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08016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腿,能够防止强度的下降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成形。支腿(40)能够将车辆用座椅(1)组装于车辆底板。该支腿(40)包括:第一面(42),能够与座垫(2)的座垫框(4)侧接合;第二面(44),能够与车辆底板侧接合,并从该第一面(42)正交地折弯成形;第三面(46、46),以与该第二面(44)正交的方式从该第一面(42)正交地折弯成形;第四面(48、48),以能够通过焊接与该第三面(46、46)接合的方式从该第二面(44)正交地折弯成形,或者,以能够通过焊接与该第二面(44)接合的方式从该第三面(46、46)正交地折弯成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腿,详细而言,涉及用于将车辆用座椅组装于车辆底板的支腿。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将车辆用座椅组装于车辆底板的技术。在此,在下述日本特开 2008-265657号公报中已知有一种经由支腿将车辆用座椅组装于车辆底板的技术。由此,能够牢固地将车辆用座椅组装在车辆底板上。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65657号公报然而,在上述的日本特开2008-265657号公报的技术中,为了提高支腿的强度,而通过复杂的拉深成形制作支腿。因此,支腿的成形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此种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强度下降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成形的支腿。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如下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支腿,用于将车辆用座椅组装于车辆底板,具备第一面,能够与座垫的座垫框侧接合;第二面,能够与车辆底板侧接合,并从该第一面正交地折弯成形;第三面,以与该第二面正交的方式从该第一面正交地折弯成形;及第四面,以能够通过焊接与该第三面接合的方式从该第二面正交地折弯成形,或者,以能够通过焊接与该第二面接合的方式从该第三面正交地折弯成形。若能够通过如此折弯而成形出支腿,则不需要复杂的拉深成形,因此能够简便地成形出支腿。 而且,若能够通过如此折弯而成形出支腿,则还能够防止支腿的强度下降。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以第一方面所记载的支腿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以相互重叠的方式折弯成形。根据该结构,在该重叠的状态下,能够通过焊接将第三面和第四面接合。因此,能够提高支腿的强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以第一或第二方面的任一项所记载的支腿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有用于经由螺栓使所述第一面自身与所述座垫框侧接合的第一贯通孔,在所述第二面上形成有用于经由螺栓使所述第二面自身与所述车辆底板侧接合的第二贯通孔。根据该结构,除了成形出支腿时的重叠的面以外,能够确保使支腿与车辆底板接合的接合面。因此,能够确保将车辆用座椅组装于车辆底板时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经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支腿而将驾驶员座椅组装于车辆底板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内侧的滑轨的后侧的支腿的展开图。图3是成形了图2的展开状态的支腿后的立体图。图4是图1的IV-IV线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支腿的展开图。图6是成形了图5的展开状态的支腿后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使用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实施例1)首先,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 说明中,作为 “车辆用座椅”的例子,以“驾驶员座椅1”为例进行说明。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前、 后、左、右表示上述的图所记载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即,表示以该驾驶员座椅1为基准时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该情况在后述的实施例2中也同样。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驾驶员座椅1的简要结构。该驾驶员座椅1包括座垫2和座椅靠背3。对所述座垫2、座椅靠背3的结构分别进行说明。首先,对座垫2的结构进行说明。座垫2主要包括形成为大致矩形框状的座垫框 4;以包覆于该座垫框4的方式组装的公知的软垫(未图示);覆盖该软垫的表面的公知的座椅罩(未图示)。在该座垫框4的左右的下侧分别组装有公知的一对滑轨10、12。具体而言,左右的上轨10b、12b能够相对于左右的下轨10a、12a滑动。这两条下轨10a、12a组装于车辆底板 (未图示)。另一方面,这两条上轨10b、12b组装在座垫框4的左右的下侧。由此,能够使驾驶员座椅1沿车辆底板的前后方向滑动。在此,对将这两条下轨10a、12a组装于车辆底板的结构进行说明。该组装经由支腿20、30、40、50(支腿50未图示)进行。这些支腿20、30、40、50中的支腿20是将左下轨 IOa的前端组装于车辆底板的公知的托架。与此相同地,支腿30也是将右下轨12a的前端组装于车辆底板的公知的托架。而且,与此相同地,支腿50也是将右下轨12a的后端组装于车辆底板的公知的托架。需要说明的是,支腿40是将左下轨IOa的后端组装于车辆底板上形成的通道(在图1中由假想线表示)T的托架。该支腿40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支腿”。对该支腿40进行详细说明,支腿40为例如将通过冲压机冲孔后的工件材料Wl折弯而成形。以下,单独说明该工件材料Wl的结构和从该工件材料Wl成形出支腿40的工序 (成形工序)。首先,参照图2,从工件材料Wl的结构开始说明。该工件材料Wl —体地包括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的第一面42 ;从该第一面42的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缘部延伸设置成大致梯形形状的第二面44;从该第一面42的短边方向的两方的缘部延伸设置成大致矩形形状的第三面46、46 ;从该第二面44中的平行的两方的缘部延伸设置的第四面48、48。所述第三面46、46和第四面48、48成形为,在后述的成形工序中将所述第三面46、 46和第四面48、48折弯时,第三面46与第四面48相互重叠。在该第一面42上以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两个部位的第一贯通孔42a、 42a。由此,将第一螺栓Bl、B1分别插入这两个第一贯通孔42a、42a和左下轨IOa的底面上形成的两贯通孔IOalUOal中,并使第一螺母附、附分别与该插入的第一螺栓B1、B1螺合, 从而能够使第一面42与左下轨IOa的底面接合。与此相同地,在该第二面44上也以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有第二贯通孔44a。由此,将第二螺栓B2插入该第二贯通孔44a和通道T的壁面上形成的贯通孔Tl中,并使第二螺母N2与该插入的第二螺栓B2螺合,从而能够使第二面44与通道T的壁面接合。 工件材料Wl如此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如此构成工件材料Wl时,能够比后述的实施例2的工件材料W2的成品率良好。接下来,参照图3,说明从工件材料Wl成形出支腿40的工序。首先,将工件材料 Wl的第二面44以与第一面42正交的方式朝内侧折弯。接着,将工件材料Wl的第四面48、 48分别以与第二面44正交的方式朝内侧折弯。接下来,将工件材料Wl的第三面46、46分别以与第四面48、48正交的方式朝内侧折弯。如此折弯后,第三面46、46与第四面48、48相互重叠。最后,通过焊接将该相互重叠的第三面46、46和第四面48、48分别接合。在图3中,涂黑部位表示焊接部位。支腿40为如此将工件材料Wl折弯而成形。使第一螺栓B1、B1与第一螺母Nl、附螺合而使如此成形出的支腿40的第一面42 与左下轨IOa的后端的底面接合。与此相同地,使第二螺栓B2与第二螺母N2螺合而使该支腿40的第二面44与通道T的壁面接合(参照图4)。如此经由支腿20、30、40、50(支腿50未图示)将驾驶员座椅1组装于车辆底板 (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支腿40如此构成。根据该结构,作为支腿40的原料的工件材料Wl —体地包括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的第一面42 ;从该第一面42的长边方向的一方的缘部延伸设置成大致梯形形状的第二面44 ;从该第一面42的短边方向的两方的缘部延伸设置的第三面46、46 ;从该第二面44中的平行的两缘部延伸设置的第四面48、48。并且, 将工件材料Wl的第二面44以与第一面42正交的方式朝内侧折弯,将工件材料Wl的第四面48、48分别以与第二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腿(40),用于将车辆用座椅组装于车辆底板,包括:第一面(42),能够与座垫(2)的座垫框(4)侧接合;第二面(44),能够与车辆底板侧接合,并从该第一面(42)正交地折弯成形;第三面(46),以与该第二面(44)正交的方式从该第一面(42)正交地折弯成形;及第四面(48、148),以能够通过焊接与该第三面(46)接合的方式从该第二面(44)正交地折弯成形,或者,以能够通过焊接与该第二面(44)接合的方式从该第三面(46)正交地折弯成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野达也松井雄一杉浦由希规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