使用磁共振对侵入式装置进行实时位置监测。在这项技术中,利用这样的微型线圈采集整个患者或者通常是待成像的整个对象投射到一个空间方向上的投影。由于微型线圈的局部(local)接收特性,投影仅在线圈位置处与信号类似。对于具有一个顶端(tip)线圈的装置而言,沿投影器进行简单的最大值搜索显示出线圈的相应坐标。通常针对沿X、y和Z方向的投影重复这种方案以仅在三种序列重复时间中,通常约为20毫秒,获得线圈的3D坐标。这种MR顶端跟踪的基本原理是提供随着局部位置单调变化的磁场,因此也导致样本的共振频率随着位置的变化。例如,集成到介入式装置中的微型接收线圈将拾取具有局部特有RF频率的RF信号,从而能够跟踪装置在MR成像系统的磁场梯度界定的坐标系之内的位置和/或取向。然而,通往MR接收线圈和有源介入式装置的电缆连接会导致强烈的RF加热, 尤其是在这种装置的顶端处。例如,Ladd ME, Quick HH, Boesiger P, McKinnon GC.在 Proceedings of the ISMRM,6th Scientific Meeting and Exhibition, Sydney,1998. p473 中白勺文章“尺!7 heating of actively visualized catheters and guidewires,,,以及 Konings M K, Bartels L W, Smits H F M 禾口 Bakker C J G 在 J. Magn. Reson. Imaging 1279-85 的文章 “2000 Heating around intravascular guidewires by resonating RF waves”,以及 Nitz WR, Oppelt A, Renz W等人在 J Magn Reson Imaging 2001 ;13 :105-114 中的文章"On the Heating of linear conductive structures as guide wires and catheters In interventional MRI,,J^ 了&禾中%。强烈RF加热的原因是由于传输线的共振。如果发生这样的共振,入射的RF波在丝(wire)状结构的端点处被反射回来,导致反射的RF波沿着导电结构的纵轴来回行进,从而形成RF驻波。这些RF驻波导致强烈的热耗散。为了解决热耗散的问题并从而解决RF驻波的问题,例如,在khulz V,Gleich B.在德国专利局在优先权日23. 10. 2002 作为 DE 10249239. 5 提交的,在 15. 10. 2003 作为 PCT/IB03/04589 国际提交的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ical accessory device ;Weiss S,Vernickel P,Schaeffter T,Schulz V,Gleich B.在Magn Reson Med 2005 ;54 :182-189 中白勺文章"Transmission Line for Improved RF Safety of Interventional Devices";Vernickel P, Schulz V, Weiss S, Gleich B.在 IEEE Trans BME 2005 ;52 (6) :1094-1102 中的文章“A safe Transmission Line for MRI ”已经提出了基于变压器的电缆(安全变压器线路,STL),其避免了这种发射。“基于变压器的电缆”由“变压器”(即感应耦合元件)连接的电缆段构成,其阻止将导致RF发热的电流。图1的视图中示出了导电传输线100的示意图,其中,传输线包括用于耦合传输线的引线段104的感应耦合元件106。传输线的末端由微型线圈102终止。例如WO 2006/003566A1披露了这种类型的传输线。如图加和b的示意图进一步所示,将变压器实现为共振单环路变压器,以实现高信号传输和微型化。例如,使用基底200,如印刷电路板(PCB)基底,在其上彼此叠加地印刷引线段104。这导致传输线100的“相邻”引线段之间的感应耦合。图2是导电传输线的顶视图,其中,图2b是相应的侧视图。变压器106包括共面环路。提供长度约km、截面约25X25 μ m的第一和第二环路。图加中的横向距离大约为500 μ m,而图2b中的水平距离大约为127 μ m。第一和第二环路感应耦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改进的导电传输线和一种经改进的侵入式医学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本专利技术的发现是,例如,具有连接到安全变压器线的主动跟踪线圈的导管具有这样的问题,即,变压器自身是共振的,因为它们代表了与导管顶端处的局部接收线圈类似的细长微型接收线圈。根据顶端线圈和变压器的取向,跟踪投影期间变压器的信号确实可以变得比顶端线圈的更大。在图3中以示范性方式图示说明了这种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于在磁共振系统的磁体膛中使用的导电传输线,所述线包括用于耦合所述线的至少两个引线段的至少一个感应耦合元件,其中,所述耦合元件还包括顺磁性和/或铁磁性材料。装备有连接到基于变压器的电缆的局部磁共振成像线圈的介入式器械具有与上文针对跟踪线圈所述的类似问题。由于局部成像线圈仅在线圈周围的小体积中提供信号, 所以成像序列通常仅对线圈周围的小视场编码。例如,这样导致每幅图像的相位编码步骤的数量较少并节省了成像时间。基于变压器的电缆的变压器提供了编码的视场外部的额外信号。这样提出了以下问题这一额外的信号,例如沿着相位编码方向被混淆到编码的视场中。变压器接收的这一额外信号于是在成像视场中产生伪影,这可能会使成像线圈接收到的实际信号模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即,顺磁性和/或铁磁性材料导致静态磁场~强烈的局部不均勻性,这导致一个体素(三维像素)内部的自旋相移(dephase),使得它们的信号在变压器,即耦合元件的紧密附近处抵消。这导致变压器,即耦合元件范围中的信号空隙。结果,充当RF接收线圈的耦合元件将不能够拾取源自位于磁体膛之内的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于在磁共振系统的磁体膛中使用的导电传输线(100),所述线包括用于耦合所述线的至少两个引线段(104)的至少一个感应耦合元件(106),其中,所述耦合元件(106)还包括顺磁性和/或铁磁性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魏斯,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