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闵元良专利>正文

密排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3773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排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框体、钢化玻璃面板、集热板芯、铝板、保温层、密封圈及端头盖板;所述集热板芯由翅片、“U”形管及水嘴组成,所述翅片设有流道、扣环、扣柱的板片,一片翅片的扣环与另一翅片的扣柱依次咬扣连接,“U”形管设于流道两端,水嘴设于通道两端的流道口;所述铝板、保温层、集热板芯、端头盖板及钢化玻璃面板由底层至面层依次装于框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翅片与流道连通为一体,增大了流道和吸热板的接触面积,有效的增强导热性能,从而提高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集热器
,尤其是一种密排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介绍
太阳能集热器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产品为千家万户送去了温暖,太阳能热水器深受广大家庭的青睐。但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多为管板式,铜管和吸热板连接是用超声波焊接或是激光焊接,接触的面只有一条线,热能传递有限,阻碍了热能的有效传导,导致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效率不高。借助翅片、“U”形管及水嘴组成的集热板芯,将翅片替换吸热板与流道连通为一体,增加了吸热板与流道之间的接触面,是提高太阳能集热器热效率的有效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密排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由翅片、“U”形管及水嘴组成集热板芯,将翅片与流道连通为一体,增大了流道和吸热板的接触面积,有效的增强导热性能,从而提高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效率。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密排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特点包括框体、钢化玻璃面板、集热板芯、铝板、 保温层、密封圈及端头盖板;所述框体为铝型材围成的四边体,其一侧设有两个水嘴孔,所述集热板芯由翅片、“U”形管及水嘴组成,所述翅片为中部设有流道、一侧边设有扣环、另一侧边设有扣柱的板片,翅片为数片,一片翅片的扣环与另一翅片的扣柱依次咬扣连接,“U” 形管设于流道两端,交错设于相邻两流道之间将数个流道连通,水嘴设于通道两端的流道口 ;所述端头盖板为两件,所述铝板、保温层、集热板芯、端头盖板及钢化玻璃面板由底层至面层依次装于框体内,其中端头盖板分设于框体的两侧边,集热板芯的水嘴由框体的水嘴孔伸出,密封圈设于水嘴孔与框体之间。本技术由翅片、“U”形管及水嘴组成集热板芯,翅片采用波纹板,将翅片与流道连通为一体,增大了流道和吸热板的接触面积,有效的增强导热性能,从而提高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集热板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本技术包括框体1、钢化玻璃面板2、集热板芯3、铝板4、保温层5、密封圈6及端头盖板7 ;所述框体1为铝型材围成的四边体,其一侧设有两个水嘴孔 11 ;所述端头盖板7为两件,所述铝板4、保温层5、集热板芯3、端头盖板7及钢化玻璃面板 2由底层至面层依次装于框体1内,其中端头盖板7分设于框体1的两侧边,集热板芯3的水嘴33由框体1的水嘴孔11伸出,密封圈6设于水嘴孔11与框体1之间。参阅图3、图4,所述集热板芯3由翅片31、“U”形管32及水嘴33组成,所述翅片 31为中部设有流道36、一侧边设有扣环34、另一侧边设有扣柱35的板片,翅片3为数片,一片翅片3的扣环34与另一片翅片3的扣柱35依次咬扣连接,“U”形管32设于流道36两端,交错设于相邻两流道36之间将数个流道36依次连通,水嘴33设于通道两端的流道口。本技术是这样使用的包括框体1、钢化玻璃面板2、集热板芯3、铝板4、保温层5、密封圈6及端头盖板7;参阅图1、图2、图5,将集热器框体1安装于屋顶,钢化玻璃面板2朝上,通过水嘴 33对集热板芯3的流道36内加入热传导介质,将两侧伸出集热器框体1的水嘴33通过介质输入管8、介质输出管9与加热器内的盘管10两端连接,构成封闭的介质循环回路,工作时,辐射的太阳能透过集热器框体1的钢化玻璃面板2被集热板芯3内的翅片3吸收,热量经翅片3传导到流道36,通过“U”形管32对管体内的热传导介质加热,热传导介质在介质输出管9、加热器内的盘管10、介质输入管8、流道36及“U”形管32之间循环,流道36及 “U”形管32在集热器框体1内吸收热能,通过盘管10在加热器内释放热能并进行热交换;参阅图3、图4,同时,辐射的太阳能透过集热器框体1的钢化玻璃面板2被集热板芯3吸收,由于集热板芯3由翅片31、“U”形管32及水嘴33组成,翅片3为数片,一片翅片 3的扣环34与另一片翅片3的扣柱35依次咬扣连接,“U”形管32设于流道36两端,交错设于相邻两流道36之间将数个流道36依次连通,集热板芯3将翅片31作为吸热板与流道 36连通为一体,增大了流道36和吸热板的接触面积,有效的增强导热性能,从而提高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效率。权利要求1. 一种密排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体(1)、钢化玻璃面板(2)、集热板芯(3)、铝板(4)、保温层(5)、密封圈(6)及端头盖板(7);所述框体(1)为铝型材围成的四边体,其一侧设有两个水嘴孔(11),所述集热板芯(3)由翅片(31)、“U”形管(32)及水嘴(33)组成,所述翅片(31)为中部设有流道(36)、一侧边设有扣环(34)、另一侧边设有扣柱(35)的板片,翅片(3)为数片,翅片(3)的扣环(34)与扣柱(35)依次咬扣连接,“U”形管 (32)设于流道(36)两端,水嘴(33)设于通道两端的流道口 ;所述端头盖板(7)为两件,所述铝板(4)、保温层(5)、集热板芯(3)、端头盖板(7)及钢化玻璃面板(2)由底层至面层依次装于框体(1)内,其中端头盖板(7)分设于框体(1)的两侧边,集热板芯(3)的水嘴(33)由框体(1)的水嘴孔(11)伸出,密封圈(6)设于水嘴孔(11)与框体(1)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密排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框体、钢化玻璃面板、集热板芯、铝板、保温层、密封圈及端头盖板;所述集热板芯由翅片、“U”形管及水嘴组成,所述翅片设有流道、扣环、扣柱的板片,一片翅片的扣环与另一翅片的扣柱依次咬扣连接,“U”形管设于流道两端,水嘴设于通道两端的流道口;所述铝板、保温层、集热板芯、端头盖板及钢化玻璃面板由底层至面层依次装于框体内。本技术将翅片与流道连通为一体,增大了流道和吸热板的接触面积,有效的增强导热性能,从而提高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效率。文档编号F24J2/22GK202145057SQ20112024402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闵元良 申请人:闵元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排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体(1)、钢化玻璃面板(2)、集热板芯(3)、铝板(4)、保温层(5)、密封圈(6)及端头盖板(7);所述框体(1)为铝型材围成的四边体,其一侧设有两个水嘴孔(11),所述集热板芯(3)由翅片(31)、“U”形管(32)及水嘴(33)组成,所述翅片(31)为中部设有流道(36)、一侧边设有扣环(34)、另一侧边设有扣柱(35)的板片,翅片(3)为数片,翅片(3)的扣环(34)与扣柱(35)依次咬扣连接,“U”形管(32)设于流道(36)两端,水嘴(33)设于通道两端的流道口;所述端头盖板(7)为两件,所述铝板(4)、保温层(5)、集热板芯(3)、端头盖板(7)及钢化玻璃面板(2)由底层至面层依次装于框体(1)内,其中端头盖板(7)分设于框体(1)的两侧边,集热板芯(3)的水嘴(33)由框体(1)的水嘴孔(11)伸出,密封圈(6)设于水嘴孔(11)与框体(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元良
申请(专利权)人:闵元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