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构以及医用床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27349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升降机构以及医用床位装置,其中,与X字状缩放臂(3A)的外侧臂(31)和内侧臂(32)连动而移动、折曲的抬升臂(4A)的外侧臂(41)及内侧臂(42)的端部经旋转轴承连结在X字状缩放臂(3A)上,并且从外侧臂(41)及内侧臂的连结销(62)相对于缩放臂(3A)的中心销(61)在垂直方向关节接合连接电动工作缸(5),通过基于电动工作缸(5)的移动螺母(52)的拉拽侧的动作,将缩放臂(3A)的外侧臂(31)及内侧臂(32)相对于抬升臂(4A)垂直吊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机构以及医用床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工作台(table) 和基座之间设置使外侧臂和内侧臂呈X字状交叉并通过中心销连结而成的缩放臂 (pantagraph arm),通过使该缩放臂伸缩而使工作台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以及医用床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作台抬升装置中,作为驱动装置大多采用液压工作缸,但由于漏油、维护性或者速度控制等问题,近年来使用电动工作缸成为主流。但是,电动工作缸与液压工作缸相比,由于一般是大型的,所以在驱动机构的构成位置上存在限制,结果是,相对于负荷荷重的推力在工作台的上升端以及下降端会产生大的差。针对该问题,出于减少在工作台的上升端以及下降端必需的升降运动的驱动力的差的目的进行研究,例如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工作台抬升装置。专利文献1公开的工作台抬升装置在基座和升降台(工作台)之间具备以X字状组合了外侧臂和内侧臂的缩放臂,进而夹装中间臂,该中间臂的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连结于内侧臂,其另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且以能够沿臂的长度方向移位的方式连结于外侧臂, 且其另一端向臂长度方向中心侧移位时使缩放臂伸长,在中间臂和外侧臂之间夹装电动工作缸。而且,上述工作台提升装置通过电动工作缸的螺母拉拽侧(少7卜引t側)的动作,使中间臂的另一端向臂长度方向中心侧移位,从而缩放臂伸缩,使工作台升降运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JP特开平8-217392号公报但是,即便在上述的工作台抬升装置中,即使能够减小在工作台的上升端以及下降端必需的升降运动的驱动力的差,也不能减小驱动力的绝对值。即,驱动源(电动工作缸)的必要推力大于负荷荷重,至少需要负荷荷重的2倍到数倍程度的推力。其理由被推测是因为作为工作台抬升装置为了保持通用性,需要将下降端的工作台高度降低到极限, 所以与驱动装置的推力的最小化相比,使驱动装置的收纳空间的最小化优先。但是,在不需要将工作台的最低高度降低到极限的情况下,从近年的对环境问题的节能、节省资源的观点出发,莫不如应优先考虑使必要推力以及所需动力最小,这成为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使驱动装置大型化的情况下,使必要推力最小,优选使必要推力与负荷荷重为相同程度,并且可以高速移动的升降机构以及医用床位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在基座和工作台之间具备大致X字状的缩放臂,并具5备使该缩放臂的中心销在大致垂直方向提起或下降的驱动源。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机构在基座和工作台之间具备大致X字状的缩放臂, 通过使该缩放臂伸缩而使所述工作台升降运动,所述缩放臂具备第一臂及第二臂和中心销,所述中心销将所述第一臂及第二臂连结成其交叉的部位可旋转。而且,所述第一臂的一端部可旋转地连结于被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基座固定侧旋转轴承,所述第一臂的另一端部可旋转地连结于工作台移动侧旋转轴承,其中所述工作台移动侧旋转轴承可在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沿所述缩放臂的缩放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臂的一端部可旋转地连结于被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工作台固定侧旋转轴承,所述第二臂的另一端部可旋转地连结于基座移动侧旋转轴承,其中所述基座移动侧旋转轴承可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沿所述缩放方向移动。因此,第一臂的一端部经基座固定侧旋转轴承而连结于基座, 另一端部经工作台移动侧旋转轴承而连结于工作台。另外,第二臂的一端部经工作台固定侧旋转轴承而连结于工作台,另一端部经基座移动侧旋转轴承而连结于基座。进而,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机构具备支承部件和驱动源,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缩放臂连动而移动及折曲,并横跨在通过所述中心销的大致垂直线上,所述驱动源使所述支承部件的与所述大致垂直线的交点和所述中心销沿垂直方向相对移动。而且,特征在于通过与所述相对移动连动,所述中心销被向大致垂直方向提起及降下,从而所述缩放臂伸缩,与其伸缩连动,所述工作台进行升降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机构,从工作台施加在缩放臂上的荷重是重力方向(或其反向)的负荷荷重,在中心销的位置必然成为作用于重力方向的荷重,因此,通过使驱动源的推力的方向成为重力方向的反向(垂直朝上),从而工作台的在上升端及下降端的必要推力的差消失。另外,可以缩短驱动部的行程,还可以降低速度的变动,因此能够比现有技术更容易高速移动。另外,驱动部由于可以比现有技术更小型轻量化,因此可以使升降机构小型轻量化。进而,在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机构中,优选的是,所述驱动源对所述中心销或所述交点仅在大致垂直方向施加推力。由此,中心销和交点的相对移动所需的推力是与所述中心销或所述交点的负荷荷重大致相同程度的大小,能够以与负荷荷重相同程度的推力使工作台升降运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臂部和移动方向限制部件,所述臂部位于基座和工作台之间,使两根臂交叉而具备对该交叉点进行轴固定的支点,伴随着该支点的相对于所述基座沿大致垂直方向的移动,使所述工作台进行升降运动,所述移动方向限制部件限制沿所述大致垂直方向的移动方向,同时使所述支点移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医用床位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备上述升降机构以及载置被检体的顶板,通过所述升降机构使所述顶板进行升降运动。由此,在医用床位装置中,可实现顶板的升降运动所需的推力的最小化以及可使顶板的升降运动所需的部件小型轻量化。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臂的交叉点施加使交叉点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用的必要的推力,由此可使交叉点的垂直方向的提起及降下用的必要推力最小。即,由于来自驱动源的推力的朝向与交叉点的移动方向相同,通过使驱动源对缩放臂的中心销在垂直方向上的提起及降下所需的必要推力及行程最小,从而可使所需要的动力最小。因此,驱动装置不会大型化,可以使必要推力最小,优选为可以与负荷荷重是相同程度,可以提供能够高速移动的升降机构即医用床位装置。结果是,作为对环境影响的效果而言,可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削减。附图说明图1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是表示工作台下降端的工作台抬升装置的主视图;图2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是表示工作台上升端的工作台抬升装置的主视图;图3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是表示工作台上升端的工作台抬升装置的右视图;图4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是说明作用于工作台下降端的缩放臂以及抬升臂(lift arm)上的荷重与电动工作缸的推力之间关系的主视图;图5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是说明作用于工作台上升端的缩放臂以及抬升臂上的荷重与电动工作缸的推力之间关系的主视图;图6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是表示工作台上升端的工作台抬升装置的正面方向的截面图;图7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是表示工作台上升端的工作台抬升装置的正面方向的截面图;图8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是将工作台下降端的缩放臂以及抬升臂的位置关系上下替换的情况下的主视图;图9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是将工作台上升端的缩放臂以及抬升臂的位置关系上下替换的情况下的主视图;图10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是将工作台下降端的缩放臂以及抬升臂的轴承位置分离的情况下的主视图;图11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是将工作台上升端的缩放臂以及抬升臂的轴承位置分离的情况下的主视图;图12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图12(a)是表示工作台上升端的缩放臂和抬升臂的主视图,图12(b)是表示工作台下降端的缩放臂和抬升臂的主视图;图13涉及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机构,其在基座和工作台之间具备大致X字状的缩放臂,通过使该缩放臂伸缩而使所述工作台升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缩放臂具备第一臂及第二臂和中心销,所述中心销将所述第一臂及第二臂交叉的部位连结成可旋转,所述第一臂的一端部可旋转地连结于被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基座固定侧旋转轴承,所述第一臂的另一端部可旋转地连结于工作台移动侧旋转轴承,其中所述工作台移动侧旋转轴承可在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沿所述缩放臂的缩放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臂的一端部可旋转地连结于被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工作台固定侧旋转轴承,所述第二臂的另一端部可旋转地连结于基座移动侧旋转轴承,其中所述基座移动侧旋转轴承可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沿所述缩放方向移动,所述升降机构具备支承部件和驱动源,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缩放臂连动而移动及折曲,并横跨在通过所述中心销的大致垂直线上,所述驱动源使所述支承部件的与所述大致垂直线的交点和所述中心销沿垂直方向相对移动,通过与所述相对移动连动,所述中心销被向大致垂直方向提起或降下,从而所述缩放臂伸缩,与其伸缩连动,所述工作台进行升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野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医疗器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