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用冲压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0836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筒用冲压轴承,包括内圈、外圈、滚珠,所述滚珠位于内圈、外圈所形成的空腔内,内圈外凸于外圈所形成的外端面,轴承外圈的外端面及外圆面包裹于钣金外壳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强度高,运行过程噪音小、跳动小、不易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滚筒输送机的装配件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滚筒输送机的滚筒所使用的轴承为标准轴承,轴承的内圈与外圈所形成的外端面平行,或内圈内凹于外圈所形成的外端面,其在使用过程中,轴承的强度不高,运行起来噪音大、跳动大、极易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述缺点,提供一种滚筒用冲压轴承装置,其强度高,运行过程噪音小、跳动小、不易磨损。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滚筒用冲压轴承,包括内圈、外圈、滚珠,所述滚珠位于内圈、外圈所形成的空腔内,所述内圈外凸于外圈所形成的外端面,所述轴承外圈的外端面及外圆面包裹于钣金外壳内。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钣金外壳呈不规则U型,其一端成90度角向外侧延伸,与滚筒筒体端面相抵;另一端成90度角向内侧延伸,与轴承外圈相抵;U型钣金外壳的外圆面与滚筒的内孔相抵;钣金外壳与轴承外圈另一侧面拐角的接触处,通过冲压模具形成卡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轴承的内圈与轴的接触面更大,使得轴承的强度高,且轴承外包裹有钣金外壳,钣金外壳进一步轴向定位,使其运行过程中噪音小、跳动小、不易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构示意图,为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内圈1、外圈3、滚珠2,滚珠位于内圈1、外圈3所形成的空腔内,内圈1外凸于外圈3所形成的外端面,轴承外圈3外端面及外圆面包裹于钣金外壳 4内。钣金外壳4呈不规则U型,其一端9呈90度角向外侧延伸,与滚筒筒体端面相抵,如图1中结构8所示,进行轴向定位;另一端10成90度角向内侧延伸,与轴承外圈一端面相抵,进行轴向定位;U型钣金外壳的外圆面与滚筒的内孔相抵,如图1中结构6所示,通过收口加工后进行轴向、径向定位,所述U型结构与筒体径向过盈配合;钣金外壳4与轴承外圈 3另一侧面拐角的接触处,通过冲压模具形成卡点,如图1中结构5所示,完成轴承的完全固定。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可用于收口型滚筒的轴承。以上描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不是对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基本构思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滚筒用冲压轴承,包括内圈、外圈、滚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位于内圈、外圈所形成的空腔内,所述内圈外凸于外圈所形成的外端面,所述轴承外圈的外端面及外圆面包裹于钣金外壳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用冲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外壳呈不规则U型,其一端成90度角向外侧延伸,与滚筒筒体端面相抵;另一端成90度角向内侧延伸,与轴承外圈相抵;U型钣金外壳的外圆面与滚筒的内孔相抵;钣金外壳与轴承外圈另一侧面拐角的接触处,通过冲压模具形成卡点。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筒用冲压轴承,包括内圈、外圈、滚珠,所述滚珠位于内圈、外圈所形成的空腔内,内圈外凸于外圈所形成的外端面,轴承外圈的外端面及外圆面包裹于钣金外壳内。本专利技术强度高,运行过程噪音小、跳动小、不易磨损。文档编号B65G39/09GK102345671SQ20111017313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专利技术者王建兵 申请人:无锡杰思物流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筒用冲压轴承,包括内圈、外圈、滚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位于内圈、外圈所形成的空腔内,所述内圈外凸于外圈所形成的外端面,所述轴承外圈的外端面及外圆面包裹于钣金外壳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杰思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