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制备聚烯烃基阻隔材料制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18077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聚烯烃基阻隔材料制品的新方法,其特点是将微层共挤出与模压、注塑、吹塑或挤出等方法结合,来制备各种形状的聚烯烃基阻隔材料制品。微层共挤出能有效地控制阻隔相的片状形态结构及长径比,模压、注塑、吹塑或挤出成型具有多样性,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弥补了微层共挤出制备的制品类型单一,又解决了传统模压、注塑、吹塑或挤出较难原位成型制品片状共混物的缺点,制备的聚烯烃基阻隔材料制品具有平行片状结构,阻隔相的高长径比的片状结构可以大幅度延长小分子的扩散路径,从而大幅度提高材料的阻隔性能,或者在达到同样的阻隔效果的前提下显著降低阻隔聚合物的用量,节约了成本。同时,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品的制备技术,更具体的说是用具有高阻隔性能的聚合物来改善聚烯烃阻隔性能,制备塑料制品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塑料包装产业的崛起,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由于其良好的加工性能、 力学性能及质轻价廉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作包装阻隔材料。聚烯烃为非极性聚合物,对水和极性溶剂具有良好阻隔性能,但是对氧气和油品等非极性气体和溶剂的阻隔性能较差。因此在实际使用中,聚烯烃材料常常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需要用一些对非极性气体和溶剂具有良好阻隔性能的聚合物对其进行共混改性,以提高聚烯烃的综合阻隔性能。众所周知,聚合物共混物的阻隔性能与其阻隔相的形态结构密切相关。通常来说,阻隔相呈球状的海岛结构对材料的阻隔性能提高不明显。当聚烯烃阻隔相材料呈交替连续层状分布,或阻隔相在聚烯烃基体中呈相互叠加的片状分布时,能使共混物的阻隔性能大幅度提高。前一种形态结构是通过迫使小分子透过渗透系数极低的阻隔相来提高材料的阻隔性能,而后一种形态是通过延长小分子的扩散路径来提高阻隔性能的。目前,制备这种阻隔相呈交替连续层状或平行片状结构分布的聚合物阻隔复合材料制品的方法主要有下四种挤出共混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聚烯烃基阻隔材料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聚烯烃和熔点大于聚烯烃熔点至少10℃的阻隔聚合物分别投入微层共挤设备的两台挤出机,经熔炼、汇流、切割、变流、叠合、挤出制得聚烯烃和阻隔聚合物多层交替排列的连续层状片材或薄膜;(2)将步骤(1)制得的多层交替排列的连续层状片材或薄膜用造粒机加工成微层共挤出粒料;(3)将微层共挤出粒料采用模压、注塑、吹塑或挤出方式进行制品成型,制品成型温度在聚烯烃和阻隔聚合物的熔点之间,或在阻隔聚合物的熔点处,或在阻隔聚合物的熔点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姜戴莹莹郭少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