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开关机构10、110、210,其包括支撑件24和多个连接到该支撑件24的开关50。连接到该支撑件24的编码器26具有可相对于该支撑件绕轴的轴线18转动的轴28。该编码器26根据所感应的该轴28相对于支撑件24绕轴线18的转动位置发送信号。致动器12可相对于该支撑件24与轴28一起绕轴的轴线18转动并相对于轴的轴线倾斜以在轴相对于该支撑件位于任意转动位置时致动多个开关50中的任一个。连接器组件30、130、230将致动器12和轴28相互连接。连接器组件30、130、230将致动器12的转动传递到轴28并且允许该致动器相对于轴线18的倾斜运动。每个开关50都具有中心轴线52和移动以触发开关的上表面54。拉杆60绕枢转轴线78枢转。拉杆60具有在中心轴线52上的第一位置66处接合开关50上表面54的下表面64。致动器12在第二位置74处接合拉杆60的上表面70以将拉杆转向开关50的上表面54以触发开关。枢转轴线78与第一位置66间隔平行于开关50的中心轴线52延伸的第一竖向距离Dl。第二位置74与第一位置66在平行于中心轴线52延伸的方向上间隔第二竖向距离D2。第一距离D1小于第二距离D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各种电子设备的开关机构。
技术介绍
开关机构通常包括可转动的致动器。该开关机构根据该致动器的转动发送第一信号。该致动器可以倾斜以致动该开关机构的开关。该开关机构在致动开关时发送第二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机构。根据第一方面,该开关机构包括支撑件和多个连接到该支撑件的开关。连接到该支撑件的编码器具有可相对于该支撑件绕轴的轴线转动的轴。 该编码器根据所感应的该轴相对于支撑件绕轴线的转动位置而发送信号。致动器可相对于该支撑件与轴一起绕轴的轴线转动并可相对于轴的轴线倾斜以在轴相对于该支撑件位于任意转动位置时致动多个开关中的任一个。连接器组件将致动器和轴相互连接。连接器组件将该致动器的转动传递到该轴并允许该致动器相对于轴线倾斜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开关机构包括致动器和具有中心轴线的开关。该开关的上表面移动从而致动开关。拉杆绕枢转轴线枢转。该拉杆具有在中心轴线上的第一位置处与开关的上表面接合的下表面。该致动器在第二位置处与该拉杆的上表面接合以使拉杆朝向该开关的上表面枢转从而致动开关。该枢转轴线与第一位置间隔第一竖向距离,该距离平行于开关的中心轴线延伸。第二位置在平行于中心轴线的方向上与第一位置间隔第二竖向距离。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附图说明通过参考附图阅读接下来的说明书,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对本专利技术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开关机构的示意性平面图;图2是图1中的开关机构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是图1中的开关机构的拉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开关机构的示意性剖视图;和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开关机构的示意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3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开关机构10。该开关机构 10可以用来控制各个车辆电子设备,例如灯光、音频设备、反光镜、空调系统或导航系统。该开关机构10可以允许使用者通过菜单进行滚动并且选择电子设备或者通过该开关机构控制的功能。该开关机构10可以安装到车辆上任意期望位置,例如车辆方向盘或仪表板。该开关机构10包括可手动接合的致动器12和壳体14。该致动器12穿过壳体14 中的开口 16。致动器12可相对于壳体14绕轴线18转动,如图1中箭头20所示。致动器 12还可以相对于轴线18沿任意方向倾斜,如图2中箭头22所示。当致动器相对于轴线18 处于任意转动位置时,致动器12可相对于轴线18沿任意方向倾斜。致动器12可相对于壳体14转动,从而通过菜单进行滚动,例如电子设备菜单或电子设备的控制菜单。致动器12 可相对于轴线16倾斜,从而从菜单选择选项或操作电子设备。支撑件或印刷电路板(PCB) 24 (图2)支撑致动器12以便相对于壳体14转动和相对于轴线18倾斜。编码器沈安装在PCB M上。编码器沈的输入轴观通过连接器组件 30与致动器12相连。因此,致动器12相对于支撑件或PCB 24和壳体14的转动使编码器 26的轴观转动。编码器沈感应轴观和致动器12的转动位置并以已知方式向电子控制单元(未示出)发送信号。连接器组件30(图幻包括连接到轴观的伞齿轮32。该齿轮32压配合到轴观上, 从而随轴一起转动。然而,该齿轮32可以任意期望的方式连接到轴观。该齿轮32与致动器12轴向间隔开。该齿轮32包括与齿轮38的圆锥齿36啮合的外部圆锥齿34。齿轮38 的圆锥齿36限定出轴向延伸的开口 40,伞齿轮32延伸穿过该开口。齿轮38与致动器12 固定连接。齿轮38和致动器12具有卡扣机构。然而,齿轮38可以任意期望的方式连接到致动器12。在致动器12和齿轮38转动的情况下,伞齿轮32和轴28相对于PCB 24转动。该致动器12具有带有凹部44的下表面42。例如盘簧的弹簧46延伸到该凹部44 内。弹簧46接合该致动器12和齿轮32的上表面48。弹簧46将齿轮32和38沿轴向朝向彼此推压,使得齿轮32和38的齿34和36相互接合。因此,弹簧46将致动器12推压到与轴线18对齐的初始位置。弹簧46还将齿轮32沿轴向推压远离致动器12,使得在没有轴向力施加到致动器上时齿轮32的上表面36与致动器间隔开。该致动器12和齿轮32之间的间距允许致动器和齿轮38相对于轴28和齿轮32倾斜运动。当该致动器12相对于轴线 18倾斜时,在该致动器倾向的齿轮侧齿轮32和38的齿34和36可相互脱离以允许致动器倾斜运动。支撑件或PCB M包括可通过致动器12相对于轴观的倾斜而触发的多个开关50。 PCB M包括绕轴线18等距间隔开的四个开关50(图1)。因此,开关50可相对于彼此成 90°地设置。PCB M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开关50,这些开关以任意期望的方式绕轴线18 等距间隔开。每个开关50都可以是具有中心轴线52的圆顶开关。开关50可被致动以控制电子设备或从菜单进行选择。开关50在被致动时向电子控制单元(未示出)发送信号。每个开关50都具有上表面M,如图2和3中所见。通过下压上表面M来致动开关50以控制电子设备或从菜单进行选择。多个拉杆60 (图2)接合开关50的上表面M。如图3所示,每个拉杆60 (图3)都具有下部部分62,该下部部分带有与开关50的上表面M接合的下表面64。下表面64在开关接合位置66处接合上表面54,该开关接合位置被定义为开关50的中心轴线52和下表面64的交接点。在拉杆60进行枢转运动的情况下,拉杆在位置66处向开关50的上表面 54施加向下的力以致动开关。拉杆60具有上部部分68,该上部部分带有与致动器12的下表面42接合的上表面70。上表面70在致动器接合位置74处接合致动器12的边缘部分72,该致动器接合位置被定义为边缘部分和上表面70的交接点。在致动器12相对于轴观朝向开关50进行倾斜运动的情况下,该致动器在位置74处向拉杆60的上表面70施加向下的力以枢转拉杆从而致动开关。拉杆60 (图2)安装到壳体14或PCB 24以用于绕枢转轴线78进行枢转运动。拉杆60包括两个枢转销80 (其中的一个图示于图2中)。枢转销80延伸到壳体14的向上延伸的支撑件84内。因此,每个拉杆60由两个支撑件84支撑。支撑件84从壳体14的底部部分86向上延伸。当致动器12相对编码器沈的轴观朝向拉杆60倾斜时,拉杆60相对于支撑件84枢转以下压开关50的上表面M并致动开关。枢转轴线78 (图3)与开关50的上表面M和位置66沿竖向间隔在与中心轴线52 平行地延伸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一竖向距离Dl。拉杆60的上表面70和位置74与开关50的上表面M沿竖向间隔比第一竖向距离Dl大的第二竖向距离D2。因此,轴线78沿竖向位于开关50的上表面M和拉杆60的上表面70之间。同样,轴线78沿竖向位于开关接合位置 66和致动器接合位置74之间。拉杆60的上表面70上的位置74在与中心轴线52垂直地延伸的方向上与轴线78 沿横向间隔第一横向距离dl。开关50的上表面M上的位置66与轴线78沿横向间隔大于第一横向距离dl的第二横向距离d2。因此,上表面70上的致动器接合位置74沿横向位于枢转轴线78和开关50的上表面M上的开关接合位置66之间。开关接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机构,其包括:支撑件;多个开关,其连接到所述支撑件;编码器,其连接到所述支撑件,所述编码器具有轴,所述轴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件绕所述轴的轴线转动,所述编码器响应于所感应到的所述轴相对于所述支撑件绕所述轴线的转动位置而发送信号;致动器,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轴一起绕所述轴的所述轴线转动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轴的所述轴线倾斜以在所述轴相对于所述支撑件位于任意转动位置时致动所述多个开关中的任一个;和连接器组件,其将所述致动器和所述轴相互连接,所述连接器组件将所述致动器的转动传递到所述轴并且允许所述致动器相对于所述轴线进行倾斜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A·莫里森,
申请(专利权)人:凯尔西海耶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