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向导流的太阳能集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285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四向导流的太阳能集热板,解决了目前的集热板内介质流速不均衡,热量提取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个具有进管和出管的本体,本体顶部设有连通出管的上集管腔,底部设有连通进管的下集管腔,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集管腔和下集管腔之间布置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单元空腔,所述相邻单元空腔间横向和纵向均连通,所述的上集管腔和下集管腔通过单元空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四向导流,相比以往的上下直流,集热板均衡介质流速的能力更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平衡流速,避免了集热板局部位置热量提取率低的弊端,介质在集热板内流经总路程更长,提取热量更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集热板,尤其是一种四向导流的太阳能集热板
技术介绍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通常包括一个由上下两片金属板压制而成的平板本体,本体上设有纵向排列的复数个平行排管腔和横向排列的上集管腔和下集管腔,上集管腔连接出管,下集管腔连通进管,介质从进管到下集管腔,再由下集管腔分别进入排管腔,最后汇入上集管腔至出管排出。而介质从下集管腔进入各排管腔时,靠进口侧的排管腔内的介质流速过小,靠出口侧的排管腔内的介质流速则过大,排管腔内的流速不均衡,导致集热板提取热量不均衡,热量提取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平衡管腔内各处介质流压力的四向导流的太阳能集热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四向导流的太阳能集热板,包括一个具有进管和出管的本体,本体顶部设有连通出管的上集管腔,底部设有连通进管的下集管腔,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集管腔和下集管腔之间布置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单元空腔,所述相邻单元空腔间横向和纵向均连通,所述的上集管腔和下集管腔通过单元空腔连通。将上下左右四向均相互连通的单元空腔来代替上下直通的排管腔,使介质流可以通过四向流通来均衡流速,避免了集热板局部位置热量提取率低的弊端,介质在集热板内流经总路程更长,提取热量更多。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还包含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或这些特征的任意组合位于单元空腔的本体外壳中部向上形成凸起,周边为坡面,由原来的单面的采光变为现在的四面采光,提高了对光照的追踪性,随着坏境的变化,热量提取率变化不大,提高热量提取的稳定性。所述上集管腔的出口和下集管腔的进口位于本体的对角位置,进、出口对角设置, 介质在集热板内流经的路程最长,热量提取率相比于其他布置方式要高。所述的进管设置在本体顶部的侧壁,所述的本体靠进管侧设有减压管腔,所述减压管腔的两端分别连接进管和下集管腔,缓和从进管流入的介质流压,有效降低管腔壁变形、渗漏现象的发生。所述的下集管腔底面由多个朝减压管腔向下倾斜面并排连接构成,通过对下集管腔内流量进行测算,将下集管腔分成多个坡度合理倾斜的倾斜面,将介质导向靠减压管腔侧的排管腔,使各排管腔的介质流均衡,介质充分吸收集热板上的热量。倾斜面的个数可根据介质流速和集热板热量分布等而定。所述倾斜面的倾角为5度-15度,此角度范围内,导流效果好,可根据介质流速来选取最佳倾斜角度。本技术采用四向导流,相比以往的上下直流,集热板均衡介质流速的能力更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平衡流速,避免了集热板局部位置热量提取率低的弊端,介质在集热板内流经总路程更长,提取热量更多,并且,将介质导向靠减压管腔侧的排管腔,使各排管腔的介质流均衡,介质充分吸收集热板上的热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单元空腔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_本体、2-进管、3-出管、4-上集管腔、5-下集管腔、6_单元空腔、7_减压管腔、8-倾斜面、9-凸起、10-坡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四向导流的太阳能集热板,包括一个具有进管2和出管3的本体1,本体1顶部设有连通出管3的上集管腔4,底部设有连通进管2 的下集管腔5,所述的上集管腔4和下集管腔5之间布置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单元空腔6, 所述相邻单元空腔6间横向和纵向均连通,所述的上集管腔4和下集管腔5通过单元空腔6 连通。位于单元空腔的本体1外壳中部向上形成凸起9,周边为坡面10。所述的进管2设置在本体1顶部的侧壁,所述的出管3设置在本体1顶部的另一侧壁。所述上集管腔4的出口和下集管腔5的进口位于本体1的对角位置。所述本体1靠进管2 —侧设有与下集管腔 5垂直的减压管腔7,所述减压管腔7的两端分别连接进管2和下集管腔5。所述的下集管腔5底面由两个朝减压管腔向下倾斜面8并排连接构成。所述倾斜面8的倾角为5度-15 度。权利要求1.一种四向导流的太阳能集热板,包括一个具有进管(2)和出管(3)的本体(1),本体 (1)顶部设有连通出管(3)的上集管腔(4),底部设有连通进管(2)的下集管腔(5),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集管腔(4)和下集管腔(5)之间布置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单元空腔(6),所述相邻单元空腔(6)间横向和纵向均连通,所述的上集管腔⑷和下集管腔(5)通过单元空腔 (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向导流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是位于单元空腔的本体⑴外壳中部向上形成凸起(9),周边为坡面(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四向导流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是所述上集管腔(4)的出口和下集管腔(5)的进口位于本体(1)的对角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向导流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是所述的进管(2)设置在本体(1)顶部的侧壁,所述本体(1)靠进管(2) —侧设有与下集管腔(5)垂直的减压管腔(7),所述减压管腔(7)的两端分别连接进管(2)和下集管腔(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四向导流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是所述的下集管腔(5)底面由多个朝减压管腔向下倾斜面(8)并排连接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四向导流的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是所述倾斜面(8)的倾角为5度-15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四向导流的太阳能集热板,解决了目前的集热板内介质流速不均衡,热量提取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一个具有进管和出管的本体,本体顶部设有连通出管的上集管腔,底部设有连通进管的下集管腔,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集管腔和下集管腔之间布置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单元空腔,所述相邻单元空腔间横向和纵向均连通,所述的上集管腔和下集管腔通过单元空腔连通。本技术采用四向导流,相比以往的上下直流,集热板均衡介质流速的能力更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平衡流速,避免了集热板局部位置热量提取率低的弊端,介质在集热板内流经总路程更长,提取热量更多。文档编号F24J2/46GK202141229SQ20112019496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唐玉敏, 虞红伟 申请人:浙江华易德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向导流的太阳能集热板,包括一个具有进管(2)和出管(3)的本体(1),本体(1)顶部设有连通出管(3)的上集管腔(4),底部设有连通进管(2)的下集管腔(5),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集管腔(4)和下集管腔(5)之间布置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单元空腔(6),所述相邻单元空腔(6)间横向和纵向均连通,所述的上集管腔(4)和下集管腔(5)通过单元空腔(6)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玉敏虞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易德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